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鐘標

吳鐘標

字惠民。1918年10月17日出生於瓊海市中原鎮,1939年,他不顧家人勸阻,毅然改名成為一名南僑機工,回國支援抗戰。參與滇緬公路運輸工作,結束南僑機工生涯後,1940年他又報考黃埔軍校,畢業後進入緬甸對日作戰。1945年8月,抗戰勝利,返回家鄉。

2016年1月8日晚,吳惠民在海南因病逝世,享年98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鐘標
  • 別名:吳惠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海南瓊海九曲江
  • 出生日期:1918年10月17日
  • 逝世日期:2016年1月8日
  • 畢業院校黃埔軍校
  • 職業:軍人
  • 主要成就:參與滇緬公路運輸工作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支持抗戰,軍校歲月,死守高地,智奪機場,戰友重逢,因病逝世,補充說明,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吳惠民,原名吳鐘標,1918年10月17日出生於瓊海市中原鎮(原九曲江鄉)書齋村一戶貧窮的農家。1933年,因叔父吳挺位在新加坡吳氏公會當理事,母親賣掉家裡僅有的幾畝薄田,給他湊夠了路費。15歲的吳惠民淚別母親,踏上了那片陌生的土地,一心想著先當學徒然後學做生意。

支持抗戰

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吳惠民收到家鄉來信,說日本人強迫村里青壯年去修工事,築堡壘,修機場。那時叔叔經常帶他一起到公會去參加抗日活動,把參加義賣活動賺來的錢捐給抗敵後援會,用於抗日救國。吳鐘標少年血性,一心想歸國報效祖國。在吳鐘標的一篇回憶錄中,他寫道:“作為一個中國的國民,面對日本的侵略,豈能坐視而不動,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少辯鞏但是,叔叔為了保存兄弟的骨血,堅決不同意吳鐘標回國抗日。為此,吳鐘標在新加坡參加了抗敵後援會、籌款總會以及在新加坡的海南華僑組織的瓊崖勵志社等救國團體,通過賣花等義賣活動,為抗日籌集善款。為了抵制買賣日貨,一腔熱血的吳鐘標還參加了鋤奸團,專門打擊那些買賣日貨的奸商。
1938年,吳惠民還參加了新加坡華僑舉行的漏達乎示威遊行。1939年,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號召華僑中的年輕司機和技工回國,組成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投身全國抗日救國的服務工作。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原本叫吳鐘標,後改名吳惠民,還更改了年齡,瞞著叔叔偷偷去報名。服務團要招有駕駛技能的華僑青年,吳惠民還不會開車。他立即租了一輛車苦練駕駛技術和修車技術,一星期後,他就能熟練地開車了,終於回國。
作為1939年8月14日第九批回國的機工,吳惠民坐船經頸凳樂幾西貢、坐火車從雲南蒙自輾轉到達設在昆明的西南運輸公司。經過兩個月緊張的軍事訓練後,吳惠民駕駛著載滿抗日物資的汽車,日夜奔跑在炮火連天的滇緬公路。除了為抗日前線的戰士們運送軍火和藥品,機工們還要負責修理被炸壞的汽車。
滇緬公路一路上很多懸崖陡坡險谷。有一次他親眼看著前面一輛裝滿油料的車,因為急轉彎的時候輪子打滑而翻到懸崖下去,在墜落過程中車輛打了約十個筋斗才摔到懸崖底下。他也有一次踩急剎車,車子差點摔下懸崖,幸虧旁邊有一個土坷擋住了。
“在運輸途中,日軍的飛機經常在頭頂上盤旋,看到汽車就投炸彈,很多司機這樣慘死。”吳老擦了下眼角說。還有很多機工是病死的。由滇西到緬北一帶的大山中有瘴氣和毒蚊。許多機工被毒蚊叮咬後,患上瘧疾渾身發冷發熱。許多機工由於缺醫少藥,患上瘧疾後只能等死。”

軍校歲月

1940年,吳惠民被派往重慶機械製造廠第二廠當修理工、駕駛工。後經時任國民黨海外部次長的文昌老鄉葉用霖介紹,報考了黃埔軍校。後來,葉用霖整乘汽她以海外部名義保送吳鐘標報考,吳鐘標也由此進入黃埔軍校四川本校17期20總隊學習。
吳鐘標回憶,黃埔軍校里有不少海南籍的老師,教語文的老師馮裕慶就是海南人。3年黃埔軍校生活下來,這種作息習慣伴隨了吳鐘標一生,良好的作息習慣和經歷了戰火浴血後的豁達超然,使吳老得以長壽。軍校畢業後,吳鐘標先是分配到入伍生團當班,後又調到國民革命軍榮譽第二師輸送連當少尉排長,此後,因作戰勇敢,陸續得到擢升,從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四十八師當中尉副連長,四十九師上尉連長,最後至國民黨降閥拘傘第二大隊第八中隊上尉分隊長。

