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國史通論》是呂思勉先生的史著之一,張耕華編,中華書局2021年7月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思勉國史通論
- 作者:呂思勉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21年7月
- 定價:32 元
- ISBN:9787101152340
- 編者:張耕華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按時代順序,系統呈現國學大師呂思勉的史論、史評精華,可以說是一部寫給國人的歷史通識課。全書既有對中國文化的總體性的論述,也有對具體史事、人物的評說。呂先生那些引古鑒今的論說,既在簡要的論述中讓人了解到深刻而真切的史識,也為讀者思考、研究國史提供了豐富的思考空間。
作品目錄
前言
第一章史前時代: 論大同之世
一 部落時代
氏族、部落與部族
女系不等於女權
同姓不婚的理由
古代姓氏之別
二 世運之變
德號與地號
從漁獵到農耕
農業演進之證
論大同之世
釋“並耕而食,饔飡而治”
炎、黃之際為世運一大變
政治的兩種屬性
第二章上古三代: 論封建之世
一 夏商周之更迭
夏的西遷
殷兄弟相及
諒陰系殷之成法
桀紂惡政多附會
西周盛衰的大勢
平王東遷之失策
二 宗法與封建
先部族後封建
何謂封建
宗法與封建
宗與族及孝
“興滅國、繼絕世”
封建精神
古代之民主政體
論共和行政
三 古代的城與國
城與郭
城名與國名
“國”之古義
國人與野人
寓兵於農,非農人當兵
奴婢不作生產主力
言中國奴隸社會證據多不確實
第三章列國時代: 春秋戰國一大變
一 封建社會何以崩壞
南北之爭不如東西之爭為烈
古漢族之實力
緣邊諸國興盛之由
東、西周形勢之異
古之“中原”
論晉國之分
論吳越之興
封建社會何以崩壞
春秋戰國一大變
二 古代的制度
古非“兵農合一”
車戰與騎戰
山戎與騎寇
稅、賦、役
法與俗
“國學”和“鄉學”
古代學校重在教化
教育偏重人倫不算錯
三 王、君、臣、民之古義
“王”與“君”
“臣”與“民”
列國時代無平民革命
民無忠君義務
天下與國家不分
“家”之古義
國人愛家太甚
小家庭能否與現代生活相適應
四 先秦學術之缺點
世臣世祿卒為游談之士取代
先秦學術興盛之原因
先秦諸子可分家不可分人
儒家政治思想的缺點
法家的長處與短處
“法自然”與“自貴近始”
為政之道不能廢督責
諸子主張都不適用
齊一眾論為晚周秦漢人所同欲
古代政治思想未及根本問題
第四章秦代: 帝政成功,君政廢墜
一 秦是新進的野蠻國家
秦是新進文明的野蠻國家
秦統一的原因
秦何以強
秦政行之過急
秦始皇之“無道”
“政教合一,官師不分”
法家之學與秦之興亡
秦始皇並非不用儒
二 君政廢墜是政治的退化
統一雖好但聯結方法不佳
帝政成功,君政廢墜
君政廢墜是政治的退化
官僚階級的興起
官之利害恆與民相背
官僚階級是社會發展的大敵
三 論秦史的真偽
論秦的法律
論呂不韋
論李斯
二世篡位非為事實
論長城
以畜牧衛長城
第五章兩漢時代: 治天下、安天下與讓天下安
一 漢初君臣均是無賴
論劉、項成敗
漢初君臣均是無賴
漢以後人人可登帝位
漢世封建的反動
內爭未有不召外侮
秦漢時天下大勢在東方
二 無為即放任
論無為為治
無為即放任
中國政治的消極性
漢人稱頌文景頗過其實
漢時農民負擔仍重
漢時錢貴
漢時刻剝其民為史所不詳者多
呂后事非實錄
三 西漢盛世之真相
西漢盛世之真相
武帝用兵不經濟
武帝對外多出侈心
武帝專用椒房之親
漢世尚武之風
調發與謫發
守邊與實邊
漢對西域控制不可高估
使臣圖自利
四 漢世非真崇儒
儒學之興時代為之
武帝崇儒僅重表面
崇儒非便於專制
黃霸偽飾
元帝不察名實
成帝“愚無知”
