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在杞,蘇州熱工研究院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多年從事航天和核電領域的無損檢測技術研究開發和工程套用。中國電子學會非電量電測分會委員,中國無損檢測學會新技術專委會副主任,全國《無損檢測》雜誌編委,蘇州大學、瀋陽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兼職教授。多年從事我國航天和核電領域的無損檢測技術研究開發和工程套用,主要研究方向為微波檢測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在杞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不詳
- 職業:教授
- 政治面貌:民眾
- 性別:男
成就及榮譽,個人作品,
成就及榮譽
1965年至1987年,主要從事航天飛行器和複合材料QC與無損檢測技術研究長達23年。完成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主持“微波測厚儀”、“微波探傷儀”和“火箭噴焰電漿溫度微波測量法”課題等,並與東南大學 韋鈺 博士合作研發“微波計算機斷層成像裝置”。多次獲航天部嘉獎,為航天事業做出較大貢獻榮立二等功。
1987年至2003年,調至電力部門核電科學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無損檢測、質量控制、電力系統在役檢查和工程監理,業務包括建設監理、設備監理、設備製造、狀態檢修和故障診斷等監督技術研究和套用。2002年率先提出了導行波檢測(GT=Guided Travel Wave Testing)技術,解決了第四代核電高溫氣冷堆蒸發器螺旋盤式傳熱管腐蝕減薄、外壁碰傷向內壁鼓包等缺陷的檢測問題,從而開創了導行波檢測法替代渦流檢測法的新時代。
在航天部時期,從事“紅外探傷裝置研究”獲全國科學大會獎;調到電力部後,從事“電力絕緣材料微波檢測技術”研究,提出微波與介質相互作用模型,建立了微波在役檢查裝置。獲1995年電力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參加編寫的《航空製造工程——工藝檢測手冊》也獲航空部科技進步二等獎。“鋼網架超音波探傷技術”研究,填補國內空間結構領域空白,獲一項專利(ZL93 2 09048.6),獲省級二等獎。主編三篇國家行業標準(如JG/T203-2007《鋼結構超音波探傷及質量分級法》等)。公開出版物方面:在國內外發表論文58篇,內容涉及航天、電力和空間結構領域的微波、超聲、CR、GT及安全評定等技術。
個人作品
代表性著述有國防版《微波檢測》(1986)、航空版《電磁檢測》(1995)、化工版《建築工程結構無損檢測技術》(2006)、《微波檢測技術》(2008)、標準版《鋼結構超音波探傷及質量分級》(2008)、中國水利水電版《金屬(鋼)結構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2008)以及科學版《電磁無損檢測》(2008)等7部。還參加翻譯出版了《美國無損檢測手冊》電磁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