死守高地

在師長戴堅率領下,吳鐘標隨部隊入緬對日作戰。那段為救國而奮戰的光輝歲月中,最讓吳惠民引以為傲的是曾帶領戰士在雲南畹町的“七一高地”之戰中擋住日軍進攻。當時,身為排長的吳惠民接到任務,帶領60多名戰士守衛“七一高地”,阻止日軍通過該處進攻昆明。連續幾天,他們和日軍展開拉鋸戰,日軍先後衝上來六七次,都被打下山去。
71高地的爭奪戰非常殘酷,當時部隊已堅守陣地一周,打退了日軍的70、80次進攻,犧牲極大,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吳惠民鼓勵大求樂晚家頌鍵棕,要與日軍死戰至最後一息。當日軍進攻到陣前50米時,我軍只剩下4人:吳惠民、一名副排長、一名班長和一個士兵。
關鍵時刻,吳惠民的一招“空城計”成功牽制住敵人,他下令戰士們子彈上膛後埋伏著,讓日軍以為子彈打完了,疏於防範就急著衝上來。等到只有5米遠時,戰士們集中掃射,讓日軍一下子亂了陣腳。60多名戰士死守高地,最終奮戰到只剩下4名時,援軍到來。因為殺敵有功,吳惠民被升為連長。

智奪機場

1943年1月,國民革命軍第5集團軍在昆明成立。同年12月,該集團軍在昆明北郊崗頭村組成了第一個傘兵團,這是中國軍隊的第一支空降部隊。
入緬作戰結束後,吳鐘標跟隨部隊回到了昆明,並因戰功數次得到提升。後來認識了國民黨空降部隊大隊長林仕英,黃埔軍校四期學員,瓊山人。因是老鄉,林仕英推薦他學習跳傘,訓練結束後,吳鐘標進入國民黨降傘第二大隊任第八中隊上尉分隊長。隨後於1945年6月,參加廣西丹竹機場的降落作戰。丹竹位於廣西西江岸邊,是日軍的一個補給基地
1945年7月18日黎明,吳惠民參加了攻占廣西丹竹機場戰役,他們200餘人乘運輸機由昆明起飛,經柳州,突然在丹竹機場一帶實施空降;著陸後,他們從凌晨5點開始總攻,激烈戰鬥到下午3時才結束,最終占領丹竹機場。此後8月3日拂曉,他們在廣西平南縣地面部隊的協同配合下,向丹竹地區守敵發起了進攻。日軍頑固抵抗。傘兵兵分幾路,迂迴包圍,最終殲滅守備日寇,奪取了丹竹的日軍補給基地。
1945年8月,抗戰勝利。看到祖國已經趕走侵略者,加上吳鐘標無心於內戰,他便聽從母親囑咐,回到瓊海完婚,近十年戎馬生涯,終解甲歸田,過起了農耕生活。

戰友重逢

1999年,吳惠民獲得了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榮譽紀念章。
吳鐘標的紀念章 陳元才 攝吳鐘標的紀念章 陳元才 攝
2008年,吳惠民去昆明參加了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紀念活動,見到了幾位當年一起從新加坡回國的老戰友,吳老說,“抗戰時期和戰友們一起出生入死的經歷、滿腔熱血的愛國情懷,永遠是我一生最珍貴的記憶。”
2014年9月份,吳惠民飛往雲南昆明南僑機工紀念大會現場,見到了當時102歲的老戰友翁家貴。一見面,兩人立刻認出了對方,他迎過去抓住翁家貴的手,一聲“老哥”應著一聲“老弟”,兩人熱淚盈眶,緊緊擁抱。那一場南僑機工紀念大會期間,短短4天的重逢,他們有著說不完的話,聊不完的天。然而,重逢後的再分別,如今已是永別。

因病逝世

1月8日傍晚,吳惠民身邊圍滿了家人,最後的時光,他的子女,孫子和曾孫都陪伴著他。
2016年1月8日晚,瓊籍南僑機工吳惠民因病去世,享年98歲。海南健在的南僑機工只有文昌市抱羅鎮裡隆村的張修隆一人了。
張修隆老人拿出報紙,看著照片思念已故戰友吳惠民。張修隆老人拿出報紙,看著照片思念已故戰友吳惠民。

補充說明

人物評價

吳惠民的兒子吳光燦說:老人一生生活樸素,常懷愛國之心,生前最大的遺憾是2015年因行動不便,未能赴京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吳光燦從小聽著父親講抗戰的故事長大。在他的印象里,父親待人和善,一直都很樂觀,意志堅強。
吳惠民一生清貧,唯一珍藏的是一雙擦得鋥亮的舊式紅皮鞋。70多年前,他就是穿著這雙鞋,跟隨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回國的。在吳惠民的抽屜里,有許多珍藏的照片和證書。老人曾告訴記者,“抗戰時期和戰友們一起出生入死的經歷、滿腔熱血的愛國情懷,永遠是我一生最難忘的記憶”
吳惠民的愛國之心,體現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晚年的吳惠民,保留著看報紙的習慣。每天,他都會把報紙攤開,拿出放大鏡逐字逐句讀著國內外要聞。這其中,他最關心中日關係,他希望後輩能“記住國恥,發奮圖強”。

