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邦村

吾邦村

吾邦村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安溪縣蓬萊鎮,在鎮政府駐地西北20公里處山坡地。原名魯邦(又稱吳邦),元末時有吳、許、王、張、郭姓居住,林氏於明初徙居此地,其他姓氏逐漸外遷。至明末清初時,只有林姓居住,故稱。明清隸屬龍居鄉,民國時屬尚卿鄉龍居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吾邦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泉州安溪縣蓬萊鎮
  • 面積:2.62 km
  • 人口數量:800多人
  • 方言:閩南語
建設,歷史沿革,所獲榮譽,地圖信息,

建設

新中國成立後,1958年屬蓬萊公社龍居大隊,1961年行政區劃調整時為獨立村。後併入龍溪,1982年4月又從龍溪析出為獨立村。有由南向北流入龍溪的坂美溪。村委會設在吳邦坪,轄9個自然村。村民主要為林姓。
安溪縣蓬萊鎮吾邦村委會概況
【地名含義】
吾邦村早在元朝時期李大大在五鳳山(大寨尾)集眾起義時稱(魯邦)。明朝初期永樂稱(吳邦再凶)。明末崇禎皇帝時稱(五邦),清乾隆時稱(吾邦)。

歷史沿革

吾邦村在元朝時期居住有:吳姓、張姓、許姓、王姓、胡姓;明永樂皇帝時稱(吳邦)。
明永樂時林氏祖先英隆公、諱三、觀此地,南章她狼姜有雲當山之秀,北有五鳳山之麗,遂從安溪長坑雲集東山祖,移居此地。到明末崇禎時代,其他五姓逐犁檔碑漸消失或移居外地,我舟鑽市林氏基本開發整個鄉村。有大坂自然村,田當自然村,內園自然村,土樓自然村,土樓(雲閣樓)至今遺址存在。因有五個自然村,加上前有五鳳山所以改名稱五邦。
大清乾隆年間,修譜時,為追憶祖先兄弟五人,在西晉時入閩,兄弟共約如安居在什麼地方尾字加上一字口字。(我祖先由德化暗林口移居大田縣梓溪村,玄孫肇福公由梓溪禪林祠移遷永春福弼,井兜祖到五世七六公移居安溪長坑雲集東山祖,我祖先英隆公由雲集(東山祖)移居安溪龍興里五邦)。從五字烏盼背下面加一字口變成“吾”字從此叫“吾邦”。吾邦從明朝稱安溪縣龍興里五邦保,清朝時稱吾邦保,民國稱安酷愚幾溪興一里吾邦保,1940年稱龍居鄉吾邦為一甲,1951稱蓬萊區龍居鄉吾邦一選區,1956年屬安溪第十區白溪鄉吾邦初高級社,1958年屬蓬萊人民公社。1961年屬安溪蓬萊區龍泉人民公社,1984年屬蓬萊鎮吾邦村民委員會延續至今。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吾邦坐落在安溪縣蓬萊鎮西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十八公里,東與本鎮龍居村接壤,西與本縣虎邱籃笑晚院鎮少坑村交界,南與本縣官橋鎮新春村相連,北與本鎮鶴汀村、龍溪村毗鄰。
【人口、土地面積】
吾邦村村落面積2.62平方公里,吾邦村由5個自然村(大坂、土樓、邦坪、田當、內園自然村等組成)6個小組,人口800多人。於2006年建設“大林生態茶園”250畝。
【文物古蹟】
靈應堂,原名半山庵,明朝中期重修靈應堂,至今600多年。
【公路】
標準名稱
龍吾公路
-
-
別名
龍溪至吾邦村
簡稱
龍吾公路
設立年份
2000年
起點
龍溪村石門垵至吾邦村內園
止點
吾邦村內園
長度
5000米
路面質地
水泥硬化
道路等級
鄉村公路3級
寬度
3米
沿途重要地物
農械
始建時間
1990年
建成時間
2001年
途經行政區
嶺東、上東、上西、龍居村
-
-
地名含義
省道308線,龍溪村石門垵分路至吾邦村。
-
-
歷史沿革
-
-
-
其他信息
省道308縣無尚公路、龍溪村石門垵角落分路。
-
-

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被福建省愛衛辦列入“福建省衛生村”擬命名公示名單。

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被福建省愛衛辦列入“福建省衛生村”擬命名公示名單。

地圖信息

地址:泉州市安溪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