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偉(做好事20年)

縣慈善總會的工作人員一直在討論一位神秘人物。他化名“呂偉”,一口氣資助了10個困難學生,但從不曾“露臉”。去年12月4日那天,一直只是通過電話聯繫的好心人直接來到慈善總會的辦公室。原來,他不久前出了車禍,把存有結對孩子銀行賬號的手機弄丟了。為了找回孩子們的銀行賬號,他才第一次“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偉
  • 事跡:做好事20年
  • 事件:資助了10個困難學生
  • 籍貫:新昌
簡介,生平事跡,

簡介

縣慈善總會的工作人員一直在討論一位神秘人物。他化名“呂偉”,一口氣資助了10個困難學生,但從不曾“露臉”。去年12月4日那天,一直只是通過電話聯繫的好心人直接來到慈善總會的辦公室。原來,他不久前出了車禍,把存有結對孩子銀行賬號的手機弄丟了。為了找回孩子們的銀行賬號,他才第一次“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得知呂偉的故事後,記者幾經周折,終於聯繫到了他,但在採訪中,他反覆叮囑:“我做好事不是為了出名,千萬不要透露我的真實姓名。”
父母言傳身教,呂偉耳濡目染學會行善和感恩

生平事跡

呂偉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儘管生活貧苦,但他的父母仍然十分注重對幾個孩子的親職教育。在呂偉的印象中,母親的友好、樂助、孝順,父親的豁達、謙讓、明理,都讓他在耳濡目染中學會了行善和感恩。
上國小的時候,呂偉發現學校附近住著一位老婆婆。他覺得老人孤零零的挺可憐,便趁課餘時間,時不時跑去看看老人,還給她剪指甲。慢慢地,他發現對人友好、尊敬老人、幫助別人就好像已經成了自己一種無法改變的習慣。
成年後,他靠辦茶廠、開飯店、給膠囊廠跑供銷賺到錢後,他開始無償幫助有困難的人。
他化名“呂偉”,1992年起連續做好事20年
或許,不少新昌人對1992年“新昌報”刊登的一則標題為“拔茅敬老院尋找好心人‘呂偉’”的社會新聞還有印象。
當年該敬老院收到了來自“呂偉”的1000元捐款,收信人的地址一欄寫著“人民路5號”。收到捐款後,大家覺得應該謝謝這位好心人,但是大家找了又找,根本找不到這個地址,也找不到“呂偉”這個人。
此後幾年,“呂偉”的愛心捐款依然每年如期而至。找到好心人成了敬老院老人們共同的心愿。當時負責聯繫拔茅片民政工作的民政助理員朱唐仁,也留心著,幫著找起人來。偶然的機會,老朱無意間聽到訊息,說這好人就是在儒岙鎮的“呂偉”,便趕去茶廠里確認。“給敬老院捐款的人是你吧!”“呂偉”笑而不答。好心人找到了,激動不已的老朱向他提議:“你和我到敬老院去一趟吧,大家都很想見你呢。”“呂偉”聽了直搖頭,“不去,不去!”他還叮囑朱唐仁,“你可千萬不要透露我的姓名。”就這樣,兩人默許了一個約定,20多年來,誰都沒有把這個“秘密”告訴別人。
其實,“呂偉”做過的好事遠不止這些。“呂偉”最要好的朋友梁平說,20多年來,他每個月都要拿出三分之一的收入資助別人。1998年,南方洪水災害,他捐了價值二三十萬的藥品;2008年的汶川地震,他又捐助了50多萬的藥品。這些年,要說這些年花在這上面的財物,恐怕他自己也記不得了。
他有個夢想,想為孤苦無助的人建個“世外桃源”
“你做的這些好事,家人知道嗎?”當記者問出這個問題時,“呂偉”回答的很乾脆:“我沒讓他們知道。”
原來,這些年“呂偉”的生意總起起落落。儘管別人都叫他呂老闆,但他知道自己的經濟其實並不寬裕。“我的婚姻比較失敗,所以我也沒個像樣的家,一直搬來搬去,居無定所。”他指著自己當天的穿著和記者開玩笑:“我是個假老闆,你看,這渾身上下都是假牌子。你看,我的皮帶是假古琦,不能扎太緊,不然眼會壞;毛衣是件仿羊絨,儘管還要200塊錢,但會亂掉毛;鞋子也不貴,是外貿店裡淘來的斷碼鞋,要墊個鞋墊才合適……”他對自己的生活卻很苛刻,但他對資助對象卻總是很大方。
去年9月,“呂偉”因出車禍,暫時斷了經濟來源,他結對的10個孩子的資助金也沒了著落。“雖然每個孩子只有300塊錢,不多,但他們有可能每個月都等著用這筆錢,如果不寄了,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就被打亂了!”到了給孩子們匯錢的時間,他犯了愁。“最後,我只得和兒子說自己一直在做好事,讓他幫我去籌借了3000塊錢匯了過去。”
如果不是這場車禍,“呂偉”的身份或許永遠是個謎,而他的家人也永遠都不會知道他保守了20年的“秘密”。
採訪結束,“呂偉”講起了自己的夢想:“今年,我想辦個‘一件一雙’基金,專門收集大家捐助的舊衣服和舊鞋子,集中清洗消毒後送給有需要的孩子。今後,等我有能力了,我想找一個地方,建一個能讓所有的殘疾人、智障人、無家可歸的人快樂生活的 ‘世外桃源’。”
新的一年開始了,為了這些夢想,“呂偉”卯足了勁,開始更加努力地拼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