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選注

呂氏春秋選注

《呂氏春秋選注》是現代王范之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氏春秋選注
  • 作者:王范之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008807 
  • 類別:哲學
  • 創作年代:現代
內容簡介,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部分注釋了《呂氏春秋》。該書作者從《呂氏春秋》160篇文章當中選出有代表性的文章26篇,分別加以注釋。每篇文章前均冠說明,辯說其主要思想內容,然後依次是文章、注釋和白話譯文。《呂氏春秋》是秦相呂不韋召集門下賓客輯合百家九流之說而編寫成的。成書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39年左右。《呂氏春秋》分八覽、六論、十二紀。現在的形式,是十二紀在前,八覽居中,六論置於最後。這種編次是古本舊式。十二紀是全書大旨所在,是《呂氏春秋》一個重要部分,每紀都是五篇,共六十篇。八覽,每覽應是八篇,今《有始覽》只七篇,凡六十三篇,顯然脫去一篇。六論,每論都是六篇,凡三十六篇。總計全書,共一百六十篇。從形式上看,紀、覽、論篇數都有一定,十分整齊。從內容的編排上看,也自成體系,但同時卻保存著原本分歧的各派學說而不加以齊同。《呂氏春秋》中保存有反對墨子的學說,也保存墨子的學說。《呂氏春秋》中收錄了法家學說,也收錄了反對法家的文章。名家學說只見《去宥》、《去尤》、《正名》三篇。在《呂氏春秋》里,儒家僅決於道家。書中收錄了儒家各宗各派的學說,同時也收錄了反對儒家的學說。《呂氏春秋》里保存的道家學說,在各家中要算第一位。其中以《莊子》為最多。《呂氏春秋》輯合百家學說,並不是割裂百家,打亂百家的學說體系,任憑自己來折衷齊合,而是以道家為主,儒家為輔,兼收並畜,因此保存了各家之間顯然相非的學說。雖然如此,《呂氏春秋》的編著還是遵循著呂不韋的用心,通過各家各派的言論,貫徹了他的政治意圖和主張。總而言之,呂氏著書,一方面是為了鞏固和發展呂氏的利益,另一方面是受著天下統一這個大趨勢、大潮流的刺激。在選文上,作者堅持的標準是:如果說同義近,則只取其思想突出、意義完整或較有代表性者,而略去他篇,如《去尤》、《去宥》只選譬《去尤》;《正名》、《審分》、《審應》則選《正名》。某些已不存在的特有學說,亦同此例。雖為至今不存的某家特有學說,但意義不大,不選入。有的看來意義積極,但說得不明確,很難定作者的思想界線,不選入。有的文中部分意義可采,而說亦詳見它篇,此全篇重心又不外是通常的統治階級的統治觀點的重複,也不選入。在注釋上,一般說無分歧,不須辨別討論的,一律從簡。凡較難字義,語意特殊,不作通常講法的,都引訓解根據,以便讀者尋檢。注中採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但不是一概依照,而是有選擇也有考辨,其間也有很多作者的個人見解。該書內容充實、注釋嚴謹,譯文穩妥可靠。可供中國哲學的研究人員及高等院校文科師生、廣大中青年讀者參考。

出版信息

中華書局1981年8月第1版,15.5萬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