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柏源

呂柏源引,廣東惠陽人,僑眷,1966年畢業於華南工學院橡膠機械設計專業。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研究所所長、聯合招收博土生導師,兼任中國科學研究院科學經濟研究所特邀研究員、中國橡膠學會橡機學組委員、中國機電招標中心評標專家、《橡膠技術與裝備》編委會副主任委員、青島科學學會副理事長、青島海外交流協會理事及山東省第七屆政協委員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柏源
  • 出生地:廣東惠陽
  • 職業: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 畢業院校:華南工學院
人物特寫,學生敬仰的教授,教學的投入,體化的開拓者,獲得美國發明專利,化院現象,企業高校,社會兼職,主要成就,著作,成就,科研成果,獲獎榮譽,人物評價,

人物特寫

2003年11月,中國橡膠協會技術經濟研討會上,一位儀態優雅的學者正在向與會的專家教授們侃侃而談,不時博得陣陣掌聲。他就是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呂柏源先生。
呂柏源教授呂柏源教授
走進課堂,他是一位學生敬仰的教授,他精湛的教學藝術培育了成百上千的機械領域精英;走進實驗室,他是一位成就卓越的科學家,十幾年來,他的科研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省、市等各級獎勵幾十次;走進企業,他又是一個資本家,他把它的科研成果不斷推向市場,先後創造經濟效益幾千萬元。

學生敬仰的教授

走進課堂,他是學生敬仰的教授,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培育了成百上千的高分子加工機械領域的精英。呂柏源教授在青島科技大學任教以來,幾十年如一日的勤奮努力與治學嚴謹的作風贏得了很高的讚譽。他的學生這樣評價他:呂老師是一個治學嚴謹、令人尊敬、待人可親的長者。說到治學嚴謹,他的研究生告訴我們,每到要寫他的論文時,心裡總是很緊張,因為呂老師對他們的論文要求總是特別高,不論從論文的選題上,還是從語言的遣詞造句上,對每一個環節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就要返工。說到讓人尊敬,他的研究生設計的每一台機器的圖紙都有好幾百張,呂老師總是對每個數據、每一條線進行檢查,提出修改意見,往往是每一張圖紙上都畫滿了紅紅的批改意見。呂老師要求學生在做每一張圖紙的時候,不僅要在數據上具有科學性,還要在形式上具有美感。

教學的投入

為了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呂教授特別注重對教學的投入,他對指導的每一位研究生基本上都要拿出三萬元到五萬元的科研經費來支持他們開展創新性研究,並自籌上百萬元經費裝備實驗室,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實驗條件。由於他的精心指導和創造的良好研究條件,使他所指導的研究生撰寫的畢業論文受到了專家的高度評價,認為這些論文都有新的觀點、新的方法,並對工程實踐具有指導意義。從1992年以來,他指導的研究生已有5人次獲國家專利;他指導的博士生,由於在密煉機方面的突出成就而獲得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由他培養的許多學生已在全國各地成為業界的精英。

體化的開拓者

1985年,呂柏源就任青島化工學院(現青島科技大學)科研處處長。時年43歲的他面對自己的新崗位,反覆地思考,高校科技工作應該走向何方?高校科技工作如何面對市場?……在我國市場經濟尚在萌芽之中時,科技工作面向市場引起了軒然大波,質疑的聲音不絕於耳:大學老師的天職是教學科研,怎能去經商,整天和企業打交道?
善於創新的呂柏源以行動回應質疑。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他就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溫控裝置推向了企業,這一嘗試獲得了巨大成功。至今,他已為全國提供了200餘台熱水循環溫控裝置,直接經濟效益近千萬元。多年來,他帶領他的同事們成功地探索出了高校科研“從企業中來,到企業中去”的模式。呂柏源教授善於從企業中尋找課題和研究項目,在對橡膠輪胎工廠的考察中,他發現輪胎定型硫化機鋼材耗量太大,每台高達60噸。

獲得美國發明專利

為此,他研製了一種新型輪胎定型硫化機,克服了以往的缺點,使輪胎定型硫化機鋼材耗量降低到30噸(節省鋼材50%),同時比液壓硫化機每台價格便宜近百萬元,生產的輪胎質量更高而運行成本更低。這一技術的出現在全行業引起了極大震動。面對橡膠廠的關鍵設備---冷餵料擠出機存在的技術問題,1996年呂柏源教授研究出了“螺旋嚙合餵料裝置及方法”,這一新的技術和方法不僅成功地解決了擠出過程的穩定性問題以及長期以來未能解決的旁壓輥的漏膠問題和餵料裝置的可靠性問題,而且使擠出機生產效率提高約20%,同比降低能耗15%。這項技術於1999年獲得我國國家發明專利,並於2002年獲得了美國發明專利,這是青島市第一次獲得美國發明專利。

