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中國經營時代,
地理位置
呂貝克機場距離呂貝克市區以南約8公里及漢堡東北54公里,通過德國1號高速公路的呂貝克樞紐立交接駁德國20號高速公路(德語:Bundesautobahn 20)的2號出口(呂貝克南)可抵達機場。
快速巴士(英語:Schnellbus)方面,漢堡-霍爾斯坦交通公司(德語:Verkehrsbetriebe Hamburg-Holstein)(VHH)在漢堡中央車站及機場間提供A20號穿梭巴士服務。巴士的發車時間依據航班計畫而定:從漢堡至呂貝克的巴士中會提供航班信息屏,並以此縮短乘客在抵達機場後的值機時間;而返程班車(呂貝克機場至漢堡中央車站)在航班延誤抵達的情況下也會等候發車。此外,呂貝克城市交通公司亦提供6路公共汽車連線呂貝克總站(德語:Lübeck Hauptbahnhof)至機場。
呂貝克機場站(德語:Haltepunkt Lübeck-Flughafen)設於呂貝克-呂訥堡鐵路(德語:BahnstreckeLübeck–Lüneburg)線上,距離機場航站樓約300米,是德國鐵路的一座七等站,提供每小時1班的區域列車前往呂貝克總站、比興和呂訥堡,以及每兩小時1班的區域快車前往基爾。
歷史沿革
開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呂貝克的飛行場地於1916年在布蘭肯湖附近動工興建,1917年完工並投入使用。當時主要用作帝國呂貝克飛行學校(Kaiserliche Fliegerschule Lübeck)的飛行運營。戰爭結束後,飛行場地被廢除軍備(德語:Demilitarisierung),其廳堂及樓房建築至1920年代被逐漸拆除。機場隨後僅被偶爾使用,呂貝克航空協會(Lübecker Verein für Luftfahrt)於1926年至1929年間在此舉辦每年一度的航空節。
1933年後隨著德意志國防軍的軍備升級(德語:Aufrüstung der Wehrmacht),機場再度成為納粹德國空軍的空軍基地;並自1935年起建立大量軍營。1936年基地廣泛完成復建後,納粹德國空軍第162俯衝轟炸機聯隊第2組(II./St.G. 162)駐紮於此,並在1937年改稱第167俯衝轟炸機聯隊第1組(I./St.G. 167)。1938年,該俯衝轟炸機小組被轉移至奧地利格拉茨並更名為第168俯衝轟炸機聯隊第1組(I./St.G. 168);同時,原駐防於策爾布斯特的第257轟炸機聯隊第1組(I./KG 257)調入布蘭肯湖,1939年5月,它又改稱為第26“獅子”轟炸機聯隊(德語:Kampfgeschwader 26)第1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該小組被轉移到各條戰線中,自1940年開始,基地主要被獅子聯隊增補的第4組用作新飛行員培訓。1940年5月,駐紮在布蘭肯湖基地的空軍部隊參與了納粹德國入侵丹麥及挪威的軍事行動,即“威瑟演習作戰”。
1940年至1941年,來自羅斯托克的亨克爾飛機製造廠在布蘭肯湖建起了飛機維修機庫。1944年,基地迎來了自其落成以來使用最密集的時期:第5夜間戰鬥機聯隊(德語:Nachtjagdgeschwader 5)第3組、第11夜航戰鬥機聯隊第10組(10./NJG 11)、第200轟炸機聯隊(德語:Kampfgeschwader 200)第3組、第3轟炸機聯隊第2組(II./KG 3)和第76轟炸機聯隊(德語:Kampfgeschwader 76)第3組均駐紮在此,部分還配備了人類航空史上第一種投入實戰的噴射機Me 262和Ar 234。1944年夏天,基地的起降跑道進行了混凝土表層改造並延長至1800米。納粹德國的強制勞工(德語:NS-Zwangsarbeit)在施工中參與協助,他們被安置在設於空軍基地或武爾夫斯多夫(德語:Wulfsdorf)的獨立集中營內。基地的最後一次飛行發生於1945年5月2日,在這一天,英國軍隊向呂貝克開進。
