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總理在亞非會議全體會議上的補充發言(手稿)

周恩來總理在亞非會議全體會議上的補充發言(手稿)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亞非會議,該文獻系周恩來總理在亞非會議全體會議上的補充發言手稿,該文獻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恩來總理在亞非會議全體會議上的補充發言(手稿)
  • 文獻保存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檔案館
  • 文獻形成時間:1955年4月19日
  • 文獻數量:1件
基本簡介,背景材料,

基本簡介

文獻遺產名稱:周恩來總理在亞非會議全體會議上的補充發言(手稿)
文獻形成年代:1955年4月19日
文獻數量:1件
該文獻系周恩來總理在亞非會議全體會議上的補充發言手稿。周恩來的補充發言更好地堅持和更加深刻地闡明了“求同存異”的方針,為亞非會議的成功指明了方向,增進了中國與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相互了解,為進一步開展中國和亞非各國間的友好合作創造了條件。該文獻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背景材料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亞非會議,又稱萬隆會議,是在戰後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勢力的形勢下召開的,是亞非國家第一次在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下自行召開的重要國際會議。會議主要討論亞非國家間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友好合作關係以及民族獨立與主權、反對殖民主義與世界和平等問題。
當時的美國政府反對召開沒有西方國家參加的會議,更反對新中國參加這一會議。他們使用種種伎倆破壞亞非會議,甚至利用台灣特務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爆炸事件(這次事件造成包括中國代表團工作人員3 人和中國記者5 人在內的11人遇難)以此阻撓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這些陰謀失敗後,某些親西方國家的代表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了惡毒的攻擊,有些甚至直接指明攻擊中國。這造成會場氣氛十分緊張。人們清楚,由此而挑起爭論,有可能轉移會議反殖民主義的主題,並有可能使會議不歡而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十分關心和注意中國代表的反應。
1955年4月19日下午,當周恩來總理健步走上講壇準備發言時,會場已經座無虛席。 人們原以為會聽到一個爆炸性的發言,但周恩來總理一開始就心平氣和地告訴大家,他的大會正式發言稿已經分發給各位代表,1955年4月19日只作一個簡短的《補充發言》。會場一片寂靜,與會者都豎起耳朵聽這個《補充發言》將說些什麼?誰也沒有料到,周恩來總理的第一句話竟是:“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接著,他又直截了當地告訴大家:“我們共產黨人從不諱言我們相信共產主義和認為社會主義制度是好的。但是,在這個會議上用不著來宣傳個人的思想意識和各國的政治制度,雖然這種不同在我們中間顯然是存在的。”他進一步坦率地說明:“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而存異。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到共同基礎,我們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猜疑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整個補充發言不過20分鐘。講話結束後,會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周恩來總理的發言驅散了會場上的烏雲,將會議從對立和爭吵的邊緣拉回到原定的議程上來,為會議定下了和平協商的基調。
這篇發言最驚人之處就在於周恩來總理沒有用閃電驚雷的方式,而是用通情達理、心平氣和的態度回答了那些對新中國所作的許多直接或間接的攻擊,同時也使全世界進一步認識了新中國,認識了中國政府的謙遜、誠懇以及對和平的真誠渴望。這篇補充發言是外交史上的經典之作,是高度靈活性和原則性相結合的光輝典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