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簫人的故事

《吹簫人的故事》是現代詩人馮至創作的一首現代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吹簫人的故事
  • 創作年代:1923年
  • 作品出處:《馮至全集》
  • 文學體裁:現代詩
  • 作者:馮至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吹簫人的故事
我唱這段故事,請大家不要悲傷,因為這裡只唱到 一個團圓的收場。
1
在古代西方的高山,有一座洞宇森森;一個健壯的青年 在洞中居隱。
不知是何年何月 他獨自登上山腰;身穿著一件布衣,還帶著一枝洞簫。
他望那深深的山谷,也不知望了多少天,更辨不清春夏秋冬,四季的果子常新鮮。
四周好像在睡眠,他忘卻山外的人間。有時也登上最高峰,只望見雲幕重重。
三十天才有一次,若是那新月彎彎;若是那松間翕萃,把芬芳的冷調輕彈;
若是那夜深靜悄,小溪的細語低低;若是那樹枝風寂,鳥兒的夢境迷離;
他的心境平和,他的情懷恬淡,他吹他的洞簫,不帶一些哀怨。
一夜他已有幾分睡意,濃雲將洞口封閉,他心中忐忑不安,這境界他不曾經驗。
如水的月光,盡被濃雲遮住,他輾轉枕席,總是不能入睡。
他順手拿起洞簫,無心地慢慢吹起,為什麼今夜的調兒,含著另樣的情緒?
一樣的小溪細語,一樣的松間翕萃,為什麼他的眼中,漸漸含滿了清淚?
誰把他的心扉輕叩,可有人與他合奏?簫聲異乎平素,不像平素的那樣質樸。
2
第二天的早晨,他好像著了瘋癲,他吹著蕭,披著布衫,奔向喧雜的人間。
蕭離不開他的唇邊,眼前飄蕩著昨夜的幻像,銀灰的雲里烘托著 一個吹簫的女郎。
烏髮與雲層深處,不能仔細區分;淺色的衣裙,又仿佛微薄的浮雲。
她好像是雲中的仙女,卻含有人間的情緒;他緊握著他的洞簫,他要到人間將她尋找!
眼看著過了一年,可是在他的簫聲里 漸漸失去山裡的清幽 和松間的風趣。
他走過無數的市廛,他走過無數的村鎮,看見不少的吹簫少女,卻都不是他要尋找的人。
在古廟裡的松樹下,有一座印月的池塘,他暫時忘去他的尋求,又感到一年前的清爽。
心境恢復平淡,簫聲也隨著和緩,可是樓上誰家女 正在朦朧欲睡?
在這裡停留了三天,該計算明日何處去;啊,煙氣氤氳中,一縷縷是什麼聲息?
樓上窗內的影兒,是一個窈窕的少女,她對誰抒發幽思,訴說她的衷曲?
他仿佛又看到 一年前雲中的幻像,他哪能自主,洞簫不往唇邊輕放?
月光把他倆的簫聲 溶在無邊的夜色之中;深閨與深山的情意 亂紛紛織在一起。
3
流浪無歸的青年 哪能娶豪門的嬌女?任憑媽媽怎樣慈愛,嚴厲的爹爹也難允許。
他倆日夜焦思,為他倆的願望努力,夜夜吹簫的時節,魂靈兒早合在一起。
今夜為何聽不見 樓上的簫聲?他望那座樓窗,也不見孤悄的人影。
父母才有些活意,無奈她又病不能起;藥餌俱都無效,更沒有氣力吹簫。
夢裡洞簫向他說,“我能醫治人間的重病;因為在我的腔子裡,蘊藏著你的精靈。”
他醒來沒有遲疑,把洞簫劈作兩半,煮成一碗藥湯,送到那病人的床畔。
父母感謝他的厚意,允許了他們的願望。明月依舊團圓,照著並肩的人兒一雙。
啊,月下的人兒一雙,蕭已有一枝消亡。人雖是正在欣歡,她的洞簫卻不勝孤單。
他吹她的洞簫,總是不能如意;他思念起他自己的,感到難言的悲戚。
“假如我的洞簫還在,天堂的門一定大開,無數仙女為我們 擲花舞蹈齊來。”
他深切的悲傷,怎能夠向她說明;後來終於積成了 難於醫治的重病。
她最後把她的蕭,也當作惟一的靈藥——完成了她的愛情,拯救了他的生命。
尾聲
我不能繼續歌唱,他們的生活後來怎樣。但願他們得到一對新蕭,把蕭聲吹得更為嘹亮。

作者簡介

馮至(1905—1993年),原名馮承植,河北涿縣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1923年後受到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開始發表新詩。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詩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詩集《北游及其他》,記錄他大學畢業後的哈爾濱教書生活。1930年赴德國留學,其間受到德語詩人里爾克的影響。五年後獲得哲學博士學位,返回戰時偏安的昆明,任西南聯大外語系教授。1941年他創作了一組後來結集為《十四行集》的詩作,影響很大。馮至的小說與散文也十分出色,小說的代表作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蟬與晚秋》、《仲尼之將喪》,散文則有1943年編的《山水》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