蕭望之論匈奴朝儀
古代對外不爭禮儀
五 社會演進誤入歧途
西漢官天下之議
漢代改革議論
王莽的失敗實是先秦以來談社會改革的共同失敗
“治天下”與“安天下”
社會演進誤入歧途
對內無進化,對外不進取
漢以後社會活力大減
政治上的放任主義
六 後漢國力遠不如前漢
後漢國力遠不如前漢
光武廢民兵
嚴以察吏,寬以馭民
論漢之黨錮
後漢的宦官
後漢的外戚
宗室與外戚
七 相權移於尚書為官制一大變131
秦漢官制
知嗇夫而不知有郡縣
霍光秉政,相權移於尚書
論刺史
漢末選舉之弊
才不中器
秦漢的司法問題
八 漢世學風止於紙上
漢代牧畜最盛
漢時當有券據之類用於大宗交易
漢世學風之變
學術止於紙上
讖緯起而民視民聽之義漸泯
漢世婚姻尚重本人之意
第六章三國時代: 漢魏為民族盛衰之大界
一 統一之世何以走向分裂
後漢的羌亂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三國時代的新變化
山越多避亂入山之漢人
三國分裂的心理因素
漢魏之際為民族盛衰之大界
歷史三大界
二 三國人物之品鑑
為魏武帝辯誣
開國君主須文武兼資
孫權等早有自立野心
孫吳何以都南京
劉備心計太工
評陳壽論諸葛亮
魏延有將略
論司馬懿
三 三國史事之考辨
兩漢三國時史所傳惟一大綱
攻心攻城,不中情實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
用法最忌於正式機關外別立機關
巧制奇器與工業進化無關
第七章晉南北朝時代: 內重與外重
一 中西歷史走入相異之路
中西歷史走入相異之路
晉南北朝非黑暗時代
晉南北朝四大成就
東晉建國之由
東晉南朝以荊襄為命脈
晉初之亂出自諸王出鎮
二 晉南朝何以不能恢復北土
評“徙戎論”
晉時外患內亂相雜
內亂的兩種影響
晉南朝何以不能恢復北土
異族為兵之後果
晉南遷貴族蟠據政治之害
南北兵爭至宋末而形勢一變
三 陳武帝是君王中的真英雄
釋“何不食肉糜”
評孝文帝
論劉裕
陳武帝與宋武帝
論梁武帝
朝代革易之外入者與內出者
內重與外重
四 魏晉後的學術轉向
論九品中正
晉立國子學
魏晉後學術轉向
儒、釋、道三教混同
佛教一統
國人最講現實
南北農業水平之差異
第八章隋唐五代: 風俗侈靡之世
一 論隋唐制度
論隋文帝
隋律也有退步處
科舉初興並無深意
制度變遷浸失初意
不待教而民自勵於學
科舉之弊之由來
唐時求官者眾
唐時議科舉改革
衡鑑與考課
二 漢唐不可相提並論
晉唐封建之異
漢唐武功之異
論兵力唐遠不及漢
唐開邊不已,國力日衰
唐因黷武而自敝
東西民族動息之交替在唐世
三 唐朝諸帝均不過中材
唐高祖曾稱臣突厥
唐太宗不過中材
史書書貞觀頗過其實
評武后
中宗昏愚古今罕見
論玄宗朝
四 唐之痼疾在宦官
統一之道,在防邦畿千里之國再起
安史之亂之根源
唐代藩鎮之弊
釋“守在四夷”
唐府兵恐不足大用
史載郭、李戰績皆不可靠
唐中葉後痼疾在宦官
五 隋唐制度之變遷
相權之變遷
內官日輕,外官日重
用人之重內輕外
舉官之制隋唐一大變
地方自治之廢
隋唐稅法一大變
溫和之平均地權政策至唐告終
禁析籍非為風教計
六 唐末之亂皆全社會所造之惡業
隋唐五代為風俗侈靡之世
侈居侈衣,侈食最下
懿宗荒淫
黃巢之亂皆全社會所造之惡業
論梁太祖
五代諸帝所求唯身登九五
論後唐莊宗
南國君臣皆溺於晏安
第九章宋遼金元時代: 文明民族何以見陵於野蠻民族
一 論宋之改革
宋太祖與周世宗對外之異
宋政治防弊太甚
宋初政策的利弊
論王安石變法
青苗法行之一處有效,行之他處未必也有效
本欲變學究為秀才,不料變秀才為學究
改革不能寄希望於帝王
改人心與改制度
二 論宋之官制與兵制
宋代的官制
論元豐新制
論宋之募兵
保甲法與弓箭社
南宋四大將不減唐之藩鎮
《宋史》記戰績多有誇大
論宋金和議
宋以後外交失敗之由
三 宋儒不宜做政治事業
宋朝的士風
宋儒不宜做政治事業
思想家太重均貧富
