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華(韓國總統接見的中國少年)

周少華,男,1982年生,河南省滑縣上官鎮武安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少華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南省滑縣上官鎮武安寨
  • 出生日期:1982年
人物簡介,生平經歷,

人物簡介

周少華,男,1982年生,河南省滑縣上官鎮武安寨。

生平經歷

1993年2月初,班主任向全班同學布置了一道作文題:給遠方親友的一封信。周少華看著班主任出的這道作文題,他有些發愣,他家祖居武安寨,沒有遠方的親友,他有些犯難地默默地回到家。
周少華有一個習慣,每天都要看《河南日報》。回到家,放下書包,便隨手拿起《河南日報》讀了起來,讀著讀著,便被一篇介紹韓國新當選總統金泳三的文章吸引了:金泳三總統少年立志,齊家治國,反腐倡廉的事跡,令周少華敬佩。
周少華放下報紙,沉思一會兒,忽然內心一陣激動:有了,我就給金總統寫封祝賀信吧。
周少華從書包中拿出筆和紙,認認真真地寫了起來,為了把自己的真誠的祝福表達出來,少華將寫好的信謄寫了三遍,生怕哪個字寫得不夠工整。
信寫完了。但他覺得還缺少什麼?他左思右想沒有想出什麼好主意來,便走出屋。屋外的窗台上放著許多他父親從集市上購買來的豆角、南瓜、黃瓜和白沙蜜甜瓜的種子。
周少華看到這些瓜種想,白沙蜜甜瓜,是家鄉滑縣的特產,瓜成熟後吃起來脆甜脆甜的。於是,少華決定同信一起寄去白沙蜜甜瓜種子。
少華精心挑選,一粒—粒,共選擇了66粒白沙蜜甜瓜種子。
少華又在信中寫道:“金爺爺,我國有‘六六大順’的說法,正巧您66歲時任韓國總統,我精選了66粒優質甜瓜種子送給您,祝您和您的國民生活像甜瓜一樣甜蜜。”
周少華給金泳三寫信的想法,得到了老師的贊同,老師誇他立意好,有新意。
信寫好了,但小少華卻不知這封信如何寄出,才能讓金總統收到。非常聰明的少華想到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知心大姐”,便抱著信任的心情請她幫助投遞。
“知心大姐”果然“知心”,特意把信件轉到了韓國駐華使館。這封信經韓國駐華使館一等秘書丁相基之手,送到了金泳三總統手中。
韓國總統給中國少年的親筆回信
儘管金泳三總統就職之後,要務纏身,日理萬機,但還是擠出時間,親筆給周少華同學這位沒見過面的中國少年寫了回信:周少華小朋友:
我很高興收到了你的信和你寄來的甜瓜種子,我一想到鄰國的小朋友,特別是少華給我這樣大的鼓勵,在處理起國家大事時更不覺得累。
我不會辜負少華的希望,我會為進一步加強我們兩國之間的友誼而努力,這樣做有助於像少華一樣的兩國小朋友健康成長。你要好好學習,將來為自己的國家,為世界做很多有意義的事。希望少華能立志實現這一目標。
謝謝少華的邀請,在我不忙的時候,一定去中國看你。
金泳三1993年4月17日
根據金泳三總統的建議,青瓦台總統府辦公室對66粒白沙蜜甜瓜種子也做了特意安置。33粒送給總統少年就讀的中學,33粒送給了總統故鄉的啟蒙學校———慶尚南道巨濟郡長木國民學校。
1993年8月24日,瓜熟蒂落。長木學校送來了50多個又大又香的白沙蜜甜瓜到青瓦台總統府,這些“特別使者”無疑為中韓兩國建交一周年的活動助了興。金泳三總統曾動情地告訴友人,在中韓建交一周年那天,最讓他難忘的,就是吃到了周少華小朋友寄來的瓜子在自己的故鄉結出的甜瓜。
金泳三訪華期間惟一的私人訪問
1994年3月下旬,金泳三總統來華訪問,在北京只停留3天。在京的第二天上午,他把一段“黃金時間”做了特殊安排———和周少華面談。據說,這是金泳三總統來華訪問期間惟一的一項私人訪問。
