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吉,博士生導師,中國宗教學會顧問。從事宗教學原理研究,代表著《宗教學通論》、《西方宗教學說史》、《宗教學通論新編》、《洛克物性理論研究》等,主編《中國各民族原始宗教資料彙編》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大吉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四川達縣滴河鄉
- 出生日期:1931年9月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性別:男
人物簡介,簡介,實踐,人物經歷,大學之路,大學學習,授課,宗教學,工作,成就,影響,晚年生活,
人物簡介
簡介
實踐
歷史學家范文瀾那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字空”的名言影響了中國社科院一代學人。世界宗教所呂大吉研究員就是這句名言的忠實踐行者。
人物經歷
大學之路
1949年家鄉解放時他考入川北人民革命大學,參加過土改運動,做過川北行署財政廳秘書和西南軍政委員會紡織工業管理局秘書。
1953年5月,為實行第一個“五年計畫”,全國選拔了一批文化素質好的幹部補習功課,準備考大學。由於呂大吉文化基礎比較好,他在上海復旦大學補習後考進了北京大學哲學系。
大學學習
院系調整後,當時全國只剩下一個哲學系,全國的哲學名師都集中到了北京大學。金岳霖當時擔任系主任,賀麟、馮友蘭、張岱年、洪謙、張世英、任華等名師分別擔任各門課程。那是北大哲學系的黃金時代,呂大吉為自己有幸成為全國院系調整後的第一屆哲學系學生而慶幸。聽名師講課,是一種心靈的享受。而那時的所有名師都為本科生開課。金岳霖教授平時不會應酬,生活上的事自己說不清楚,常常鬧笑話,可一站在講台上就判若兩人,平時的口吃結巴都不見了,金先生不依課本或教材,睿智的思想火花不斷閃現,清晰的表述,生動的例證像暢流不息的清泉,飛瀉而下,潺潺不斷。課上一個推理緊接一個推理,講得清清楚楚、頭頭是道,而且金先生的講課還極富啟發性,他一步步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索,一步步進入理性思維的境界。呂大吉從愉快的聽課中感悟到哲學思維的無窮樂趣,感受到精神享受的無限快感。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在眾多名師的薰陶教誨下,呂大吉與許多同學一樣,形成了思辨的頭腦,養成了好學的習慣。
授課
呂大吉1957年畢業後,分配到中央民族學院政治系哲學專業,教授了3年西方哲學史。隨後兩次參加“四清”運動,緊接著又是十年“文革”動亂,正常的教學秩序破壞了,學術研究也無法進行。1975年,林修德、劉仰嶠等同志按鄧小平同志的指示,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搞整頓,各研究所重新開展業務研究,招收新的研究人員。呂大吉在這年夏秋之交來到世界宗教所,從事宗教和無神論研究。
宗教學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之初,“宗教學”這個概念就已被貼上“資產階級偽科學”的標籤,從學術之林掃地出門。隨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宗教學界的思想解放也步步深入,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學術界終於提出了建設和發展“宗教學”的問題。1983年,在福州召開的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會議,決定把研究和編寫《宗教學》一書列為第六個五年計畫期間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並委託呂大吉為這個課題的主持人。與此同時,世界宗教所與北大合作,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宗教學專業,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宗教學術研究和實踐工作的專門人才。當時計畫在北大開設“宗教學原理”和“西方宗教學說史”這兩門全新的基礎理論課程,委託呂大吉擔任主講。受此重任,呂大吉內心壓力很大,我國的宗教學研究已中斷了30多年,長期“左”的思潮的影響,使學科建設上還有許多認識上的混亂,在自己還未完全釐清之時,如何編寫教材,向學生講課呢?呂大吉考慮到,宗教學作為一門獨立的人文學科,是在西方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它在中國雖然還是未被認識和發現的“新”事物,但在西方卻是一門歷史久遠、根基深厚、門戶獨立、名家輩出的顯赫之學,要在中國建設和發展宗教學,決不能脫離這門學問已經走過的歷史軌跡和已經取得的學術成就。
