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廟風景名勝區

周公廟風景名勝區

周公廟風景名勝區位於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處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即《詩經》所云:“鳳凰鳴矣,於彼高崗”之所在)。其地勢三面環山,《詩經》中描述為“有卷者阿,飄風自南”,故稱卷阿(quán-ē)。早在西周初期,這裡便是遊覽勝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周公廟風景名勝區
  • 地理位置: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處的鳳凰山南麓
  • 占地面積:560餘畝
  • 建成時間:2009年3月
簡介
周公廟風景名勝區位於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處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即《詩經》所云:“鳳凰鳴矣,於彼高崗”之所在)。其地勢三面環山,《詩經》中描述為“有卷者阿,飄風自南”,故稱卷阿(quán-ē)。早在西周初期,這裡便是遊覽勝地。周初重臣周公旦晚年歸隱於此,制禮作樂,使得天下大治,萬民歸心。周公廟可謂中華禮樂文明的發源地。唐武德元年(618),高祖李淵為紀念西周政治家曾助武王滅商立國、輔成王平叛安邦的周公姬旦,下詔在相傳其制禮作樂的“卷阿”創建周公祠。後經宋、元、明、清歷代修葺、擴建,形成了以周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殿為主體,姜嫄、后稷殿為輔,亭、台、樓閣點綴輝映的古建築群。廟內現存歷代碑碣三十餘通,漢唐古樹多株。唐宣宗賜名的“潤德泉”水清如鏡、味甘如醴,為寶雞八景之一。北庵玄武洞中有唐代漢石雕“玄武像”一尊(俗稱玉石爺),造型豐滿,威武莊嚴,山石與雕像渾然一體,巧奪天工,有撫摸可治百病之說。周公廟歷史久遠,廟宇肅穆,山環水繞,清泉長流,古木蒼翠,濃蔭蔽日。古歷三月中旬有規模宏大的廟會。乃旅遊勝地,避暑佳境。歷史上韓愈、蘇軾、康海等曾遊歷觀光,憑古抒懷。2003年12月以來,周公廟遺址有多項驚世發現:周代高等級陵墓22座,陪葬車馬坑14座,環繞陵墓夯土牆1700多米。2009年3月建成開放的鳳凰山景區,總面積560餘畝,包括鳳凰雕塑、周公陵墓、元聖殿、鳳山樓、禮樂亭、思賢亭、吐哺亭等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