1994年3月29日上午10時50分,周少華和父親周繼迅、校長黃朝傑一行3人,由外交部禮賓司的同志引導,來到釣魚台國賓館,走進國賓館18號樓的南大廳。
金泳三總統和夫人孫命順坐在沙發上正等著他們。金泳三總統見他們走進南大廳,便迅速地從沙發上站起。
周少華見狀,搶先打了招呼:“金爺爺好!孫奶奶好!”話音未落,金泳三總統已經將他攬進了懷中,孫命順也摟著少華,笑容可掬地把臉貼在少華臉頰上親了又親。
這—老一少兩個地位懸殊、年齡相差半個多世紀的“忘年交”,談得很投機,以至於原定10分鐘的接見,一下子延長到整整40分鐘。為了使少華的生活得到一些改善,也為了少華更好地學習,會見即將結束時,金泳三總統親自送給少華一些禮物和3000美元路費,並誠懇地邀請少華暑假期間去韓國遊覽。
韓國總統府里的中國客人
1994年8月13日,天高氣朗,艷陽悅人。韓國首都漢城青山含翠,碧水漣艷。坐落在半山腰的青瓦台花草輕舞,綠葉拍手。這莊嚴神秘的總統府放眼望去分外迷人。一大早,少華一行便由丁相基先生做導遊,盡情地將總統府遊覽了一遍。上午10時整,金泳三總統偕夫人孫命順歡歡喜喜地見孩子們來了。金泳三異常興奮地對少華說:“很高興又見到了你!”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賓主落座。總統含笑問少華:“你到韓國後,都看到了什麼?”
周少華順口回答:“看到了韓國的大好河山。”
總統幽默地側著頭問道:“看了後有什麼感想?”
周少華激動地說:“韓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家,這裡山美水美人更美。”
聽此言,總統及夫人都開心地笑了。
會見期間,特意從總統家鄉趕來的長木學校學生金恩秀愉快地告訴金泳三總統:“我們今天來一是為了迎接周少華小朋友,還給您送來了白沙蜜甜瓜。”說著,金恩秀等同學給總統和夫人送上了6個又大又圓的白沙蜜甜瓜,並興奮地對他們說:“這是周少華寄來的甜瓜種子,第二年又一次在韓國結出的豐碩果實。比去年的還香還甜!”金泳三夫婦高興地站起來接過甜瓜,親切地對少華及另外兩個小朋友說:“來,咱們和恩秀他們一起合個影。”
十多部照相機一陣脆響,一張張金總統和中韓兩國小朋友在一起的笑影成為永遠甜美的回憶。
時光荏苒,十年過去了。
天津長青溫泉賓館韓籍總經理金鐘七先生去年十月份,從不同渠道了解到周少華這十年來由於母親幾次住院,花了很多錢,影響了自身的學業,現在已經20多歲,卻耽誤了去學習一門謀生的技術或者到大學深造的機會。看到從少年起就對增進中韓友誼作出努力的周少華不太令人滿意的狀況,金先生內心受到了觸動,他決定幫助周少華。
首先,金鐘七給韓國前總統金泳三寫了一封信,信中這樣寫道:“閣下與中國少年周少華結下了友好情誼,我想徵求閣下的意見。周少華現在母親有病,生活較困難,父親是國小教師。我作為大韓民國一員,也想為中韓友誼獻出微小的力量。我想:(1)給少華學費,(2)技術教育,讓他有技術能力。我認為更重要的是中韓友誼永固,應以這些小事發展起來,對任何小事不能忽略。”
接著,金鐘七又給韓國駐華大使金夏中寫了一封信,他說,小事不能聽完就算,中韓兩國人民是一體,我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推動中韓友誼,能做到這一點我就很滿意了。
經過幾個月的多方聯繫,金鐘七今年1月12日用中文給周少華寫了一封信,信中這樣寫道:
“時至今日,經多方聯繫,也做多方比較,選擇了一個對少華君的前途有益的工作,該公司是家做國際品牌‘ABSR’拉鏈的公司,年銷售額為一千萬美金,公司的老闆是我的老朋友。