工作
為了廣泛吸收前人的科學成果,作為建設我們自己的宗教學的借鑑,呂大吉比較系統地研究了西方宗教學說的歷史。在研讀中他感到,宗教學的先驅們是把宗教當作人類的一種文化形式,不僅對之進行哲學性的批判,而且還套用比較語言學、文化人類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現象學等多種理論和方法,進行多方位、多層次的比較研究,使光怪陸離、神秘莫測的超自然世界將其本來面目展示在科學理性面前。西方的宗教學說史,本質上是啟蒙思想的發展史;近代西方的比較宗教學則是西方歷史上啟蒙思想發展的產物。由於我國宗教研究在不少領域都未曾問津,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呂大吉決定一邊翻譯引進西方宗教學名著,一邊研究構建我國的宗教學理論體系。呂大吉請在加拿大多倫多進修的朋友在圖書館查找、複印西方宗教學名著,又與何光滬、高師寧、金澤等人翻譯了麥克斯·謬勒等人所著的《宗教學導論》、《宗教的起源與發展》、《比較宗教學史》等40多本宗教學名著,通過對這些著作的翻譯、引進、評介,學術界不僅對西方宗教學的發展脈絡、現狀和趨向有了清晰的認識,認識到了它們的歷史地位和學術價值,也找到了進一步研究的坐標和前進的方向。
成就
在翻譯引進的同時,由呂大吉主編和主筆的《宗教學通論》第一稿於1986年草成。在北京大學宗教學專業講課時,呂大吉不斷聽取、收集學者們的意見,不斷修訂和重寫原來的稿子,歷經各種曲折,前後堅持研究寫作了10年時間。
1989年此書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後好評如潮,
1990年榮獲第四屆中國圖書獎一等獎;
1992年榮獲第一屆國家圖書獎(1980 1992)提名獎;
1992年榮獲我院優秀科研成果著作一等獎;
1999年榮獲第一屆全國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
影響
《宗教學通論》在台灣出版時,當地學界的評論認為,此書堪稱宗教學的中文版科學性論述的開山之作,為宗教學提供了清晰的理論構架和豐富的材料。
1998年,呂大吉根據出版後9年來自己研究的新成果和學科的新發展,對《宗教學通論》從內容到體系結構都進行了大量修改、刪節和補充,更名為《宗教學通論新編》。出版社在介紹中說,《新編》是《宗教學通論》的完善和發展,兩書皆是我國宗教學術界建構框架、填補空白的理論巨著,哺育了一代學人。作者強調以真理為師,博採眾長。作者提出學術需理性,信仰要寬容的原則,對各種形態的宗教進行了實事求是的具體分析和評價。
1994年11月,呂大吉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73萬字的《西方宗教學說史》,他以西方各歷史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及宗教學者對宗教問題所做的一系列理智性、學術性的探討為研究對象,通過大量的思想資料和透闢的理論分析,辨證地揭示了西方種種宗教學說的啟蒙性質、內在邏輯結構及其發生髮展的歷史軌跡,構建起西方宗教學說史的範疇系統和邏輯體系,填補了我國宗教學學科體系的空白,為我國宗教學術研究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2002年呂大吉在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了自己的論文集《從哲學到宗教學》。論文集選輯了他40餘年學術生涯中的近40篇論文。除了早年關於哲學問題的研究論文外,宗教學論文包括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理論與歷史;宗教學理論體系的構建;西方宗教學說史的探索;中國各民族原始宗教的資料建設與學術研究;宗教與文化關係的研究等。
2003年,呂大吉又與中央黨校龔學增、中央民族大學何其敏、魏琪和我院宗教所金澤共同合作,為大專院校學生寫成教材《宗教學綱要》,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晚年生活
呂大吉自1996年退休後,又被單位反聘了7年。他一直堅持學術研究,一直在帶博士生。為了保持健康的身體,他長期堅持洗冷水澡,經常到操場跑步3000米,每周堅持爬香山一至兩次。爬山活動是由呂大吉發起的,由清華、人大、民族大學多位教授組成,大家上山後,一邊登山觀景,一邊談天說地,有時大家還暢談學問,都感到神清氣爽、十分愜意。
在談到如何治學時,呂大吉認為,做學問需要一種艱苦奮進的精神,治學好比修行,是在家裡作修行的“和尚”,沒有自覺地苦修是無法成氣候的。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學者要擺脫世俗利益的誘惑,要看淡功名,只有不懈苦修,執著追求,才能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