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雲台哀辭

清代散文

作者吳敏樹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吳雲台哀辭
  • 創作年代清代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吳敏樹
作品概況,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吳雲台哀辭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吳敏樹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吳雲台之歿於京邸也(1),以庚戌四月(2)。今年壬子,余來京師,每過長沙邸下,未嘗不悲雲台也。雲台為人,狀貌才氣,皆過絕於人(3)。自其少年,人莫不意其飛騰,雲台亦厚自負。既屢躓場屋(4),晚乃得鄉舉,猶自冀得一旦遭逢至大官,立功名以取重於世,不知其遂窮以死也。然雲台才實高,為歌詩得杜骨法(5),縱橫老健,大類元遺山
(6),近今諸子不論也。借其以貧故,顛倒所為(7),不得一意盡力於文章。行身往往不自顧惜,蒙山之訾垢(8),亦不能無恨,獨其意氣豪俊,可悲也。其生平所與交遊,始皆與盡歡,後多稍疏避以去(9),獨余猶以故意遇之(10)。其歿也,余在瀏陽(11),既為詩以畀之(12),又欲為之銘以遺其孤,而不果,故作為哀辭,以卒余交友之義,且見雲台之梗概雲。其辭曰:
四海來萃兮(13),求聞於京;客窮而死兮,萬千以贏(14)。嗟若君之才貌兮,胡不究乎公卿(15)?絕命旅邸兮,無人哭聲;棺斂無資兮(16),眾合以營。惟鄉人之仕者兮,多君與之平生(17),終歸君於南湘兮(18),翳惟君之才名(19)。我時在於瀏陽兮,接赴使而魂驚(20),疑夢寐之來告兮,心恍惚而難明。思廿載之游處兮,自嶽麓之始盟。謂君之必速飛兮,翔天路之遐征(21)。
人時命固難知兮,終溘死而無成(22)。豈骨相之不侯兮(23),睹犀角之豐盈(24)。文章之在人兮,若樹花而鳥鳴,雖吐奇以驚世兮,固素士之所輕。我來京師兮,館舍行經,悲君之死此兮,視宿草而涕傾(25)。已焉哉!君已死其蔑有知兮(26),聊此辭以當銘。

作品注釋

(1)京邸:在京都的住所,此指長沙邸,即長沙會館,供湖南籍的同鄉旅居。
(2)庾戌:1850年(道光三十年)。下文“壬子”是1852年(鹹豐二年)。
(3)過絕:超過。絕,過。
(4)躓(zhì):絆倒,引申為不順利。場屋:科舉考場。
(5)杜:唐代大詩人杜甫
(6)元遺山:金代詩人元問好,字裕之,號遺山。詩詞風格悲壯沉鬱,多傷時感事之作。
(7)顛倒:錯亂。此指事務煩亂。
(8)訾(zǐ)詬:毀謗,辱罵。
(9)稍:逐漸。
(10)故意:故人的情意,舊情。
(11)瀏陽:湖南縣名。
(12)畀(bǐ)給予,付與。
(13)萃(cuì):草叢生貌。引申為聚集。
(14)贏:過度。
(15)究:達到。
(10)斂:通“殮”,給屍體穿衣下棺。
(17)與:交往。平生:往常。
(18)南湘:湘江之南。湖南省最大河流名湘江。
(19)翳(yī):猶“惟”,只,是。惟:由於,因為。
(20)赴:訃告,報喪。
(21)遐:遠。
(22)溘(kè):忽然。
(23)骨相:骨骼相貌。古代相士根據人的骨相特徵來測算人的命運。
(24)犀角:額角骨,額角豐滿是富貴王侯的骨相。
(25)宿草:隔年的草。《禮記·檀弓上》:“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意思是為亡友悲哀一年就可了。這裡反用其意,表示悲哀無盡。
(26)蔑:無。

作品賞析

吳雲台是始終沒能步入仕途,結果貧困而死的讀書人,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對他的同情惋惜之情。尤其是在勾勒吳雲台的人生、性格悲劇時(如“惜其以貧故”一層),曲折委婉寫來,著墨不多,卻能使讀者也為之悲哀。

作者簡介

吳敏樹(1805—1873),清代散文家。字本深,號南屏,巴陵(今湖南省岳陽市)人。清宣宗道光年間(1821—1850)中舉。官瀏陽縣訓導(府州縣學校中地位略次於教諭的官)。他的文章接近桐城派,但不以桐城相標榜。政論文雖對時事表示憂慮,但見解大都陳腐。文筆則頗洗鍊。著有《柈湖文集》、《柈湖詩錄》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