周蘇平(烈士、溧陽早期共產黨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蘇平,1909年出生,1941去世,原名金水,化名周福生、李健生,江蘇溧陽縣人。中學畢業後,到南京一礦業學校學木工作業,因軍閥混戰而中途輟學,返鄉任國小教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蘇平
  • 外文名:Zhou Suping
  • 出生日期:1909年
  • 原名:金水
  • 祖籍:江蘇溧陽縣
  • 逝世日期:1941年
“九·一八”事變後,加入共產黨,是溧陽較早的共產黨員,是丹北地區黨的工作開闢者之一。民國22年(1933)冬,受黨派遣,任中共上海滬中區區委書記。抗日戰爭爆發前夕,調西安任政治交通。民國26年底,赴延安學習,後分配任陝北公學十八大隊指導員。民國27年秋,調皖南新四軍軍部,任軍部教導隊六隊政治指導員,初冬調蘇南特委任宣傳部長。10月,奉命以“挺縱”政治部民運科長名義至丹北地區開闢工作。為熟悉情況,經常隻身走村串巷,深入民眾搞社會調查,用事實揭露日軍侵略罪行,宣傳黨的抗日政策,鼓勵民眾參加抗日鬥爭。工作中注意培養積極分子,親自發展了一批包括趙文豹在內的共產黨員,成立了冷家盪、補糧洲、姚家橋等第一批黨支部。通過各地黨支部,組織教育青年,成立青年抗日救國團、婦女抗日救國會,為新四軍購買軍需品、抬擔架、做軍鞋、縫補被服、動員青年踴躍參軍。建立兒童團,為部隊當嚮導,站崗放哨、傳遞情報。同時,針對不同情況,教育團結開明士紳及區鄉長,結成抗日統一戰線。建立了一支30多人的人民武裝隊伍,開展武裝鬥爭。民國28年起,先後任丹北縣委、丹北中心縣委書記。民國29年8月,為解決部隊給養,去武進籌募經費,遭日軍逮捕。敵人將其鞋襪脫去,頸掛兩箱子彈,逼行30餘里,邊走邊打,致皮開肉綻。囚禁常州後,受盡嚴刑而堅貞不屈。一天被押外出做工,恰遇一列火車停駛,乘機逃越鐵路,待敵發現,火車啟動,擋住敵人,得以逃脫。次年11月間,周因公赴滬,順便探訪在滬治傷的妻子宋琴芬,不料疝氣發作,住院治療。病癒歸隊前,去親友家道別,因鄰居家的警察玩槍走火,子彈穿過板壁,擊中周的左腿上部,流血過多,不幸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