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毒菌《吳菌譜》中云:“故山中人劚(音捉)蕈(吳地拾蕈曰劚蕈),必認蕈盪。如某山出何等蕈,某地出何等蕈,皆有舊盪不亂生者……有名色可認者采之,無名者棄之。”;“故或有毒者,人食遇此毒多致死,甚疾速,其不死者猶能令煩悶,吐利良久始醒。”“楓樹蕈,食之即令人笑不止。造地漿以治之,掘地做坑,以新汲水投坑中,攪令濁,少待,其澄清取飲,即活,亦解諸毒。”同書還記有:“芝園主人,急救良方,使野菌毒,用甘草,不拘多少,以麻油一盞,煎數沸,冷服,其毒自解”。“蘇州天平山白雲寺五僧,行山澗,得蕈一叢,甚大,摘而食之,至夜發吐。三人急采鴛鴦草生啖遂愈……此草藤蔓而生,對開黃白花,傍水依山處皆有之,所謂金銀花是也”。又記載了一鄉人,常以魚腥草解菌毒。
《吳菌譜》,公元1703年清代吳林著,菇菌專著,曾詳細介紹過各種蕈菇等菌類的特徵。
《吳菌譜》中關於蕈菌的概念闡釋“出於樹者為蕈,生於地者為菌”。
“松花著處蕈花生,雨後崖前采幾莖, 吩咐山妻好珍重,姜芽籬筍共為羹。”這是277年前《吳菌譜》中的詩章。它不僅描述了食用蕈的生態習性,而且還介紹了同姜筍一起做羹的烹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