死守高地

在師長戴堅率領下,吳鐘標隨部隊入緬對日作戰。那段為救國而奮戰的光輝歲月中,最讓吳惠民引以為傲的是曾帶領戰士在雲南畹町的“七一高地”之戰中擋住日軍進攻。當時,身為排長的吳惠民接到任務,帶領60多名戰士守衛“七一高地”,阻止日軍通過該處進攻昆明。連續幾天,他們和日軍展開拉鋸戰,日軍先後衝上來六七次,都被打下山去。
71高地的爭奪戰非常殘酷,當時部隊已堅守陣地一周,打退了日軍的70、80次進攻,犧牲極大,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吳惠民鼓勵大家,要與日軍死戰至最後一息。當日軍進攻到陣前50米時,我軍只剩下4人:吳惠民、一名副排長、一名班長和一個士兵。
關鍵時刻,吳惠民的一招“空城計”成功牽制住敵人,他下令戰士們子彈上膛後埋伏著,讓日軍以為子彈打完了,疏於防範就急著衝上來。等到只有5米遠時,戰士們集中掃射,讓日軍一下子亂了陣腳。60多名戰士死守高地,最終奮戰到只剩下4名時,援軍到來。因為殺敵有功,吳惠民被升為連長。

智奪機場

1943年1月,國民革命軍第5集團軍在昆明成立。同年12月,該集團軍在昆明北郊崗頭村組成了第一個傘兵團,這是中國軍隊的第一支空降部隊。
入緬作戰結束後,吳鐘標跟隨部隊回到了昆明,並因戰功數次得到提升。後來認識了國民黨空降部隊大隊長林仕英,黃埔軍校四期學員,瓊山人。因是老鄉,林仕英推薦他學習跳傘,訓練結束後,吳鐘標進入國民黨降傘第二大隊任第八中隊上尉分隊長。隨後於1945年6月,參加廣西丹竹機場的降落作戰。丹竹位於廣西西江岸邊,是日軍的一個補給基地
1945年7月18日黎明,吳惠民參加了攻占廣西丹竹機場戰役,他們200餘人乘運輸機由昆明起飛,經柳州,突然在丹竹機場一帶實施空降;著陸後,他們從凌晨5點開始總攻,激烈戰鬥到下午3時才結束,最終占領丹竹機場。此後8月3日拂曉,他們在廣西平南縣地面部隊的協同配合下,向丹竹地區守敵發起了進攻。日軍頑固抵抗。傘兵兵分幾路,迂迴包圍,最終殲滅守備日寇,奪取了丹竹的日軍補給基地。
1945年8月,抗戰勝利。看到祖國已經趕走侵略者,加上吳鐘標無心於內戰,他便聽從母親囑咐,回到瓊海完婚,近十年戎馬生涯,終解甲歸田,過起了農耕生活。

戰友重逢

1999年,吳惠民獲得了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榮譽紀念章。
吳鐘標的紀念章 陳元才 攝吳鐘標的紀念章 陳元才 攝
2008年,吳惠民去昆明參加了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紀念活動,見到了幾位當年一起從新加坡回國的老戰友,吳老說,“抗戰時期和戰友們一起出生入死的經歷、滿腔熱血的愛國情懷,永遠是我一生最珍貴的記憶。”
2014年9月份,吳惠民飛往雲南昆明南僑機工紀念大會現場,見到了當時102歲的老戰友翁家貴。一見面,兩人立刻認出了對方,他迎過去抓住翁家貴的手,一聲“老哥”應著一聲“老弟”,兩人熱淚盈眶,緊緊擁抱。那一場南僑機工紀念大會期間,短短4天的重逢,他們有著說不完的話,聊不完的天。然而,重逢後的再分別,如今已是永別。

因病逝世

1月8日傍晚,吳惠民身邊圍滿了家人,最後的時光,他的子女,孫子和曾孫都陪伴著他。
2016年1月8日晚,瓊籍南僑機工吳惠民因病去世,享年98歲。海南健在的南僑機工只有文昌市抱羅鎮裡隆村的張修隆一人了。
張修隆老人拿出報紙,看著照片思念已故戰友吳惠民。張修隆老人拿出報紙,看著照片思念已故戰友吳惠民。

補充說明

人物評價

吳惠民的兒子吳光燦說:老人一生生活樸素,常懷愛國之心,生前最大的遺憾是2015年因行動不便,未能赴京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吳光燦從小聽著父親講抗戰的故事長大。在他的印象里,父親待人和善,一直都很樂觀,意志堅強。
吳惠民一生清貧,唯一珍藏的是一雙擦得鋥亮的舊式紅皮鞋。70多年前,他就是穿著這雙鞋,跟隨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回國的。在吳惠民的抽屜里,有許多珍藏的照片和證書。老人曾告訴記者,“抗戰時期和戰友們一起出生入死的經歷、滿腔熱血的愛國情懷,永遠是我一生最難忘的記憶”
吳惠民的愛國之心,體現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晚年的吳惠民,保留著看報紙的習慣。每天,他都會把報紙攤開,拿出放大鏡逐字逐句讀著國內外要聞。這其中,他最關心中日關係,他希望後輩能“記住國恥,發奮圖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