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師吾友》是2007年團結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啓超、胡適等。
基本介紹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出版背景,
編輯推薦
閱讀本書之理由:孔子論師,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之言,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最高智慧。荀子倡導:“貴師重傅”,以“ 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為“禮之三本”。徐特立說:“教師工作不僅是一個光榮重要的崗位,而且是一種崇高而愉快 的事業。”並希望學生“一生都做教師,再也不想別的”。
內容簡介
本書收選梁啓超、胡適等近30位民國大師、學人回憶恩師和摯友的作品,字裡行間無不流露出民國學人的師友情懷,讀起來感人心脾,令人深思,是一本難得的民國學者回憶師友的文選合輯。“清馨民國風”叢書匯集散見於數百種民國時期出版物刊載的民國學人原創作品,圍繞讀書與修養、成長與見聞、做人與做事、生活與情趣,分不同主題編輯成冊,分輯推出。所選作品具有敘事性和思想性;作者約200人,涵蓋了哲學、科學、教育、文學、藝術、歷史、傳媒、政治、實業等諸多領域。
閱讀本書之理由:孔子論師,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之言,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最高智慧。荀子倡導:“貴師重傅”,以“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為“禮之三本”。徐特立說:“教師工作不僅是一個光榮重要的崗位,而且是一種崇高而愉快 的事業。”並希望學生“一生都做教師,再也不想別的”。
孟子論友倡導“一鄉之善士斯友一張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亞里士多德論友誼,以“為快樂”與“為利益”之友誼為“假友誼”,只認為友誼者即不附加任何條件與自私動機之友誼“真友誼”。克拉克說:“說好話的人不盡都是朋友。”茨韋格說:“貓和狗之間突然產生了友誼不是為了別人,只是為了共同對付廚師。”
建議以下人群閱讀本書:為人師或為人徒者,為人友或為人敵者,為人長或為人幼者,倡師道尊者或反師道尊嚴者,重友輕色或重色輕友者,中西“師友文化”之研究家或愛好者,大學師生、中學師生、國小師生、幼稚園師生……
孟子論友倡導“一鄉之善士斯友一張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亞里士多德論友誼,以“為快樂”與“為利益”之友誼為“假友誼”,只認為友誼者即不附加任何條件與自私動機之友誼“真友誼”。克拉克說:“說好話的人不盡都是朋友。”茨韋格說:“貓和狗之間突然產生了友誼不是為了別人,只是為了共同對付廚師。”
建議以下人群閱讀本書:為人師或為人徒者,為人友或為人敵者,為人長或為人幼者,倡師道尊者或反師道尊嚴者,重友輕色或重色輕友者,中西“師友文化”之研究家或愛好者,大學師生、中學師生、國小師生、幼稚園師生……
作者簡介
胡適著名學者,詩人。
圖書目錄
亡友夏穗卿先生/梁啓超
丁在君這個人/胡適
高夢旦先生小傳/胡適
追悼志摩/胡適
志摩在回憶里/郁達夫
悼志摩/林徽因
懷志摩先生/何家槐
紀念梁任公先生/梁漱溟
劉半農先生不死/蔡元培
半農先生和我/徐霞村
辜鴻銘/林語堂
胡適之/溫源寧文,林語堂譯
紀念蔡先生/梁漱溟——為蔡孑民先生逝世二周年作
偉大與崇高/羅家倫——紀念先師蔡孑民(元培)先生
悼蔡元培先生/顧頡剛
馬相伯先生事略/方豪
蘇曼殊之我觀/柳亞子
陶元慶論/錢君陶
劉叔和/陳西瀅
一個難得的文人/胡山源
一個沉默的文人/胡山源
——悼莎氏全集譯者朱生豪君
記郁達夫/周楞伽
記田漢/周楞伽
記洪深/周楞伽
獨腳學者潘光旦/崔士傑
紀念王禮錫/錢歌川
憶六逸先生/鄭振鐸
惜周作人/鄭振鐸
悼夏丏尊先生/鄭振鐸
悼夏丏尊先生/豐子愷
懷李叔同先生/豐子愷
弘一法師之出家/夏丏尊
憶弘一法師/馮三昧
我與老舍/羅常培——為老舍創作二十周年作
廬隱回憶記/劉大傑
豐子愷和他的小品文/趙景深
丁在君這個人/胡適
高夢旦先生小傳/胡適
追悼志摩/胡適
志摩在回憶里/郁達夫
悼志摩/林徽因
懷志摩先生/何家槐
紀念梁任公先生/梁漱溟
劉半農先生不死/蔡元培
半農先生和我/徐霞村
辜鴻銘/林語堂
胡適之/溫源寧文,林語堂譯
紀念蔡先生/梁漱溟——為蔡孑民先生逝世二周年作
偉大與崇高/羅家倫——紀念先師蔡孑民(元培)先生
悼蔡元培先生/顧頡剛
馬相伯先生事略/方豪
蘇曼殊之我觀/柳亞子
陶元慶論/錢君陶
劉叔和/陳西瀅
一個難得的文人/胡山源
一個沉默的文人/胡山源
——悼莎氏全集譯者朱生豪君
記郁達夫/周楞伽
記田漢/周楞伽
記洪深/周楞伽
獨腳學者潘光旦/崔士傑
紀念王禮錫/錢歌川
憶六逸先生/鄭振鐸
惜周作人/鄭振鐸
悼夏丏尊先生/鄭振鐸
悼夏丏尊先生/豐子愷
懷李叔同先生/豐子愷
弘一法師之出家/夏丏尊
憶弘一法師/馮三昧
我與老舍/羅常培——為老舍創作二十周年作
廬隱回憶記/劉大傑
豐子愷和他的小品文/趙景深
出版背景
曾刊載於民國時期的出版物。其中一些篇目,近二三十年中曾經從繁體字變為簡體字,或多或少為今人所知;但更多的篇目,似乎一直以繁體字豎排的形式,掩隱在歲月的塵埃中,直到我們發現或找到它們,再把它們轉換為簡體字,以現在這套“清馨民國風”叢書為載體,呈獻給當今的讀者。
收入這套“清馨民國風”叢書的數百篇民國時期的文字,堪稱歷史影像,也可以說是情景回放。它們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是近200位民國學人的集中亮相,也是他們經歷、思考與感悟的原味展示——圍繞讀書與修養、成長與見聞、做人與做事、生活與情趣,娓娓道來。透過這些文字,我們既可以領略眾多民國學人迥然不同的個性風采,更可以感知那個時代教育、思想與文化生態的原貌。
策劃、編選這樣一套以民國原始素材為主體內容的叢書,耗費了我們大量的時間、精力和心血。而今本套叢書即將分批陸續付梓,我們欣喜地發現,她已經有型、有范兒、有味道了。
收入這套“清馨民國風”叢書的數百篇民國時期的文字,堪稱歷史影像,也可以說是情景回放。它們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是近200位民國學人的集中亮相,也是他們經歷、思考與感悟的原味展示——圍繞讀書與修養、成長與見聞、做人與做事、生活與情趣,娓娓道來。透過這些文字,我們既可以領略眾多民國學人迥然不同的個性風采,更可以感知那個時代教育、思想與文化生態的原貌。
策劃、編選這樣一套以民國原始素材為主體內容的叢書,耗費了我們大量的時間、精力和心血。而今本套叢書即將分批陸續付梓,我們欣喜地發現,她已經有型、有范兒、有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