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81年9月至1991年7月在中山大學哲學系連續攻讀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1年7月獲中山大學中國古代哲學專業哲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曾任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哲學文化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嶺南文化時報》總編輯、《開放時代》主編;
現任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山大學“百人計畫”引進人才;
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2002—2003);
香港大學新聞與傳媒中心訪問學者(2004);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學者(2006);
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訪問學者(2010);
台灣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訪問學者(2013)。
學術兼職:
山東大學新農村研究中心特聘專家
廣東省民政廳智庫首屆專家
廣東省農村經濟學會副會長
珠海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專家
江門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專家
Rethinking Socialism and Reform in China(Brill)叢書共同主編
Rural China(Brill)、《華人套用人類學》編輯委員。
承擔課程
開設的本科及研究生課程:《中國底層社會研究》、《華南民間信仰研究》、《中國革命與毛澤東農村調查》、《中國社會中的民間信仰》
研究方向
民間信仰、中國革命、鄉村振興。
主要貢獻
個人著作:
《儒道互補》(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
《穿越斑馬線》(海天出版社,1993)
《本土情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
《華南古村落》(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孫村的路---後革命時代的人鬼神》
(法律出版社,2014。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
《無主體熟人社會及社會重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白晝之子---六十年代學人自白》(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The path to Sun Village(Brill,2017)
合著:
與賀雪峰合編《直選與自治》(羊城晚報出版社,2003)。
論文:
數十篇涉及中國古代哲學、民間宗教、“底層社會”研究的論文刊行於《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史研究》、《道家文化研究》、《中國鄉村研究》、《讀書》、《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思想》(東京)、《東方學志》(首爾)等國內外學術期刊(更多內容請點擊)。
承擔項目: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課題:“珠江三角洲民間宗教地理空間分布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專項課題:“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研究——從農民合作入手構建以鄉村為主體的新型發展模式”
學術交流:
曾在海內外學術機構作如下學術講演:“鄉土儒學資源的再生”(哈佛大學哈佛儒學年度會議,2003),“從熟人社會到無主體熟人社會”(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2006),“孫村:一個共時態社區”(日本法政大學中國基層政治研究所,2006),“後革命時代的人、鬼、神”(台灣東海大學社會學系,2007),“中國農村現狀與儒學‘下鄉’的可能性”(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2010),“回應中國的社會變遷:以《開放時代》為中心”(韓國延世大學國學院,2010),“中國鄉村空心化的反向運動”(京都國際日本研究中心,2011),“擱淺於時光長河的鄉土與人:從華南古村落看中國鄉土社會的變遷”(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2011),“大陸農村基層社會組織研究”(台灣成功大學台文系,2013),“共產黨革命與人民社會”(德州大學奧斯丁校區歷史系,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