少華君到該公司後,在6個工種里選出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的工種,只要認真工作,公司的總經理(社長〕會負責培訓少華君一直到能掌握一門技術,並能獨立起家(因該公司的產品在中國大陸很有發展前景的項目)
該公司提供的條件是:
1)月工資為600-700元(隨著本人技能提高會長工資)
2)提供食宿
3)提供第一次到青島工廠的旅費1000元
只要有意去,請按照下面提供的聯繫地址給安社長寫一封信,約好日期,望能讓你如意。”
周少華一家收到金鐘七的來信後,感到喜從天降,馬上給金先生回信,信中寫道:“讀著您熱情洋溢,情懇意切之來信,真乃心潮湧動,感激良深。為少華能找上合適工作,您費心盡力,既著眼於當前利益,又考慮長遠發展,實在不易。”
周少華當時就想立即到青島上班,但看著眼前病弱的母親執意讓他在家過完春節再去的眼神,只好答應過完春節後,就去青島上班。
春節過後,周少華就來到青島愛必思精密機械公司上班。公司安社長為了看看周少華是不是一個可造之材,就不動聲色地將周少華安排在清潔班,每天24小時在工廠里,工作就是搞衛生,打掃環境,先來檢驗檢驗他。
周少華來到青島以後,並沒有因為安排在清潔班,沒有去學技術而鬧情緒,或者賭氣不乾,而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工作乾的很出色。幾個月下來,安社長被小伙子的踏實勤懇好學上進的品質感動了,決定調他去學習技術工種,而且還送他到電大深造,公司出錢,工資照發。
7月22日,周少華從青島給金鐘七寫來了第一封信,他解釋道,由於初來乍到,又遇到防“非典”,十分不便,故延至今日寫信給您,實為抱歉,敬祈鑑諒。他說:“從那年到過韓國後,就覺得自己應為兩國人民做點什麼事……直到現在,那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份薄力。在這裡,我會邊學技術,邊學知識,技術固然可以養家餬口,但我希望側重於學習知識,雖說自己中途輟學,學識年齡等已失最佳時機,可也常看些書籍,但我知道自己應該學得還很多。可我相信,有您的指點與支持,永遠都不會晚。我一定也像您一樣,為中韓兩國的共創共榮,世代友好,盡一份力量。”
金秋十月,天朗氣爽。
金鐘七先生多年來為中韓友誼做了許多有益的事情(見本報2002年8月9日報導),10月1日,他作為有傑出貢獻的外國專家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授與“海河榮譽獎”,這是天津市歷史上第一次向外國專家頒發這種獎勵。
金鐘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再三表示,他為增進中韓友誼做得還不夠,在一些“大”事情的背後,更多的是普通而平凡的民間往來,看起來雖然像是小事情,但卻是增進中韓友誼不可缺少的基礎性工作。中韓就像一家人一樣,互相關心互相來往。小事大事並不能區分,所有的事都重要,小事也應當作大事情做。
金先生認為,每箇中韓國民要是都從小事做起,扎紮實實做起,中韓友誼就可以一直發展。金鐘七對中國成功實現載人航天飛行非常高興,在我飛船安全返回的那天,他特地打來電話,向記者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說,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光榮,也是亞洲各國的光榮。我們對中國進入新世紀以來迅速全面的發展深受鼓舞,新一屆中國領導人給中國帶來了新氣象,我作為熱愛中國的韓國人,深信快速發展的中國一定會更全面地與韓國攜手共創繁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