二戰後
戰爭結束後,布蘭肯湖空軍基地被英國皇家空軍所使用,並由盟軍將其初命名為B158飛行場(Airfield B.158),而呂貝克也被劃入英國占領區(德語:Britische Besatzungszone)。場地最初仍保留有作戰部隊,英國皇家空軍第124航空隊(英語:No. 124 Wing RAF)便駐紮於此,直至1946年4月下旬解散。而早在1945年底,場地便已更名為英國皇家空軍呂貝克基地(RAF Lübeck),為來自英國的飛行聯隊提供軍事訓練課程。英國對當地領空權的控制一直持續到1990年兩德統一。當1948年蘇聯開始實施柏林封鎖後,30架英國皇家空軍的道格拉斯DC-3迅速入駐基地。在柏林被封鎖期間,它們架起了空中橋樑(德語:Berliner Luftbrücke),每天執飛最多100架次向西柏林及難民提供物資供給。除了呂貝克,參與空中橋樑任務的機場還包括漢堡、法蘭克福和文斯托夫。而呂貝克機場的優勢在於其自19世紀50年代以來便建有通往呂訥堡的直接鐵路連線,貨運車廂裝載的補給物資幾乎可以直接從鐵路傳送上飛機。機場內部的運行軌道在1960年左右被拆除。但其裝卸平台及貨運大樓至今仍被保留。1949年3月24日,一架道格拉斯DC-3在機場降落時不幸墜毀於格羅斯格勒瑙,3名機組人員罹難。皇家澳大利亞空軍為紀念其在柏林封鎖期間參與的空中橋樑任務,特意在機場航站樓的右前方樹立了一座紀念石,它展示了一個柏林熊的形象並附有一個包含德文及英文的題字牌匾。
1950年代初,盟軍允許呂貝克機場開辦滑翔機飛行業務。呂貝克航空俱樂部(Aero Club von Lübeck)開始在機場運營,其擁有者為德國資產管理局(德語:Bundesvermögensverwaltung)。自1955年5月5日起,機場也被允許開辦民用動力傘飛行業務。而成立於1908年的呂貝克航空協會(Lübecker Verein für Luftfahrt)及其運作超過50年的協會飛行學校也被重新啟用。他們通過與呂貝克航空俱樂部的合作,自1956年起已在機場舉辦了多次航空節和航空開放日。
從冷戰開始後的近50年時間裡,呂貝克機場先後入駐了各種類型和世代的靶機。作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德國聯邦國防軍亟需可用作地空飛彈、空空飛彈或高射炮射擊演練的靶機。它首先於1950年代中期開始使用由比利時公司COGEA進行非武裝改造的原英制單座噴火戰鬥機,並由比利時民航飛行員負責操作。至1950年代末,這些比利時飛機逐漸被已獲得德國民用認證的雙座霍克海怒戰鬥機(德語:Hawker Sea Fury)所取代,後者由德國航空顧問公司(Deutscher Luftfahrt-Beratungsdienst,簡稱DLB)運營。其官方的所有權歸屬為德國資產管理局,實際上卻是德國空軍。而此時一些噴火戰鬥機的比利時飛行員在獲得德國飛行執照後繼續服務於DLB。1964年3月上旬,DLB因涉嫌上百萬元的詐欺行為,北威州檢察院對其設於威斯巴登的總部及主要經營場地科隆/波恩機場進行了清查。DLB在呂貝克的全體員工則被來自門興格拉德巴赫的西萊茵飛行公司(Rhein-West-Flug)收購,可以實現飛行運作的無縫連線。至1975年,在呂貝克機場飛行多年的霍克海怒戰鬥機已經過時,遂被更換為全新的美制羅克韋爾OV-10野馬戰鬥機(德語:Rockwell OV-10),其官方的所有權歸屬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儘管被漆以空軍的塗裝,但採用民航的註冊號。這些飛機由民航飛行員負責操作,運營承辦商則不斷變更。