化院現象

青島科技大學靠改革創新創出了讓全國都矚目的“化院現象”,各項工作都走在了前列。“八五”以來,學校獲科技成果獎150餘項,省部級以上獎72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四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據國家教委科技發展中心《關於下達〈全國高校1991-1993年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獲獎情況〉的通知》公布的數字,青島科技大學分別列全國高校第38位和第58位。據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普通高等學校獲國家科技成果三大獎排行榜》(1997-1999)公布的數字,青島科技大學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在全國1000餘所高校中名列第5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名列第74位。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彙編》統計的數字,在山東省63所高校中,青島科技大學位居資助數量第3位,居省屬高校第1位。

企業高校

科技工作突飛猛進的背後,是“企業+高校”的聯合合作模式的推動。在呂柏源教授任科研處長期間,他特彆強調高校科研應當緊緊圍繞地方經濟建設需要,把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化和套用開發研究作為科技工作的重點。他的這一思路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在學校黨委的有力推動下,青島科大先後與中聯橡膠總公司、青島海爾集團、齊魯石化總公司等近300家中外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真正實現了優勢互補、互惠互利,使科技成果在合理的軌道上順利得以轉化,先後為齊魯石化、頤中集團、萊鋼集團、勝利油田、煙臺萬華集團等解決了大量的生產技術問題。在“企業-高校-企業”的科研過程中,高校教師得到了科研課題,獲得了科研經費;企業則解決了技術難題,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雖然呂柏源不承認自己在青島科技大學產學研一體化成就中有什麼作為,但很多老師都認為他在科研處長職位時的改革是“青島科技大學現象”的原始推動力。

社會兼職

他還受聘擔任中國橡膠協會技術經濟委員會、中國橡膠學會橡機學組成員、《中國橡膠》專家組專家、全國橡塑信息中心資深顧問、《橡塑技術與裝備》編委會副主任委員、全國橡塑設計技術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主要成就

著作

在科研工作中先後獲得各級科技成果二十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化工部科技進步獎和青島市科技進步獎各一項;申請並受理的國家知識產權局、美國與德國專利局總計專利28項,已獲得專利權13項,其中獲得發明專利權4項(含美國發明專利一項);出版專著5冊;發表學術論文110餘篇。
目前正在研究和轉化專利技術8項,其中:《電動螺旋輪胎定型硫化機》、《注射法製造輪胎技術與全套設備》、《注射法生產預硫化翻胎胎面技術與全套設備》、《一步法注射成型輪胎膠囊硫化機》、《製造實心輪胎新方法新技術》以及《油田螺桿泵橡膠定子生產新技術與新設備》等。

成就

呂柏源教授的名氣集中在他的科研領域,他在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領域的成績令人矚目。他是一個孜孜不倦的思考者和探索者。他擔任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研究所所長,是校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學科的學術帶頭人,該學科多年來一直在全國同類院校中處於前列。他每年都有重要的新成果問世。尤其令同行佩服的是,呂柏源教授的所有成果幾乎都是原創性的成果,有的甚至是他思考了30年後才提出的。他在研究橡膠工業中使用的“執水循環溫控裝置”時,廢寢忘食、通宵達旦、輾轉南北,整整歷經12年,終於將自己的科研成果成功地推廣到全國20多個省市的50多個製造廠和橡膠廠。呂柏源教授又在社會上得到1000多萬元的風險科研投資經費,使其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電動螺旋輪胎定型硫化機”、“油田螺桿泵橡膠定子一步法注射成型技術及成套設備”以及“螺旋嚙合冷餵料擠出機”等專利一項又一項地推向社會並轉化成生產力。

科研成果

至今,呂柏源教授已申請國家專利和國際專利20餘項,獲國家和國際專利權12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他仍承擔著國家經貿委下達的國家“十五”重大攻關項目“膠囊注射成型機研製”和其他研究項目近10項。他新近撰寫的《橡膠機械行業面臨的挑戰》和《國內外橡塑機械發展動向》等學術論文在行業中引起很大反響,有些企業把這些文章直接運用到企業的管理和決策中。

獲獎榮譽

由於呂柏源教授的貢獻,他先後被授予青島市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化工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化工跨世紀優秀拔尖人才、全國化工勞動模範、山東省人民政府突出貢獻獎、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同時還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的課題組研製出了我國第一台冷餵料擠出實驗台,其他幾項在橡膠機械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分別獲得了化工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第八屆全國發明金牌獎和山東省“十佳”專利獎等獎項。

人物評價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一個人不可能有兩次青春。有人說,過了60歲,一個人就很難再有激情和夢想。
但是,年逾花甲的呂柏源教授卻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雄心依舊。他表示,今後他將集中精力去進行“第二次科技創業”,爭取每年開發出1~2項新技術,爭取有2~3項成果達到獲得國家技術發明和技術進步獎的水平,並且使所有的新成果成功套用於生產一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在不斷突破中追尋自己的人生樂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