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周作人論
- 作者:錢理群
- 作品出處: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文學體裁: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內容概要,創作背景,
作者簡介
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並任清華大學中文系兼職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魯迅學會理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主編(與吳福輝共同擔當)。主要從事現代文學史研究,魯迅、周作人研究與現代知識分子精神史研究。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文學者之一。他以對20世紀中國思想、文學和社會的精深研究,特別是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歷史與精神的審察,得到海內外的重視與尊重。
內容概要
但誰會料到,這個幾乎已經“老化”了的民族,竟然潛藏著那么巨大的生命活力。本世紀初,她剛剛從“中世紀的停滯狀態”中“覺醒過來”,短短的幾十年間,就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走了歐洲幾個世紀的思想歷程。這一往無前的民族進取精神在本世紀內一再使舉世為之震動。但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傳統思想的枷鎖比任何國家都更沉重。每前進一步,都要與歷史的惰力進行搏鬥。時代發展的道路竟是如此之艱難與曲折,也為舉世所罕見。歷史跨入20世紀之後,中華民族偉大覺醒的進程,始終交織著前進與倒退,突變與停滯,苦悶與追求,彷徨與抉擇,充滿了飽含血淚的痛苦,也有著最巨大的歡樂。在這歷史的起伏中,造就了一大批新的知識分子。其最有典型意義的代表,就有魯迅與周作人。
創作背景
在19世紀末葉,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大炮就轟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中國從“宇宙之中心”的幻夢中醒來,發現自己遠遠落後於西方。嚴重的民族危機感引起整個民族(通過自己的先進分子)進行嚴肅的反省:西方強盛、中國落後的原因是什麼?中國應該向西方學習什麼?什麼是根本的民族復興之道?—正在關懷著民族命運的周氏兄弟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有兩個現成的答案:或以為西方強盛在於“物質文明”,遂“競言武事”,熱衷於“製造商估”;或以為西方強盛在於“社會民主政治”,遂“以眾治為文明”,而熱心於“立憲國會之說”。魯迅卻力排眾議,明確提出“歐美之強……根柢在人”,物質文明、民主政治等等,“此特現象之末”。魯迅由此得出結論:“是故將生存兩間,角逐列國是務,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凡事舉;若其道術,乃必尊個性而張精神”,“則國人之自覺至,個性張,沙聚之邦,由是轉為人國。人國既建,乃始雄厲無前,屹然獨見於天下”。魯迅不同凡響地提出了一個以“立人”為中心的思想綱領,其內容包括爭取人的個性解放、思想自由和啟發“國人之自覺”兩個方面。前者是魯迅與周作人共同關注的問題,又各有側重;後者是魯迅的思想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