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泉(長沙理工大學教授)

周德泉(長沙理工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德泉,男,湖南寧鄉人,1967年1月出生,博士(後),長沙理工大學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德泉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南省長沙市寧鄉縣
  • 出生日期:1967年1月
  • 畢業院校: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岩土工程
  • 職務:岩土與隧道工程系黨支部 
人物介紹,教育背景,研究方向,主要課題,正在進行,已經完成,已發表論文,所獲學術榮譽,人物評價,

人物介紹

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
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分會軟土專業委員會委員,
樁基礎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分會土力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湖南省土木建築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
湖南省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後科學基金、湖南自然科學基金、河北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科技獎勵評審專家,
湖南省司法廳“建築工程質量鑒、礦山及地質損害鑑定、爆破技術鑑定、公路工程質量鑑定”司法鑑定員,
交通運輸部隧道工程檢測工程師,湖南省建設廳地基基礎檢測工程師,
長沙理工大學工會委員會科研委員,岩土與隧道工程系書記。

教育背景

1990年畢業於中南工業大學地質系,畢業後在湖南有色工程勘察公司從事地基基礎方面的技術工作,1993年5月至今,一直在長沙理工大學(原長沙交通學院)從事地質勘察與地基基礎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於1999年、2004年先後在湖南大學和中南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

地基與基礎工程,深基坑與地下工程

主要課題

正在進行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側向約束樁—複合地基加固斜坡軟基工作機制與設計理論研究”(項目批准號:51378083,2014.1-2017.12)
[2]湖南省交通運輸廳“山地區雞爪溝地形土石混填路基修築關鍵技術與效果研究”(編號:201304)
[3]湖南省交通運輸廳“花崗岩殘積土大跨度隧道失穩機制及其支護技術研究(編號:201229)”(3/5)
[4]廣佛肇高速公路BOT-EPC建設管理模式研究與建構

已經完成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側向開挖條件下組合群樁複合地基工作性狀與設計理論研究”(編號:50978036)
[2]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埋深組合樁型複合地基工作機理與側向卸載變形特徵”(編號:20070420818)
[3]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組合樁型複合地基受力變形機理與地震回響研究(編號:05JJ30105)”
[4]湖南省教育廳重點科研項目“側向卸載條件下長短樁複合地基工作性狀與設計理論研究”(編號:09A005)
[5]湖南省教育廳科學基金“墊層作用下組合樁複合地基工作性狀(編號:02C083)”
[6]湖南省建設廳科技計畫“結構物下超長樁質量檢測評定與缺陷處治關鍵技術研究”(編號:湘建科[2008]459號-2)
[7]2011年度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科技項目“丘陵區雞爪溝地形土石混填路基修築關鍵技術與效果研究”(編號:2011-02-009)
[8]廣東雲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廣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台段)建設與管理研究”(2008-2010)
[9]滬昆客專長昆湖南段隧道、橋涵與路基變形規律觀測研究(2011-2013)
[10]張花高速公路澧水大橋岩溶地基承載力與摩擦係數試驗檢測研究(2010)
[11]蘇家壩互通立交橋樁基自平衡靜載法的試驗研究(2013)
四、已出版的主要著作
[1]周德泉,彭柏興,陳永貴,劉宏利.岩土工程勘察技術與套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周德泉.工程地質實踐教程[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14.8
[3]楊紅軍,周德泉.新理念下山區高速公路建設實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4]地基處理[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副主編)
[5]土力學與地基基礎[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5(書號:978-7-5667-0962-2/TU.198,副主編)

