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及徐

周及徐:男,1957年生,文學博士,教授。上海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博士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及徐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57年
  • 畢業院校:四川大學
人物經歷,主要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研究課題,部分論文,學術專著,

人物經歷

1999年考入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漢語語言學專業,師從宋永培先生學習,獲博士學位。
2002-2004年在上海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師從潘悟雲先生做博士後研究。
2005年8月至2006年4月應邀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系講學。

主要課程

(一)本科生教學:
1.古代漢語,專業必修課,4學時/周。
2.漢字學,專業限選課,2學時/周。
(二)研究生教學:
1.漢語音韻學,專業必修課。
2. 漢語語音學,專業必修課。
3. 漢語方言學,專業選修課。
(三)對外交流和講學:
2005.08-2006.05: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東亞研究中心(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y)做訪問教授,講授漢語史(兩學期)。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先秦兩漢漢語、歷史語言學、漢語與其他語言的歷史比較。

主要貢獻

碩士研究生時期師從四川師大老教授杜道生先生學習《說文解字》和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碩士學位論文《說文段注互訓研究》,博士學位論文《漢語印歐語辭彙比較》,博士後論文《漢藏同源關係詞研究》。在博士論文基礎上寫成的專著《漢語印歐語辭彙比較》,根據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原則和基本方法,運用漢語上古音研究的新成果,將漢語和印歐語辭彙進行比較,指出上古漢語和原始印歐語實際上存在著很多音、義相似的對應關係詞,據此認為漢語和印歐語在史前時期有密切的關係。該研究提出了歷史語言學領域中一個創新性的觀點。
近六年來學術研究集中於現代漢語四川方言研究,講授課程、科學研究和指導研究生都是漢語方言方向。
編著有《康熙字典現代版》(合著,副主編),《漢字學》(2000,課程教材,合著),《新編古代漢語》(中華書局,2009,課程教材,主編)。另有專著《漢語印歐語辭彙比較》(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歷史語學論文集》(巴蜀書社,2003)和中、英文語言學論文二十餘篇。 主編語言學術論文集《語言歷史論叢》第一輯至第五輯(巴蜀書社,2008-2012)

研究課題

1. 四川西南地區方言研究,2008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008-2009年12月,項目負責人,項目批准號08BYY015。在研。
2. 四川西南地區方言研究,2007年四川省社科基金“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2007-2009年6月,項目負責人,項目批准號SC07A006。已結題。
2000年至今,指導研究生畢業論文共25人,研究生論文題目主要是現代漢語方言研究,2006年以後集中於四川方言研究。 博士生招生方向:漢語音韻和方言研究。

部分論文

2000 漢語的雙音節詞單音節化現象初探,四川大學學報,第4期。
2001 20世紀成都話的語音變化,四川師大學報,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轉載,2002年3月。
2001 於菟之“菟”及其同源詞,民族語文,第1期。
2003 上古漢語中的*Kw- /*K- > *P-音變及其時間層次,語言研究,3期。
2003 歷史比較法和漢印歐語比較,《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1期2003 漢語印歐語基本辭彙對應,《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6期。
2005 巴蜀方言中“雖遂”等字的讀音及歷史演變,中華文化論壇,第4期103-105頁。
2006炎帝神農說辨偽,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第67-73頁。
2007 華夏古“帝”考(黃河文明探源之一),中國文化研究,2007年第3期,第93-104頁;同文轉載於人大複印資料《先秦、秦漢史》,2008第一期,第1-11頁。
2008上古時期的“龍”,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第45-49頁。
2008,《廣韻》等韻書所見成都話本字(一),語言歷史論叢第二輯,巴蜀書社,2008年8月,第91-99頁;
2008 戎夏同源說(黃河文明探源之二),中國文化研究,2008年第3期,第123-132 頁。
2008,棄稷考,宋永培先生紀念文集,中國文聯出版社,第196-198頁。
2008,《廣韻》等韻書所見成都話本字(二),語言歷史論叢第三輯,巴蜀書社,2009年12月,第175-185頁。
2010-2,上古漢語中的印歐語辭彙,多視角下的中國語言與文化探討,嚴翼相等主編,韓國文化社,首爾。第21-30頁。
2010-6,韓語與上古漢語辭彙對應舉例,東亞人文學第17期,東亞人文學會,韓國,大邱,421-429頁。
2010,漢藏緬語與印歐語的對應關係詞及其意義,《語言研究》2010第4期,23-27頁。
2011-9,孔子和老子:不同的社會基礎和文化背景(黃河文明探源之三),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5期,第 頁。
2001 Correspondences of the Basic Words between Old Chinese and Proto-Indo-European,America, Sino-Platonic Papers, No. 115.
July, 2003 Correspondences of Cultural Words between Old Chinese and Proto-Indo-European,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SA, Sino-Platonic Papers, pp. No. 125.
December, 2005,Old Chinese “帝*tees” and Proto-Indo-European “*deus”,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SA, Sino-Platonic Papers, pp.1-17, No. 167.
December, 2006,The Rise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SA , Sino-Platonic Papers, pp.1-38, No. 175.
May,2011, ZHOU Jixu ,Confucius and Lao Zi: Their Differing Social Foundations and Cultur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SA, Sino-Platonic Papers, pp.1-18, No. 211.

學術專著

1.漢語印歐語辭彙比較,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3,獨著。
2.《漢字學》,天地出版社,2001年7月,合著。
3.《康熙字典現代版(校注)》,九洲出版社,2001年,800萬字,副主編。
4.《歷史語言學論文集》,巴蜀書社,2003年9月,25萬字,獨著。
5. 新編古代漢語(上下冊),主編,中華書局,共900頁/16開,2009年7月。
6. 歷史語言論叢第一輯,主編,巴蜀書社,共340頁,2007年4月。
7. 歷史語言論叢第二輯,主編,巴蜀書社,共259頁,2008年8月。
8. 歷史語言論叢第三輯,主編,巴蜀書社,共294頁,2009年12月。
9. 歷史語言論叢第四輯,主編,巴蜀書社,共頁,2010年12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