宋有真黨爭
黨爭之弊
書院的價值
公立與私立
宋之學潮
四 民生窮苦古今一轍
宋代的民窮財盡
“支移”和“折變”
民生窮苦古今一轍
歷來都是農民困苦而商業活躍
由末返本之難
論入中入邊之法
宋時的惡幣
五 征服與被征服
地理條件與民族關係
蒙古高原的部族較西域諸國為強
歷史上的三批北族
征服與被征服
文明民族何以見陵於野蠻民族
君子道長,小人道消
六 入侵民族治法各有不同
兵備廢弛與外族入侵
入侵民族對漢人態度各有不同
金世宗惓惓於女真舊俗
金速亡之由
元統治者始終不懂中國政治
論行省制度
蒙人入中國者之腐化
第十章明清時代: 治天下不可以有私心
一 明政治坏於廢宰相
明太祖私心太重
明政治坏於廢宰相
治天下不可以有私心
明太祖何以建都南京
明邊防坏於成祖
武宗系紈絝子弟
明帝多荒淫昏憒
思宗煤山殉國或為失計
二 盛世與國民自助力
論清之武功
康乾盛世與國民自助力
論清朝諸帝
肅順於清中興有功
明之賦役
“永不加賦”之真相
後世惠民之政漢時多已有
三 君主不代表人民的利益
開明專制行不通
君主並不代表人民的利益
雖有革命政體仍歸君主專制
歷代政治陳陳相因
論明清科舉制
科舉與考試不可混為一談
考試不可偏廢
廢科舉與裁胥吏
四 西力東侵引發文化大變
論鄭和下南洋
民族拓殖南進優於北進
漢族的對外拓殖
西力東侵引發文化大變
西力東漸正值清之中衰
中外交涉失敗之根源
嶺南官吏貪黷者多
五口通商後的對外交涉
五 唯豫兵於民可救兵制之弊
明衛所武力不持久
兵當豫之於民
獎勵民間多存軍械
明代南北民氣之強弱
明以後官俸太薄
論恤刑之法
社會制裁與勸民息訟
六 廣田自荒最易招外侮
“不求變俗”與領事裁判權
屬地與羈縻之政
改藩屬為聯邦
歷代疆域雖廣而多非實際占領
廣田自荒,啟戎心而招外侮
清季移民關東日眾
七 明清之際的思想變化
明末清初的思想變化
評顧亭林《封建論》
評顧亭林《郡縣論》
黃梨洲論建都之地
都邑選擇當首重社會風紀
清代漢學的價值
附錄讀史須知
一 為學當去名利之念
歷史是維新佐證不是守舊護符
對現狀的不滿是治學的真動機
學者當有己飢己溺之懷
真學者當去名利之念
為學之事與利祿之念最不相容
二 借歷史倡愛國亦有弊
學問只分真偽
治學不可有“國拘”
借歷史以愛國不可用之太過
鑒史不可執陳方以醫新病
三 學問在空間不在紙上
學問在空間不在紙上
讀書與觀察現狀
唯設身處地才有真了解
求狀況與求事實
為學貴在見人之所不見
四 先讀科學書,後讀古書
先讀科學書,後讀古書
初學之書不在多
精研與博涉
讀自己所好之書
不能唯讀一種書
讀書當從多方面領略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等。江蘇武進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史學名家。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其治學涉及史學、文學、經學、文字學、文化思想、民族學等多個領域。其著述規模恢宏,博通周贍,既注重考據,又能融會貫通,素為學術界所推重, 對中國現代史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而巨大的貢獻。
張耕華,1952 年生,浙江鄞縣人。歷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史學理論、史學史和中國古代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近年來致力於呂思勉遺著等的整理工作,已編輯出版呂思勉文集十餘種。主要著作有《人類的祥瑞——呂思勉傳》《史學大師——呂思勉》《歷史哲學引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