野馬戰鬥機在1980年增補了4架IAI 1124西風商務噴射機(德語:IAI 1124),至1989年則被替換為一個全新的皮拉圖斯PC-9教練機(德語:Pilatus PC-9)聯隊。這些靶機主要從呂貝克飛往設於北海和波羅的海的軍事禁區用作高射炮射擊場和海軍陸戰隊的軍事演習。由於機場地處德國國內邊界,因此來自呂貝克的這些非武裝飛機根據四國公約可以穿越東德領空。而飛機在從東部進行降落時,因穿越東德邊境而需要進行局部迅速左轉。在約50年的時間內,呂貝克機場共進行至少了10萬架次,甚至多達20萬架次的靶機飛行操作。此後這些靶機的起降已被轉移至東弗里斯蘭(德語:Ostfriesland)的基爾、霍恩和維特蒙德。原部署於呂貝克的PC-9教練機如今在基爾繼續服役,並根據服務協定為德國陸軍和空軍提供低空、慢速的靶機飛行。
1987年5月31日,由包機公司“空中旅遊”(Travel Air)執飛的一架塞斯納獎狀1型(德語:Cessna Citation I)商務噴射機在從科隆/波恩機場飛至呂貝克機場時墜毀,時任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州長的烏韋·巴舍爾(德語:Uwe Barschel)當時也在機上。飛機在夜間23時因惡劣天氣而著陸失敗後衝出跑道,機體隨即斷裂並燃燒。在飛機低飛的過程中還與歸航台的天線桅桿發生了碰撞,碰撞的地點位於機場鐵路線以東數米,距離西端的07號跑道起點不遠。在墜毀時呂貝克機場仍未裝備儀表著陸系統,飛機使用的是自身的雷達監測或飛行指引。當時的呂貝克飛行總監則表示,機場塔台無權對州政府專機進行空中交通管制。烏韋·巴舍爾在事故中身受重傷,其保鏢在隨後不久死亡,而兩名飛行員則在撞擊中喪生。
兩德統一後
在1990年兩德統一後,呂貝克機場主要由包機航空公司使用,並於1997年新建了一座到達航站樓。
愛爾蘭籍廉價航空公司瑞安航空自2000年開始在呂貝克機場開設航班飛往倫敦-斯坦斯特德。由於鄰近德國1號高速公路,該機場已迅速發展成為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州最大的客運機場以及漢堡都會區內僅次於漢堡機場的第二大機場。又因與德國20號高速公路的便利連線,機場的覆蓋範圍也擴展至與之相鄰的梅克倫堡-前波莫瑞西部和下薩克森北部地區。
2005年,呂貝克市將呂貝克機場的大多數股份售予紐西蘭公司英孚蘭特(德語:Infratil),以期對機場進行擴建。瑞安航空則宣布計畫建立其在德國的第二座基地,同時部署4架波音737,並希望自2006年起每天在呂貝克機場起降42個航班往返於歐洲13個不同的航點。然而在環保團體德國自然保護聯盟及德國環境與自然保護聯盟的推動下,什勒斯維希高級行政法院於2005年7月對機場作出了違反歐盟相關法令的裁決,航班的擴展計畫受到了質疑。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州政府隨即將機場緊鄰的地區向歐盟提請申報歐洲自然棲息地(德語:Richtlinie 92/43/EWG (Fauna-Flora-Habitat-Richtlinie))保護區。
英孚蘭特於2006年對機場的擴建提出了新的概念。在此概念中,應將現有涉及起飛中止線部分的跑道範圍延長120米,同時跑道的另一端則應加寬90米,從而形成一個轉向區域,可使飛機快速掉頭並快速離開跑道。舊的計畫因未能通過在2005年的法院審批程式而被英孚蘭特摒棄[10]。
隨著德國207號國道(德語:Bundesstraße 207)北段的建成通車,機場在2007年12月也獲得了一個新的出入口(呂貝克南/機場),從德國20號高速公路可直接接入機場,從漢堡方向過來的行車時間比經德國1號高速公路明顯降低。
