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王陵位於陝西省岐山縣祝家鎮岐陽村,是周王朝奠基人,周人先祖古公亶父的陵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周太王陵
- 所屬年代:商代
周太王陵是周王朝奠基人,周人先祖古公亶父的陵寢。
2008年9月16日,周太王陵被列入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五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名稱:周太王陵
時代:不詳
地點:陝西省岐山縣祝家莊鎮岐陽村
A區:墓冢及其附屬的周三王廟四周外延20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00米
周太王陵位於陝西省岐山縣祝家鎮岐陽村耕地內。地理坐標北緯34º30´,東經107º53´。海拔約690米。東距西安市135公里,法門寺15公里;西距寶雞市100公里,岐山縣20公里,周公廟25公里。西邊距眉麟公路2公里,南距關中旅遊環線高等級公路2公里,東南有法(門)——湯(峪)、西(安)——寶(雞)高等級公路和隴海鐵路。
周太王陵位於岐陽村北100米處的黃土台塬為山前洪積扇台塬溝壑地貌。地勢為北高南低,坡度為0—10℃。周王陵東和東南有祝京水庫、王家溝水庫、祁家溝水庫等;東北有首陽山和西觀山,首陽山有伯夷、叔齊廟和十大臣廟等,西觀山上有九眼泉、三霄殿等;北有岐山(俗名箭括嶺),山上有跑馬泉、五眼泉、黑龍洞、隋唐古道等;在西北約5公里有崛山名剎,東西兩山隔溝相望,在其上多有天然石窟:有景陽洞、珍珠洞和西山諸勝(天王殿、睡佛洞、十八羅漢洞、梳妝樓、琉璃殿、妙善公主殿)等。
周太王陵始建年代不詳,誤傳為周幽王墓,萬曆岐山知縣於邦棟始辨正之。現周太王陵墓丘高3.5米,圍大約50米。前有清乾隆四十八年邑令平世增立的墓碑一座,高3米,上刻清陝西巡撫畢沅題字“周太王陵”,碑樓、碑座已殘,2000年岐陽村重修墓碑。其南原岐陽國小院內保存三王廟正殿五間,五脊硬山頂,原有獻殿五間,懸山頂,有斗拱,規模宏大,還有門牌坊等。正殿是座北朝南,為單體建築,現主體基本完好,此殿為紀念周太王、王季、文王而建,門楣上刻“緜緜瓜瓞”四字。
周太王陵東南有新石器仰韶文化的岐陽一號遺址,北、西北有新石器仰韶文化的岐陽二號遺址,唐宋文化的岐陽三號遺址。
岐陽三王廟、太王陵,位於箭括嶺下的岐山縣祝家莊鎮岐陽村。歷史上有名的“岐陽大會盟”就發生在這裡。其始建年代無考,祠內原有山門、獻殿、祭台及正殿等,祠院碑石林立,松柏參天。現存正殿隋唐時名曰周太王祠;到了明朝嘉靖39年,重修太王祠時由於增附王季、文王塑像,故當地人俗稱為“三王廟”。清朝同治初年,因回民暴動而毀,同治11年重建。廟內有獻殿5間,懸山頂,有斗拱,規模宏大,“文革”中被毀。正殿5間仍在,硬山五脊頂,進深三間,前檐有迴廊,門額上“綿綿瓜瓞”四個大字至今保存完好。它出自《詩經·大雅·綿》首句,意為周人的事業興旺發達、後繼有人。
“三王廟”後面,岐陽村北三百餘米的地方有一高3.5米、周長約30米的墓冢,即周太王陵。據《岐山縣誌》載:太王陵原高8米,周長60多米,原來占地一畝多,陵前有清朝乾隆43年(公元1778年)陝西巡撫畢沅為其樹立的高大石碑,上題“周太王陵。”由於“文革”一場浩劫,太王陵面積大大縮減,原有的一些建築物也破壞殆盡。
據傳,集權社會時期,凡在岐山縣作知事的官員,每年春、秋兩季都要在岐陽舉行聲勢浩大的祭祀活動;《岐山縣誌》記載的民國年間岐山舉人薛成兌《謁周三王廟》《謁周太王陵》詩就是明證。時至今日,當地民眾每逢清明節還成群結隊前往太王陵掃墓,以表示對周聖人古公亶父的崇敬、懷念之情。不少海外遊子以及國內古氏、吳氏家族也時常有人來到岐陽村的太王陵、三王廟前尋根祭祖。
據《周易》、《漢書》記載,周朝王陵不封不樹。如今的封土,是後人為便於辨認、記住和紀念而添加的。
周太王是姬周后裔的先祖,他去世後就安葬在他生活過和他創業的聖地,即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岐陽村北300多米處的高地上,這裡北靠岐水,俗名龍溝河旁的風水寶地,《岐山縣誌》載:“岐陽周太王陵,隋唐時猶存”。據老年人代代相傳,太王陵為陵園,占地十多畝,外圈土圍牆,園內松柏翠綠,建築有山門、門前有石條台階(今已發現石階埋於1米深的田間),有廂房及守陵人。當時的陵冢高約8米多,周長約200多米,陵前豎有高大的“周太王陵碑”。令人痛心的是,這些建築在“文革”中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改革開放後,岐陽村民自發集資、投工,給周太王陵培土,今陵高6米多,周長150多米,又豎立起原陵碑,此碑系清乾隆48年陝西巡撫畢沅親筆題書的“周太王陵”四個大字,由岐山知縣平世增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