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的采邑制度

周代的采邑制度

《周代的采邑制度》是2006年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圖書。本書第一次全面、系統地考察了周代采邑制度產生、發展、變革和衰亡的歷史過程,分析了采邑制度在不同歷史階段的不同形態和特點,揭示了采邑制度演變的社會根源,評價了采邑制度在周代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對中國長期封建社會歷史發展的影響,批判了漢代以來學者們在采邑問題上的種種謬說以及當代史學界流行的一些錯誤觀點。

基本介紹

  • 書名:周代的采邑制度
  • 頁數:309頁
  •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開本: 16開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第1版 (2006年3月1日)
叢書名: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文庫
ISBN: 7801909763
條形碼: 9787801909763
尺寸: 23.9 x 16.4 x 1.4 cm
重量: 522 g

作者簡介

呂文郁,祖籍山東蓬萊,1945年8月生於吉林九台。1969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1980年師從著名歷史學家金景芳教授學習先秦史,1983年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88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范蠡研究會顧問、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香港孔教學院院董。主要著作有:《周代采邑制度研究》,台灣文津出版社1992年出版;《春秋戰國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四庫大辭典》,與李學勤先生共同主編,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孔子新傳》,合著,湖南出版社199l出版;《五經全譯》,主編之一,長春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金景芳學述》,編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寶安人文風物》,北方文藝出版社2001年出版;《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的《歷史卷》、《考古卷》、《博物館學卷》,副主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出版。另有學術論文60餘篇。

內容簡介

采邑制度是周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然而這一重要制度在以往的史學研究中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本書對西周王畿的範圍和王畿采邑的分布與變遷、對春秋時代卿大夫之家的內部結構及其實質、對春秋時代各國采邑的爭奪與公室盛衰、卿族廢興的關係以及郡縣製取代采邑制的歷史必然性等重要問題,也都進行深入的考證、分析和探討。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西周采邑概說
一 西周的王畿
二 畿內封邑與外封國
三 西周諸侯國內無采邑
四 畿外少數諸侯的采邑
五 殷商遺民的采邑
第二章 西周王畿采邑的分布變遷(上)
一 西虢
二 東
三 周
四 召
五 單
六 溫(蘇)
七 檀
八 榮
九 管
十 蔡
十一 康
十二 毛
十三 畢
十四 豐
十五 南
十六 成
十七 郇
第三章 西周王畿采邑的分布變遷(下)
十八 原
十九 霍
二十 芮
二十一 虞
二十二
二十三 應
二十四 凡
二十五 胙
二十六 祭
二十七 滑
二十八 尹
二十九 甘
三 十 邢
三十一 秦
三十二 樊
三十三 鄭
三十四 楊
第四章 西周采邑制度探微
一 采邑的封授與世襲
二 “授民”及“民”的身份
三 采邑的等級與規模
四 采邑與公邑
五 祿田與賞田
第五章 春秋時代采邑制度的變革
一 采邑封授權和分布重點的轉移
二 采邑內部組織機構的發展和完善
三 從“國家”概念的確立過程看“家”的實質
第六章 齊國的采邑——卿族興廢與采邑爭奪(上)
一 高氏的采邑
二 管氏的采邑
三 鮑氏的采邑
四 晏氏的采邑
五 陳(田)氏的采邑
六 小結
第七章 魯國的采邑——卿族興廢與采邑爭奪(中)
一 臧孫氏的采邑
二 季孫氏的采邑
三 陪臣與采邑
四 小結
第八章 晉國的采邑——卿族興廢與采邑爭奪(下)
一 邵氏的采邑
二 范氏的采邑
三 趙氏的采邑
四 晉國采邑的特點
五 晉國的縣制
第九章 采邑制的衰敗及其在中國歷史上的殘存形態
一 郡縣製取代采邑制的歷史必然性
二 戰國時代的封君制
三 采邑制與封君制的比較
四 秦漢及其後的封國食邑制
插 圖
圖1—1 《大簋》銘文
圖1—2 《不期簋》(蓋)銘文
圖1—3 《大保簋》銘文
圖1—4 《或鼎》(Ⅱ)銘文
圖1—5 《牆盤》後半部銘文
圖2—1 《跡盤》銘文
圖2—2 《卯簋蓋》銘文
圖3—1 西周王畿采邑分布變遷圖
圖4一l 《趟卣》銘文
圖4—2 《段簋》銘文
圖4—3 《多友鼎》銘文
圖4—4 《師痛簋》(蓋)銘文(摹本)
圖4—5 《鉀朐簋》銘文
圖4—6 《大盂鼎》銘文
圖4—7 《令鼎》銘文
圖5—1 《師晨鼎》銘文(摹本)
圖6—1 春秋齊國采邑分布圖
圖7—1 春秋魯國采邑分布圖
圖8—1 春秋晉國采邑分布圖
圖9—1 《戰國秦封宗邑瓦書》銘文(摹本)
附 錄
表1 春秋列國采邑表
表2 戰國封君表
本書徵引書目
增訂版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