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長安
- 別名:吳長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畢業院校:吉林大學
- 性別:男
基本信息,學習工作簡歷,社會學術兼職,教學工作,主要科研方向,主要科研項目,主要科研成果,獲獎信息,
基本信息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吉林大學語言學博士;東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課程教材研究中心副主任,東北師範大學漢語國際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留學生教育學院教授;漢語言文字學專業、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研究生指導教師。2005年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申報中現代漢語方向的學術帶頭人;2006年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二級學科碩士點申報中學科帶頭人;2007年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申報中學科帶頭人。並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聘為“國家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被教育部和國家語委聘為全國語言文字標準化委員會語法語篇分委會委員。
專業興趣為出版學理論、出版語言學、漢語語法學和理論語言學。曾在《中國語文》《當代語言學》《世界漢語教學》《民族語文》《漢語學報》《語法研究和探索》《中國圖書評論》《讀書》《中國編輯研究》《中國出版》《出版發行研究》《出版研究》《漢語學習》《中國教育報》《中國新聞出版報》《邏輯與語言學習》《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東北師大學報》《北方論叢》等多種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其中《新華文摘》全文轉載1篇、《中國編輯研究》全文轉載1篇,《中國大學出版社年鑑》全文轉載2篇,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全文轉載5篇。獲得的學術獎勵主要有:專著《文化的透視——漢字論衡》獲中國語言文化學會學術著作一等獎,《“這本書的出版”與向心結構理論難題》獲吉林省第7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語義在次範疇確定中的自足價值》獲吉林省第4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漢字走上形聲化道路的社會文化原因》被美國柯爾比科學文化信息中心評為“千禧優秀科學論文”。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和中國編輯學會聯合授予“全國優秀中青年編輯”稱號,中國大學出版協會評為“中國大學出版業先進工作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授予“全國新聞出版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學習工作簡歷
三、教學經歷 1988年研究生畢業留校,在出版社任職;1995年起,為文學院本科生、研究生講授 句法語義學等課程。
四、招收研究生情況 2001年開始招收漢語言文字學方向碩士生,至今總計畢業4屆12人(除去1人中途考入香港城市大學),去向為大學教師3人、中學教師2人,政府公務員1人,繼續攻讀博士學位3人,出版社2人,雜誌社1人。
社會學術兼職
1.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聘: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2.教育部和國家語委聘:全國語言文字標準化委員會語法語篇分委會委員;
3.中國編輯學會會員,中國編輯學會青年專業委員會委員;
4.中國語言學會會員;
5.吉林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
6.中國教育音像學會常務理事;
7.吉林省社聯委員;
8.第六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評審。
9.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出版廣角》常務理事;
10.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行政與法》編委;
11.國家一類城市語言文字評估長春市評估委員。
12.吉林省新聞出版系統職稱評審委員。
教學工作
講授過的課程有 編輯出版學概論、漢語語法文獻專題、漢語語法學史、現代漢語語法研究 語法理論 句法語義學
主要科研方向
出版語言學 句法語義學 語法理論
主要科研項目
1.國家語委重點課題“面向基礎教育教材出版的語法 語篇規範研製”,經費3萬元,項目號“BZ2005-05”.
2.教育部2006年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教師培訓教材設計研究,項目號:06JA880015.第三參加者.
3.東北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特色項目:詞法哲學。經費5萬元。
主要科研成果
一、主要著作:
1.《文筆精華》(三卷本,第一副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2.《文化的透視——漢字論衡》(自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3.《中華語海》(編委,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4.《現代漢語》(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二、主要論文
5.《數詞表示概數的兩種句式》(《漢語學習》,1987年,第2期),
6.《擴展法與漢語成詞的理論基礎》(《邏輯與語言學習》,1987第2期;又中國人大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87年,第4期)
7.《語境的範圍及其在語法分析中的作用》(《語言學通訊》,1989年,3、4期;又收入《語境研究論文集》,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2年)
8.《評〈中國句型文化〉——兼論近年來文化語言學的論爭》(《北方論叢》,1990年,第5期;《新華文摘》1990年,第12期轉載,201-203頁),又《吉版圖書評論集》,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9.《說“金、銀”》(《讀書》,1992,第12期),
10.《中日異而趨同的漢字觀》(《外國問題研究》,1993年,第3期)
11.《二十世紀中國語法學著作的出版》(《中國出版》,1994年,第2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出版工作 圖書評介》1994年第5期),
12.《編輯加工中的語言處理技巧》(《中國出版》,1994年,第3期;收入《中國大學出版社概覽》,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3.《語言拜物教及其使用的社會心理——禁忌語和隱語》(《語言散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14.《漢語的“自我次殖民地化”異說》(《外國問題研究》,1995年,第1期),