已發表論文

[1]周德泉,顏超,羅衛華.樁體複合地基重複加卸載過程中側向約束樁變位規律試驗研究[J].岩土力學,2015,36(10) (被EI核心收錄)
[2]周德泉,李健,雷鳴,楊紅軍.缺陷樁的工程性狀與處治措施[J].中外公路,2015,(2)
[3]周德泉,顏超,鄧超.堆載作用下樁體工程特性研究[J].中外公路,2015,(1):5-8
[4]周德泉,鄧超,王文雪,楊志華.正交設計下同性岩土石混合體變形破壞特徵研究[J].公路與汽運,2015,(4)
[5]周德泉,肖宏宇,雷鳴,夏兼,孫義.重複加卸載條件下全風化泥質砂岩累積變形與濕化規律試驗研究[J].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3,(03):465-473.(EI收錄號: 20131416175194)
[6]周德泉,譚煥傑,徐一鳴,孫義.循環荷載作用下花崗岩殘積土累積變形與濕化特性試驗研究[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4(4):1657-1665(EI收錄號: 20132316396743)
[7]Dequan Zhou,Huanjie Tan.Character and Dimension Effect of Long Spiral Mud-Jack Bored Pile’s Pressure-Settlement Curve[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 170-173 (2012) pp 880-884(EI收錄號:20122315099579)
[8]Dequan Zhou ,Hongli Liu.Experimental Comparison Study on Behavior of Combined Piles Composite Foundation[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90-93(2011)pp264-270.(EI收錄號:20114014388737)
[9] ZHOU De-quan,ZHAO Ming-hua,LIU Hong-li,ZHOU
Yi,YAN Cong.Geological behavior of wet outflow deposition flyash[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8,15(s2):58-62.(SCI收錄)
[10] ZHOU De-quan,CHEN Feng,CAO Ping,MA Chun-de.Analysis of fracture process zone in brittle rock subjected to shear-compressive loading[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5,12(2):209-213.(SCI和EI收錄)
[11]周德泉,趙明華,陳坤,等.埋深組合群樁複合地基的沉降模式與模型試驗驗證[J].中南大學學報.2012,43(5):1926-1931(EI收錄號: 20122815240793)
[12]周德泉,李傳習,楊帆,付玉芬.空隙岩體與溶洞充填混凝土豎向變形特性對比試驗研究[J].岩土力學,2011,32(5):1309-1314(EI收錄號: 20112714112842)
[13]周德泉,趙明華,肖宏宇,沉積粉煤灰工程特性試驗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1,8(3):25-29
[14]周德泉,付玉芬.斜拉荷載作用下擴底樁的工程性狀[J].中外公路,2011,31(3):10-15
[15]周德泉,楊帆,周毅.路基病害處治技術與套用[J].中外公路,2010,30(6):17-21
[16]周德泉,陳坤,趙明華,范子中,付玉芬.室內模型試驗中低強度樁側應變片貼上技術與套用[J].實驗力學,2009,24(6):558-562
[17]周德泉,王麗輝,趙明華.豎向增強體的組合形式及其複合地基研究動態[J].中外公路,2007,27(4):173-178
[18]周德泉,胡學鋒,范子中,陳坤.長螺旋鑽孔泵壓樁的p-s曲線特徵與尺寸效應[C]//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屆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中冊).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70-74
[19]周德泉.樁頂墊層的受壓破壞模式與上刺入階段應力比的變化[J].中外公路,2006,26(1):27-30
[20]周德泉,張可能,劉宏利.組合樁型複合地基樁、土受力特性的試驗對比與分析[J].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5):872-879(被EI核心收錄)
[21]周德泉,張可能,劉宏利.組合樁型複合地基中合理設定墊層和樁體的幾個要點[J].建築技術,2005(3):172-174
[22]周德泉,張可能,劉宏利.組合樁型複合地基計算與套用分析[J].岩土力學,2004(9):1432-1436 (被EI核心收錄)
[23]周德泉,劉宏利,張可能.三元和四元複合地基工程特性的對比試驗研究[J].建築結構學報,2004(5):124-129
[24]劉傑,周德泉,趙明華.柔性群樁與地基相互作用的非線性分析[J].土木工程學報,2004,37(12):55-61
[25]周德泉,劉宏利,張可能.雙層土工網複合地基受壓性狀試驗研究與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4(12):30-33
[26]周德泉,張可能,劉宏利,鄧文清.強夯加固山區填土的效果與機理分析[J].中南大學學報.2004(2):322-327.
[27]周德泉,張可能,張宏.超長樁鑽芯檢測的可行性[J].橋樑建設,2003(5):12-14.
[28]周德泉,劉宏利,張可能,陽軍生.粉噴樁處理軟弱路基的設計與沉降分析[J].地質與勘探,2001(2):80-83
[29]周德泉,劉宏利,韓振英.地質雷達在高速公路橋位、路基勘探中的套用[J].中南公路工程.2001(2):60-62 .
[30]周德泉,周志剛,王貽蓀.水泥粉噴樁複合地基承載力分析及原型試驗研究[J].長沙交通學院學報,2000,16(1):47-52
[31]周德泉,劉宏利.千斤頂組合架的設計及套用[J].探礦工程,1997,(6):14.
[32]周德泉,黃生文,劉文偉.岩溶地區橋位選址及勘察方法初探[J].勘察科學技術,1997,(6):57-59.
[33]周德泉,楊帆,譚煥傑.土體中傾斜樁工程性狀研究[J].中外公路,2012,(3):14-18
[34]周德泉羅坤,馮晨曦,袁航羅衛華.一種室內土工模型實驗裝置(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 201520323607.3)
[35]周德泉,蔡雨,羅衛華.一種模擬自平衡測樁法的模型實驗裝置(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201520279778.0)

所獲學術榮譽

[1]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2011)
[2]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2006)
[3] “複合地基工作性狀及設計方法研究”獲得湖南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證書號:20092060-Z3-027-R04)
[4]“新型廣義複合地基技術及其在公路軟基處治中的套用”獲得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證書號:20124280-J1-211-R11)
[5]論文“循環荷載作用下花崗岩殘積土累積變形與濕化特性試驗研究”(EI收錄號: 20132316396743)獲得: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南省科技廳,湖南省第十五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2014(證書編號:T-308-06)
[6]論文“空隙岩體與溶洞充填混凝土豎向變形特性對比試驗研究”獲得“湖南省土木建築學會2014年優秀學術論文評選”二等獎

人物評價

1993年開始從事大學教學以來,先後承擔過2門研究生課程《複合地基理論與套用》、《地基基礎專題》和6門本科生課程《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勘察》、《工程地質》、《地基處理》、《土力學》、《基礎工程》的主講任務及相應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和實習。參與《工程地質》校級重點課程(2005)、精品課程(2008)建設(排名第二)。在《交通高教研究》、《中國地質教育》、《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刊物主持發表教學論文8篇,主持省級教學改革項目2項、校級教學改革項目3項。指導1項國家級、1項校級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
長期從事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質、地基處理與基礎工程方面的研究。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山項目,主持省部級和廳級縱向科研課題10項。在《建築結構學報》、《土木工程學報》、《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岩土力學》、《中南大學學報》(中、英文版)、《實驗力學》、《建築技術》、《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和《中外公路》等刊物上發表論文近50篇,其中被SCI、EI核心收錄12篇次,授權專利2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