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歌

吹歌

吹歌又稱響器班,是一種以吹管樂器為主的傳統器樂演奏形式。樂器多以嗩吶為主。嗩吶分為5種,最高音嗩吶叫小海笛,桿長約6寸;高音嗩吶叫材笛,桿長約1尺;中音嗩吶叫羅戲笛,桿長約1.1尺;次中音嗩吶叫二混頭,桿長1.2尺;低音嗩吶叫大悶笛,桿長1.3-1.5尺。配以管、笛、笙、蕭、板胡等伴奏樂器以及鼓、鑼、釵等打擊樂器。演奏形式生動活潑,音樂格調清新剛健,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在本地逢年過節、婚喪嫁娶或喜慶豐收都要請吹歌班子助興。寄託著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

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中國吹歌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吹歌
  • 簡介:命名撫寧區為“中國吹歌之鄉”
  • 時間:2006年4月26日
  • 流傳:該區的吹歌樂曲異常豐富
簡介,吹歌節,

簡介

2006年4月26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為“中國吹歌之鄉”,並在這個區成立“中國吹歌研究基地”。吹歌這一傳統民間藝術在撫寧區有著悠久的歷史,尤其在冀東和東北三省久負盛名,撫寧區的吹歌藝術得到了較好的繼承和發展,2006年1月份就已在國務院立項。
流傳於該區的吹歌樂曲異常豐富。傳統曲牌分“大套曲”、“小套曲”、“雜牌曲”三大類,“大套曲”中,如《劉備過江》就包括12個樂章;“小套曲”又名《唐帝三載曲》,包括“將軍令”、“小隊伍”、“陰陽風”等曲牌;“雜牌曲”熱烈、火爆、質樸、粗擴,包括“霸王鞭”、“攆狼”、“賣蟹”、“棒錘”等多種曲牌約30多套。
吹歌還長於“咔戲”,演奏民眾喜聞樂見的戲曲唱腔,咔戲主要用“二混頭”、“大悶笛”和“小海管”硬咔,模仿演員的真假聲唱腔、哭腔、笑聲以至插白,音色、音準控制得極為純正,風格、感情體現得十分逼真、細膩。
本市著名吹歌名家有沙河的“神笛”胡四和邢台市南康莊村的趙滿囤等。解放後,胡四被天津音樂學院和湖北民族音樂學院聘為民樂班教授,現沙河市文化館已整理了他的370多首曲譜作為文化遺產保留。1960年,趙滿囤受聘於天津音樂學院,傳授吹歌藝術。

吹歌節

2011年9月16日-19日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河北省文化廳和邯鄲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吹歌節在河北永年縣舉行。吹歌節歷時3天,內容包括吹歌藝術大賽、吹歌藝術高層理論研討會、民間吹歌藝術展演等6項活動。其中,吹歌藝術大賽邀請到中央音樂學院、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的多位專家作為評審,吸引了來自各省市及港澳台地區的40多支代表隊、600餘人參賽,最後產生了最佳演奏獎、傳承獎、創新獎等獎項。
吹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