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耀(香港交易所前行政總裁)

周文耀(香港交易所前行政總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文耀,GBS,SBS,JP,曾修讀於喇沙書院,其後在1970年畢業於香港大學,獲得理學士(機械工程學)學位、管理學文憑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亦擁有香港中文大學財務學文憑(優異),他亦為香港電腦學會院士。香港交易所前行政總裁。

基本介紹

個人生平,榮譽,任職,現在的周文耀,回憶,

個人生平

1970年畢業於香港大學;1971年出任政府二級行政主任,後曾加入萬國商業機器;
周文耀
1973年加入新鴻基證券,1987年升為董事。
1989年出任香港聯合交易所運作科總監;
1990年出任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1991年11月至1997年1月亦曾任聯交所行政總裁,即現時的職位。
1997年4月離開聯交所,出任滙豐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亞太地區總裁,至2003年4月止。
2003年5月1日重返合併後的港交所,獲委任為行政總裁。
2009年6月3日,港交所正式委任李小加接替周文耀任香港交易所的行政總裁,2010年1月16日起生效。
而在2010年10月委任中國銀行獨立非執行董事。

榮譽

2005年被港府授予銀紫荊星章,2010年授予金紫荊星章

任職

公司法改革常務委員會委員
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會員及校董會成員
國際證券交易所聯會董事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主席 (2000年1月-2001年9月)

現在的周文耀

62歲的周文耀退休時,身家至少已有4.55億港元,並且前後執掌港交所十多年,見證了香港證券市場的“大時代”。
在今年第一期港交所內部期刊《交易所》里,周文耀回憶到,1973年他能夠從IBM轉入號稱“金融界少林寺”的新鴻基證券工作,多虧當時的老闆馮景禧慧眼識英才,正是這位伯樂引導他進入金融界並最終取得今日的成就。

回憶

1989年5月1日,周文耀加入香港聯合交易所(下稱“聯交所”,港交所前身),擔任營運及技術總監;1990年出任香港結算的行政總裁,在他領導下,香港結算於1992年6月研發成功並推出香港市場有史以來第一個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CCASS)。直到1996年1月新一代AMS推出,證券交易終於不需要局限於交易大堂內進行。
1991年10月,周文耀接過了聯交所行政總裁的帥印,直到1997年1月。在他掌舵聯交所六年期間,積極參與促成內地企業赴港上市,見證了首家H股企業青島啤酒於1993年7月在港上市的重要里程碑。
作為聯交所“話事人”的六年間,周文耀積極拓展產品多樣性。1994年1月聯交所引入受監管賣空及股票借貸等安排,並促成股票期權得以於1995年9月推出。
在證券界和聯交所摸爬滾打24年後,1997年周文耀轉戰投資界,擔任滙豐投資管理亞太(日本以外)地區總裁,直到2003年臨危受命,重返已上市約三年的港交所(聯交所成為港交所全資附屬公司),接替因“仙股事件”離任的鄺其志,擔任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
2003年周文耀引入H股股指期貨;2004年引入H股指數期權;2006年引入牛熊證;2008年2月推出“披露易”網站;2008年4月進一步推出“CCASS網上股權披露服務”。
“披露易”的推出,革新了發行人按監管規定發布資訊的模式。此後,任何投資者都可以隨時在網上查索所有與發行人有關的檔案和按監管規定發出的公告。“CCASS 網上股權披露服務”則讓公眾可更易查詢香港上市公司股東資料,提高了存放在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的股份的透明度。
2009年港股市值已達17.78萬億港元,全球排名第七。“2009年是過去最好的一年,以市值計算增加了73%,IPO集資是全球第一。”周文耀向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細數其任期內最後一年的成績。
翻看港交所市場統計數據,去年內地企業總市值已占港股總市值的58%。而周文耀在任七年間,在港上市內地公司增長一倍,IPO市場集資額近1.3萬億港元。
周文耀在《交易所》里透露,吸引內地企業來港上市的牽頭人是聯交所前主席李業廣先生,“他獨具慧眼,深信H股市場會為內地企業和香港帶來莫大裨益。”
周文耀相信,內地企業來港上市所占市值比例會越來越大。“大家對內地經濟發展都有信心,很多內地企業都符合上市條件。在人民幣尚未自由兌換、一國兩制和資本項目仍未開放的情況下,內地企業要採納國際標準、籌集國際資金,一定會繼續來香港上市。”周文耀在告別宴會上說。
自稱熱愛歷史和文學的周文耀,其“領航”生涯也並非一帆風順。他先後提出的季度業績報告、取消競價時段和延長董事禁售期的措施,因市場爭議無功而返。“有的計畫還做不了,出現爭議或者還需要更多時間,但是所有的爭執都是以香港長遠利益為依歸。”周文耀如此解釋這些遺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