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氏藍帶蚊
- 拉丁學名:Uranotaenia lui (Lien,1968)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綱: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雙翅目
- 亞目:長角亞目
- 科:蚊科
- 亞科:庫蚊亞科
- 屬:藍帶蚊屬
- 亞屬:偽費蚊亞屬
- 種:呂氏藍帶蚊
- 分布區域:台灣宜蘭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鑑別特徵 成蚊胸側板一致棕黃色,與中胸盾片差別不鮮明;前胸前背片無鱗,中胸腹側板具閃光鱗簇;翅前叉室與後叉室約等長。幼蟲頭毛1-C纖細,5-C為細單枝,6-C分1-3枝;胸毛3、4、14-P均為單枝;櫛板齒無基側刺;尾鞍完全。
形態描述
雌蚊頭:頭頂部具淺棕色平覆鱗,近眼緣者色稍淺淡,但並不形成明顯的眶線;豎叉鱗淡黃色,較多,散生於背面。眼間鬃1根,眼鬃5或6根。觸角梗節深棕色,側緣色稍淺淡,其鞭節約為喙長的1.4。觸鬚約為喙長的 0.14,與觸角鞭節1約等長。喙約為前股節長的0.8,胸:前胸前背片光裸,後背片具2或3枚淺灰透明鱗片,其上后角具1根鬃。前胸側板無鱗,具3-4根長鬃及1-2根細短鬃。中胸盾片棕黃色,覆蓋棕灰色細彎鱗。小盾片覆棕灰色鱗片。胸側板一致淺棕黃色,較中胸盾片略淺淡。具氣門鬃1根。中胸腹側板上部具不明顯的淺棕色透明鱗片簇,上後緣具鬃10-11根。中胸後側片上部無鱗,僅具細鬃3-4根。翅:翅鱗深棕色,前叉室約為縱脈2乾的0.73,與後叉室約等長。足:各足基節具淺棕色鱗簇,其中以前足最顯著;股節背面深棕,腹面棕灰色;後足跗節1約為脛節長的1. 1。腹:各腹節背板黃褐色,腹板顏色略淺淡。
雄蚊外形與雌蚊相似。尾器:腹節Ⅸ背板端部寬圓,近中線兩側各具亞端毛3-4根,基部中央凹陷較淺而闊。腹節X背板發達,端緣兩側呈圓弧形凸出,但並不超越腹節1X背板的端緣線。抱肢基節背基內葉具1根粗長的端背鬃、3根亞端背鬃及4-5根細剛毛;端腹緣具1根粗長鬃及3-4根細剛毛。抱肢端節近端部微彎,尖削,具一指爪。陽莖側板由較粗的背橋和狹窄的腹橋連線,每側板具一個粗短的背中齒及3個端腹齒,第1個端腹齒最短,第3個端腹齒粗長,肛側片各具肛毛1根。
幼蟲頭:淺棕色。觸角深棕色,近中部表面具微刺,觸角毛1-A分2-3枝。頭毛1-C纖細;4-C具11-14芒狀枝;5-C單枝,較6-C為長;6-C單枝或分2-3枝;7-C分10-12芒狀枝;11-C為細單枝;頦每側具7-8個齒。胸:前胸毛1-6-P單枝;7-P單枝或分2枝;14-P為細單枝。中胸毛6-M單枝,8、9-M分3枝,
雙翅目 蚊科(上) 庫蚊亞科 529
均芒狀。後胸毛1-T細小,分3枝;7-T具5-7芒狀枝;9-T具4芒狀枝;13-T細小多枝。腹:腹毛6-Ⅲ-Ⅵ單芒枝,6-Ⅲ約為6-Ⅱ長度的0.75; 1、2-Ⅷ細小,分2-3枝,其基部無角化區;3-Ⅷ具4-5粗芒枝;腹節Ⅷ櫛板後緣具櫛齒8-10個,各齒側端緣均具細繸。呼吸管指數2.0-2.5,梳齒12或13個,1-S具4-5芒狀枝,位於末個梳齒附近。尾鞍完全圍腹節X,端緣有少數微刺;腹毛1-X短小,常分3短枝;2-x分色技,3-X單枝,4a-d-X分別具4-5、2、2、2分枝,4e-X為纖細的單枝,其長度不及4a-d-x的0.1。肛鰓較尾鞍為短。
生活習性
幼蟲僅發現孳生於樹洞中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台灣,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