18.《語義在次範疇確定中的自足價值 》(《東北師大學報》,1995年3期;收入中國人大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95第8期),
15.《<辦刊的誤區>的誤區》(《中國出版》,1995年,第4期),
16.《慣用語在文學類圖書中的使用特點》(《大學出版工作若干問題的探討》,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17.《尋找語言文化的感覺》(《中國圖書評論》,1996年,第5期;收入《中國大學出版社概覽》,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8.《紅花莫拒綠葉扶——就編輯加工有關問題同張中行先生商榷》(《中國新聞出版報》,1996年10月19日,第3版),
19.《安他勒語句理解的三位一體學說》(《外國問題研究》,1996年,第2期)
20.《建立組稿編輯制的理論思考》(《編輯之友》,1996年,第6期;收入《編輯工作的規範與創新——中國編輯學會第3屆年會論文選》,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又收入《中國編輯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口語句式“W 死了”的語義、語法特點》(《東北師大學報》,1997年,第1期)
22.《完善圖書評獎工作的幾點思考》(《出版發行研究》,1998年,第3期),
23.《跨世紀編輯人才的評價標準》(《出版研究》,1998年,第3期),
24.《大船行得穩,小船亦靈活——集團化時代小社的資源配置》(《出版研究》,1998年,第4期),
25.《漢字走上形聲化道路的社會文化原因》(《東北師大學報》,1998年,第5期),
26.《編輯加工的理論與實踐》(《東北師大學報》,1998年,編輯出版學專號),
27.《開闢文史互證的新途徑》(《出版發行研究》,1999年,第5期),
28.《策劃編輯與文字編輯》(《大學出版》,1999年,第4期),
29.《學者型編輯與編輯人才》(《出版改革與精神文明建設》,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30.《說“加工”》(《論稿件的審讀和加工》,書海出版社,1999年)
31.《大學出版社:未來發展的難點與對策》(《中國新聞出版報》,2000年3月15日,第3版)
32.《知識經濟時代出版業的創新模式》(《大學出版》,2000年,第2期),
33.《建立策劃編輯制的理論基礎》(《出版策劃:理論與實踐》,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4.連動式研究述評,《東北師大學報 自然科學版》編輯出版學專輯,2000年12月。
35. 對美國教育的幾點思考,《中國小教師培訓》2001年3期。(第二作者)
36.《漢語中存在“‘名’修飾‘形’”結構》(《漢語學習》2002年,第2期),
37.《名詞的比喻意義與名詞、非謂形容詞的界限》(《漢語學報》第3期,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8.漢語語法學產生遲緩的原因,《東北師大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出版學專號2003.5.
39.單音詞指稱與陳述轉化的標記模式和類型——兼談單音詞的辭彙地位,《漢語學習》2004年4期。
40.也說“大”,《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編輯出版學的學與思》,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41.“都”字補議
42. 出版工作中的知識資本與制度創新,《出版轉制與編輯工作》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出版。
43.21世紀高職高專系列教材《現代漢語》,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44.“第二”的辭彙化意義,《中國語文》2006.2.
45. 關於“VP的3”的第三種類型,《語法研究和探索(13)》,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46.現代漢語數範疇說略,《東北師大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
47. “這本書的出版”與向心結構理論難題,《當代語言學》2006.3.
48. 中國小教材中的語法、語篇問題與解決方略,《現代中國小教育》2006年12期。
49.國語培訓教程,吉林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編者)
50. 高等師範專科學校教材《現代漢語》,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
51."大……的"說略,《世界漢語教學》2007年2期。
52.公理觀念下的漢語語法體系的建立,《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2期(第一作者)。
53.關於中學標點符號教學問題探討,《中國小教師培訓》2007年2期(第二作者)。
54.向心結構理論與漢語句法結構系統,《21世紀第三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語法研究的新進展》,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55.“愛咋咋地”的構式特點,《漢語學習》2007.6
56.“VP+的+(VP)”結構中的“的”及其漸變性,《理論與實踐——出版人的思考與探索》,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獲獎信息
1.《文化的透視——漢字論衡》獲中國語言文化學會學術著作一等獎(1995)、東北師範大學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術著作一等獎(1997),
2.《評〈中國句型文化〉——兼論近年來文化語言學的論爭》獲吉林省第3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5),
3.《語義在次範疇確定中的自足價值》獲吉林省第4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8),
4.《建立組稿編輯制的理論思考》獲吉林省第5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1),
5.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和中國編輯學會聯合授予“全國優秀中青年編輯”稱號(1998),
6.中國大學出版協會評為“中國大學出版業先進工作者”(1998),
7.《漢字走上形聲化道路的社會文化原因》被美國柯爾比科學文化信息中心評為“千禧優秀科學論文”(2000)
8.《漢字走上形聲化道路的社會文化原因》獲吉林省語言學會第2屆科研成果一等獎(2002),
9.《再說“金”、“銀”》獲吉林省語言學會第七屆年會科研成果二等獎(2001)。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授予“全國新聞出版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04)。
11.《“這本書的出版”與向心結構理論難題》獲吉林省語言學會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一等獎(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