2008年1月底,機場和環保團體宣布雙方已達成調解協定,當中包括成立一個基金會以保護機場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此外,機場還修改了其規劃申請中違背自然保護的幾點條款。要穿過自然保護區的新建滑行道方案被取消,靠近自然保護區的停車場也被轉移至較不敏感的地區。
2008年2月6日,一個由呂貝克的組織和機構的代表團出席了機場規劃申請的修改討論。新的規劃包括將跑道西端的延長方案從69米擴展為最多120米;跑道東端延長90米及增設轉向區域,並滿足第二類儀表降落系統要求;新建一座航站樓以及一座可容納10架飛機的停機坪。當局表示將最快於1年內完成其審批程式。然而至2009年10月底,由於呂貝克機場疲軟的運營表現未能符合其預期,英孚蘭特宣布撤資。交還股份後,漢薩同盟城市呂貝克如今已成為呂貝克機場有限公司唯一的股東[11]。在此背景下,呂貝克市議會在2009年10月及11月的全體會議上高票否決了繼續為機場提供財政支持,若機場在2010年2月前無法尋求到新的投資者。在超過5.6萬名呂貝克市民於2010年1月底聯名簽署了一份請願書後,市議會遂同意確保機場的財政安全至同年10月底。隨後在2010年4月25日,市議會的多數派因應市民的請願而承諾將持續保留呂貝克機場。因此截至2012年底,機場已安全實現持續運營,為進一步尋找投資者創造了一個更大的時間視窗。
中國經營時代
2014年8月1日下午14點,普仁德國有限公司(隸屬於中國普仁集團)完成各項資產收購手續,正式接管呂貝克-布蘭肯湖機場。使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呂貝克機場開啟了中國經營時代。駐漢堡總領事楊惠群出席交接儀式並致辭。中國普仁集團董事長陳永強、呂貝克市市長薩克瑟(Bernd Saxe)、Lauenburg市市長蒂德(Andreas Thiede)、破產管理人潘能(Klaus Pannen)以及石荷州議會、呂貝克市議會的部分議員等近200名嘉賓出席了交接儀式。北德電視台(NDR)、n-tv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到場採訪。
接管企業:中國普仁集團
中國普仁集團,中國普仁集團成立於2006年, 註冊資金為70億港幣。集團主要投資方向包括醫療、金融、民用航空、文化傳媒及新能源開發等。在國內成功運作項目包括:普仁霍州人民醫院、普仁揚州國際醫院、普仁鹽城婦嬰國際醫院等。
在投資理念和集團運營上,普仁集團始終秉承其“普惠眾生、仁愛天下”的企業核心。“普惠眾生”——即作為一個投資性企業集團,普仁集團投資的任何產業,都是與民生息息相關,都會以回饋社會和大眾為最終目標;“仁愛天下”——即作為一個多元化企業集團,普仁集團在對待合作夥伴、建設項目及自身員工上,始終秉持“尊重、關愛、包容”的原則。
機場未來發展規劃
對於接管之後的呂貝克機場,普仁集團是有著長期的發展規劃。為實現呂貝克機場的二次振興,普仁集團將從基礎設施擴建、業務拓展兩個方面進行入手。
基礎設施擴建工程包括:
1、 將原有機場跑道翻新擴建、使其長度延伸至3000米
2、 翻修擴建機場航站樓
3、 增加機場場道保證車、航空器保障車輛、旅客服務車輛的專業化配置,使其達
到767飛機的保障等級
4、 完善機場FBO、FFS、MRO三大服務保障體系
業務拓展包括:
1、 增加周邊地區航向
2、 大力開展與中國空中運輸及相關的業務合作,借力中國繁榮市場經濟拉
動呂貝克發展
3、 加強物流、包機等空中運輸相關業務的拓展
4、 開發呂貝克機場輻射區的商貿業務往來
5、 開展飛行培訓業務
最終呂貝克機場將被打造成為——“年吞吐量300萬人次的複合功能型的航空中心”。相信在普仁集團的努力下,呂貝克機場在不久的將來必定實現第二次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