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運鐸紀念館

吳運鐸紀念館

吳運鐸紀念館始建於1991年6月,展室設在雷鋒館內,面積100平方米。 展出300多件實物圖片,展示我國兵工事業的開創者,被譽為“中國保爾”的吳運鐸,為新中國誕生作出的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吳運鐸紀念館
  • 占地面積:100平方米
  • 紀念人物:吳運鐸
  • 類別:紀念館
概況,展廳布局,相關人物,早年,傷殘,相關電影,

概況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
吳運鐸紀念館
《把一切獻給黨》主人的公吳運鐸,在抗日戰爭中,解放戰爭中,為研製武器,三次身負重傷,但他從未退縮。他在書中寫道,要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把我們的力量,我們的智慧,我們的生命,我們的一切都交給祖國,交給人民。”這就是吳運鐸的人生價值追求。 展出300多件實物圖片,展示我國兵工事業的開創者,被譽為“中國保爾”的吳運鐸,為新中國誕生作出的貢獻。

展廳布局

該展室第一部分以時間順序展示吳運鐸獻身國防軍工事業,在抗日戰 爭、解放戰爭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為我國國防軍工事業做出的貢獻; 第二部分展示吳運鐸寫書題字作畫,暢談人生,關心青少年、殘疾人等活動及其產生的廣泛社會影響。第十三塊展板為15所50年來的成績,表明新時代航天人繼承吳運鐸老軍工精神,獻身航天事業的決心。
吳運鐸銅像吳運鐸銅像

相關人物

早年

1917年生,祖籍湖北武漢,生於江西萍鄉。早年曾在安源煤礦當礦 工。全國抗戰爆發後,吳運鐸不遠千里,奔向皖南雲嶺,1938年參加新四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歷任新四軍司令部修械所車間主任,淮南根據地子彈廠廠長、軍工部副部長,華中軍工處炮彈廠廠長,大連聯合兵工企業引信廠廠長,株洲兵工廠廠長,中南兵工局第二副局長,機械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五機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顧問等職。是全國總工會第八、九、十屆執行委員,第三屆共青團中央委員。他心繫兵工,為人民兵工事業無私奉獻。在淮南根據地時因陋就簡,帶領職工自製土設備,擴大了槍彈生產。還主持設計研製成功槍榴筒,參與設計製造37毫米平射炮以及定時、踏火等各種地雷,為提高部隊火力做出了貢獻。
吳運鐸紀念館吳運鐸紀念館

傷殘

在生產與研製武器彈藥中多次負傷,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殘,經過20餘次手術,身上還留有幾十處彈片沒有取出,仍以頑強毅力戰勝傷殘,堅持戰鬥在生產第一線。他說:“只要我活著一天,我一定為黨為人民工作一天。”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和全國總工會授予他特邀全國勞動模範稱號,並將他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1927年夏,國民黨反動軍隊開進安源,屠殺革命者,學校停辦,吳運鐸的家庭生活也陷入絕境。1931年,他隨家人遷到湖北黃石。經父親的同事介紹,兄弟幾人都進礦當了學徒,後 來當了電機師傅。為了弄清機器工作的原理,吳運鐸在繁重勞動間隙把車間裡的一個小閣樓打掃乾淨,當成了"書房"兼"實驗室",把裝機器的破木箱翻過來當書桌,又省吃儉用買來一些工業小叢書,學習機械知識。他還開辦了講座,把機械知識講給工友們聽。 1937年,抗戰爆發後,共產黨在煤礦辦起了抗戰講座,吳運鐸天天去聽課,家中也成了工人集會的場所。他還參加了黨的《新華日報》的發行站工作,每天下班後便把報紙貼出去。礦主報告警察要捉拿他,他毅然參加了新四軍。他被派到皖南雲嶺的新四軍司令部修械所,在農舍的茅草棚子裡開始了軍工生涯。1939年5月,他光榮地加入了共產黨
吳運鐸吳運鐸
在吳運鐸為時10年的革命戰爭生活中,他隨兵工廠從皖南到蘇北,再到淮南,然後轉戰淮陰沂蒙山,後又渡海到東北的大連。為了軍工事業,他的婚事一拖再拖,還主動放棄了去延安學習的機會。他先後擔任過新四軍軍工部黨支部書記、華中軍械處副處長兼華東炮彈廠廠長、東北聯合兵工企業工程部副部長兼引信廠廠長和黨委書記等職務。

相關電影

電影《中國保爾——吳運鐸》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北京電視台和吳運鐸紀念館聯合攝製的8集電視連續劇《中國保爾——吳運鐸》,日前在安徽皖南地區投入緊張的拍攝。 吳運鐸是我國軍工史上的傳奇英雄。他在抗日戰爭的硝煙中參加新四軍,長期工作在後勤軍工戰線上。在三次負重傷和原材料嚴重匱乏的情況下,他堅韌不拔,捨生忘死,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各種困難,為前線提供了大量武器彈藥。他雖然在軍工戰線上被炸瞎了眼,失去了左手,一條腿也成了殘廢,全身傷痕累累,為了崇高的共產主義信念,吳運鐸始終頑強工作,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在和平年代,他仍然拖著殘疾的病體,身體力行,為黨和社會主義建設無私奉獻。他崇高的共產主義精神品德曾深深影響了共和國的幾代人,他把一切獻給黨的革命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