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周作孚
- 別稱:周潤章
- 字號:宜群
- 所處時代:民國
- 出生地:江西金溪秀谷鎮周家巷
- 出生時間:1878年
- 去世時間:1938年
簡介,個人經歷,東渡日本考察農業,辦實驗區建立新村,父痛子亡,事件,改建街道,修督圍堤,治下不嚴,吸食鴉片,
簡介
(民國22年4月後不兼)。
周作孚,號宜群,又名潤章。金谿縣城周家人。生於光緒四年(1878),卒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清宣統邑庠生(秀才)。自廢科舉、興學校以來,他便進入兩江優級師範讀書,畢業後,在金谿縣立國小任過教師、校長。由於其子周渾元能為熊式輝忠實效命,熊決定起用其父周作孚為金谿縣長。後又調往臨川縣擔任縣長。1931年全省劃分九個行政督察區,周作孚首任第七區行政長官。未幾,即改為專員公署,周首任專員,仍兼臨川縣長。未及一年,即辭去兼職縣長,只任專員。當時熊式輝任江西省主席,對周頗為尊重,稱周為老伯,周謁見熊時,熊必送出省府大門,直至周登車後才行離開。
個人經歷
東渡日本考察農業
1933年,專員公署新增設了第三科,該科科長王楨木,極力主張東渡日本、考察農業,企圖刷新落後的農業面貌。經周同意報請省府批准以公費出國考察。周攜帶王楨木同行,回國後,並著有《東渡日本考察記》一書,洋洋十餘萬言,由書店發行。但因銷路不廣,後在本專區九縣派銷。鑒於日本農村氣象維新,周作孚決定仿效日本,企圖在本專區搞個農村示範。
辦實驗區建立新村
周選定臨川縣鵬溪鄉創建規模宏大的實驗區,將鵬溪改為新民市,定名為”臨川縣實驗區促進委員會”,以第三科科長王楨木為主任。
實驗區經費由專署籌撥,具體辦法是:一勒捐,二勸捐。所謂勒捐,就是勒令不法富商捐錢。如臨川縣城有個人叫黃牛仔(黃新和),因賣鴉片煙毒成為暴富,便勒捐銀元一萬元。所謂勸捐,就是向商戶先送一塊匾額,上寫”樂善好施”四個大字,署上周作孚贈送某某之名,起碼要捐五百銀元。所以,會裡經費充足,勸募捐款近十萬銀元。在實驗區內,將舊屋拆掉,廁所集中,全村粉刷一新,牆上書寫”村訓”,”動;一身動則一身強,一家動則一家強,一國動則一國強,天下動則天下強”。”實;凡事心中了了,口裡說說,筆下寫寫,不去實做,皆屬無用”;。村中老幼婦孺,教以禮貌,興辦成人夜校,掃除文盲。鄉間發生糾紛,均由實驗區自行解決,無須法院涉訟。實驗區煙賭禁絕,執法頗嚴。雙家有個人叫雙蠻子,吸菸毒,開煙館,實驗區成立後仍不改正,經上報周作孚批轉保全副司令周忠恂將雙蠻子槍斃於鵬溪街上。近鄰車家車木生終年聚賭,不事生產,王楨木派人傳他,押送周忠恂處,也被槍決街頭示眾。從此,煙賭絕跡。臨川實驗區一時幾乎全國聞名,各省市經常有人訪問參觀,就是國外來賓,也不免來此旅遊。當時蔣介石把南昌稱作新生活策沅地,熊式輝也把臨川實驗區稱作”新農村”,互相招謠,說得天花亂墜。開頭實驗區倒還不錯,自1935年以後,由於用人不當,原來主任調走,後繼懦弱無能,委員互相委託,幹事扯皮亂來,作風不正,無人管事,實驗區名聲大壞。有人給”實驗區促進委員會”贈送諷刺對聯云:
大委員、小委員,大委員委小委員,委員委委員;
男幹事、女幹事,男幹事干女幹事,幹事乾乾事。
周作孚得知,也無法奈何。
父痛子亡
1937年是周作孚六十誕辰,先一年專署會計主任許鏡亭即向外界透露訊息,因此九縣都準備熱烈慶祝專員大壽,特別是臨川籌備周全,臨川水利委員饒倬章受地方委託,專程赴北京採購全泥金壽屏一套,珊瑚灑金壽軸二十張,共值銀元三百多塊,由臨川著名詩文家廖朗山撰詩,著名書法家何硯青寫字。為了需要兩條好墨,臨川商會派專人去徽州購買。正在緊張籌備專員六十壽慶階段,突然傳來周渾元病逝於四川的噩耗,當時幾疑謠言,後接南城專署電告證實,才驚痛萬分。接著周作孚便在臨川鵬溪樹起兒子的紀念塔。由於子死,父壽停辦。因悲傷過度,年老經不起打擊,子死後不到半年,周作孚亦相繼逝世。
