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成果
1997年學校躋身於省二級達標中學行列, 2001年學校完成初高中分離,順利實現由普通完中向高級中學的轉軌。同年順利通過省二級達標中學驗收,2004年再次通過省二級達標中學複查驗收。近年來,學校先後被授予“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寧德市綠化十佳單位”、“寧德市校園建設年先進學校”、“寧德市實驗室工作先進集體”、“縣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縣民主行風工作合格單位”、“縣黨建工作先進單位”“省二級文明學校”等光榮稱號;校圖書館被評為省級達標圖書館;“九五”、“十五”國家級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研究與實驗、深化與推廣”實驗學校;寧德市6、7、8屆文明學校。2016年6月,被福建省教育廳確認為“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
德育工作
周寧一中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堅持德育為首、六育並舉,突出德育、帶動全面。幾年來學校德育工作能力水平不斷提高,德育工作整體機制不斷完善,正朝著規範化、制度化、系列化、科學化的方向不斷發展。尤其德育工作系列化正逐步形成學校特色,目前學校已基本實現了德育隊伍建設系列化;德育形式內容系列化;德育評價系列化;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系列化。建立了以德育室為龍頭,以德育活動基地為依託的德育活動系統網路。
高考情況
為確保教學質量,提高辦學效益,學校狠抓制度的落實和管理,提高教師的責任感和改善工作態度,狠抓教研教改的實施,結合新課改的實踐,轉變教師教育理念,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近幾年,我校高考成績逐年穩步提升,2004年高考成績喜人,上本科線人數378人,本科上線人數萬人比列全市第四名,其中許寅同學以684的高分摘取寧德市理科第一名的桂冠,被清華大學錄取,並且目前已於清華大學就讀博士生。特別是2005年高考,上本科線人數467人,本科上線人數萬人比列全市前列。
第三名好成績,其中學生楊暉、黃林燦以650分的高分並列理工類全市第三名,均被
清華大學錄取。2006年高考,上本科線人數首次突破五百人大關,達538人,本科上線人數萬人比列全市第三名。2009年高考再創歷史新高,其中,本一上線考生達112人,比上年增加109.5%。同時,我校高中會考也取得較大突破,不僅有很高的及格率,還有較高的優秀率,多數科目的優秀率超過70%,已達到或超過一級學校標準。
2014年高考,周寧一中理科第一名呂那雲以668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學醫學部錄取,文理科本科上線率均突破90%大關。
領導班子
成績的取得有賴於精幹的領導班子和一支敬業奉獻、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我校領導班子精幹團結,能密切聯繫民眾,圍繞“廉潔、敬業、奉獻”成為我校教育教學的強有力的指揮中心。他們教育思想端正,認識統一,團結協作,有高度事業心、責任感和開拓創新精神。他們都能克己奉公,言傳身教,分工下年段指導教學,在教學上成為學科主心骨,在社會上均獲良好評價。學校始終堅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原則,圍繞“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恪守“文明樸實,勤奮向上”的校風,而進行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通過改革進一步完善學校崗位責任制和考核獎懲制度,學校管理已形成制度化、科學化、規範化。另外,還進行校務公開和開展民評活動,並定期召開教代會,充分調動了全校教工教書育人的積極性,促進了辦學效益屢創新高。在進行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同時,學校始終以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做為不斷提高我校辦學水平的一個關鍵。
新校址
近年來,周寧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一中的發展事業。縣委書記攜同宣傳部部長、分管教育的副縣長多次專程到一中調研,與教師座談,共商一中發展大計。所有縣委縣政府領導均與一中特困生接對子,幫扶解困,深得社會各界好評。為了發展優質高中的需要,周寧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周寧城關龍潭村征地92畝,作為一中新校址。
據了解,該校區占地面積122畝,建築面積40000平方米,總投資約1.2億元,規劃設計48個教學班,容納學生2400人。項目於2005年獲省發改委批准,2006年按照省級重點中學標準設計動工建設。2013年該縣把新校區建設項目列入重點民生戰役項目,大手筆投入,完善校區軟硬體設施。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投資8400多萬元。
如今,一中新校區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功能齊備,分為教學區、綜合辦公區、宿舍區、運動區等區域,擁有教學樓、實驗樓、藝術館、圖書館、體育館、門廳、餐廳、宿舍樓等,為學生全方位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目前,該校高一、高二共1300多名學生已正式入校上課。
發展未來
回首向來蕭瑟處,一中的昨天與今日,可以說是一曲激昂奮進的創業之歌,她凝聚著園丁辛勤耕耘的心血,展示了莘莘學子競報春暉的赤誠之心,努力做到最好帶領周寧人民走向輝煌,內學校教導處發布訊息學校校友學校第一董事仕傑注入資金1000萬改良學習環境,周寧一中將會培養更多的莘莘學子走向輝煌。
周寧一中政教處2014年9月由陳仕傑注資一億建成的的仕傑科技大樓建成將擴充更多的學子,由曉穎,偉鴻等教授屆時將加盟我校為我校帶來新的血液。
陳鈴輝校友回母校講話並捐資數億成立鈴輝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