事件
改建街道
周在專員任上曾親自督率改建金溪、臨川兩縣城鎮街道,這是後人所稱道的第一件事。
在改建前,金溪街道最寬不到兩米,中間是條石,兩邊是亂石鋪砌,高低不平。民眾反映老街是:”路無半里直,街無百尺平”。胡同銳角過多,彎彎曲曲。店面進進出出,參差不齊。當時的縣政府也想改街道,但由於紳權擋道,阻力很大,誰也不敢硬碰。民國二十五(1936)年,周作孚在專員任上回縣坐鎮,和縣長王贊賢一起,發動了二十多個鄉的民工,將原街全部拆寬,店面全部縮進,重整街道,修築公路。當時被拆的店面商戶居民均有反感,但懾於周作孚的威力,敢怒而不敢言。後經協商,採取依照舊的街形,兩旁商店住屋各縮一半的辦法,使每戶都能保留部分店面。一年後竣工,效率頗高、速度頗快。
臨川縣城拆屋修街時,周親至工地督促檢查,對民工修路的約規執行較嚴。臨川城內有位清代舉人名叫伍位三,文學號稱”冠臨川”,周經常向他諮詢政見,頗受器重。其孫伍思仁高中畢業,在家賦閒,按規定他也該去修路,但依仗公公勢力,不理不睬。附近鄰居,爭相指責。事聞於周,周立刻電會一區區長陳文群將伍思仁拘押,第二天將伍綁赴街頭,剝去外衣,責令區丁將伍推倒,罰打屁股二十大板。舉人老爺孫子都要挨打,一時震動,民工爭相出勤,工程迅速完竣。之後,周再親往伍舉人家探訪,面致歉意。此事,撫州當時傳為美談。周在臨川改建街道時,對歷史名人也很敬重,每段街道,均以鄉賢命名。如湯顯祖舊居伍家巷一帶,街名叫”若士路”,王安石家在清風門附近,街名定為”荊公路”;文昌閣至北門,清道人李梅庵曾住於此,故命名為”梅庵路”
修督圍堤
撫州市西門一帶,原有水患,周倡議修督圍堤。這是後人所稱道的第二件事。
每年春季,當雨水連綿,撫河泛漲,撫州西門一帶均有水患,農民因災,逃荒出外的也有不少。周知情後,馬上提出興修堤圍。他電請省水利局派工程師馳赴臨川實地勘察,動員臨川、崇仁、東鄉、金溪四縣民工出勤,僅半年時間,大堤告成,水災從此減輕。這是從清代到民國以來首次修堤,東西兩岸農民為感其德,定名為”宜公堤”。並送匾額一塊”民懷其德”給周作孚。以後周又相繼在臨川中州,永福等地大修水利。這和庸官吏比較起來,確有可取之處。周死後靈車路經臨川,早等在曾家園一帶的農民爭先恐後向靈柩行鞠躬禮,有的長揖下拜,感激他倡導興修水利,免除水災。
治下不嚴
但另一方面,周作孚輕信、縱容、包庇部下,又為人民所痛恨。臨川縣八個區長,當時貪污舞弊,無惡不作;軍用代辦所正副主任,販賣煙毒,自吸鴉片,在民間貪污勒索。百姓痛恨這些人,稱之為”八虎”; ”二豹”。控訴狀紙堆積如山,周一直不聞不問,存心姑息,實有通同作弊之嫌。
吸食鴉片
周嘴喊禁吸鴉片,但自己又吸鴉片。專署主任秘書、臨川縣長等都是他的吸菸夥伴。當時街上既有公賣煙毒之店,臨川又到處捉拿煙犯,設立”硬戒所”,關押犯人。但專員、縣長,吐雲吐霧,一榻陳前,菸具狼籍,所謂法,不過繩之於民而已。
周也喊禁賭,而自家人卻又例外。小妾方夫人,不甘心於南城的單調生活,大部分時間住在臨川,她消磨時間的辦法,便是寄託於打”麻將”,前期專署,後期行署,均被方夫人占為賭場。周年將六十,夫人僅二十三歲,老夫少妻,自然只是百般依從。
周倚仗兒子周渾元在軍隊的勢力,連專署所有汽車,都一律掛上三十六軍司令部的牌子。父子均為蔣介石所謂”剿匪”出力,是國民黨反動派在撫州鎮壓革命民眾運動,破壞共產黨地下組織的幹將。
周任撫州專員公署專員八年,於1938年病死於南城專署任上。(作者:金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