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長(1948年~2006年6月1日),台灣教育家,原籍與出生地皆為台灣雲林縣。2006年因心臟衰竭在台東馬偕醫院過世。學生通常暱稱吳英長老師為‘吳老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吳英長
- 出生地:台灣雲林縣
- 出生日期:1948
- 逝世日期:2006年6月1日
個人簡介,人物生平,為教育獻聲,個人作品,代表論文,逝世周年紀念研討會,
個人簡介
吳英長出生於雲林縣的虎尾鎮,由於是虎尾糖廠員工的子弟,因此國小得以就讀資源較豐富的糖廠附屬國小---安慶國小。國小畢業後,考上省立虎尾中學國中部,在校成績十分優異,頗受學校老師及地方人士的重視。國中畢業後榮獲直升高中部,導師及教過他的老師認為他如果繼續留在虎尾鎮就讀十分可惜,應該到大都市的名校接受挑戰,因此力勸他的父親,讓吳英長去報考到當時南台灣最有聲望的台南一中。到台南市讀書,會增加不少家裡的經濟負擔,而吳教授的父親,只是糖廠理的基層員工,這對吳家是很嚴峻的考驗。占了身為吳家獨子長子的便宜,在家人,尤其是母親、大妹以及二妹的犧牲下,勉強讓吳英長取得到台南市讀高中、到台北讀大學的機會。吳英長自己是男女不平權社會的受益者,他對母親及妹妹們銘感在心,讓他在教學生涯中,特別看重‘性別平等’與‘弱勢學習者’的議題;為了緬懷昔日老師的愛才,他更是不忘把所受過的關懷,努力的回饋給學生、社會。
人物生平
上課 吳英長老師,1948年~2006年在虎尾中學老師的慧眼及期待下,吳教授果然高分考上台南一中。父親開始期待他來日能成為工程師。到了高二開始選組,成績一向不錯的吳教授,出乎意料放棄甲組理工,選了乙組(當時只分甲、乙、丙三組,甲組是理工、乙組是文法商、丙組是醫農)。他父親感到十分的失望、不解,學校有些老師也為他未能選擇甲組而感到可惜。到了高三下的時候,吳教授獲得免試保送升大學的榮譽,在選填志願的時候,他的父親一再建議他選填法律系,希望他將來能夠當法官。吳教授卻一直堅持只選填教育系,當時吳教授告訴他的父親,當法官要給人判刑,他判不下去,不符合他的個性。他認為任何人只要給予機會、好好的加以引導,都會向上、向善發展的。
1970年6月,吳教授從政大教育系畢業,接著服海軍預備軍官役一年。退伍後。決定到中學任教,最初一直苦無門路。一向對吳教授優秀表現有深刻印象的虎尾糖廠廠長,知道吳教授在尋覓教職後,就主動試著向附近幾所中學推薦,並獲得嘉義女中允諾聘請。然而吳教授最後仍是選擇自己推介,接受花蓮縣立花崗中學的聘書。捨棄嘉義女中而就花崗國中,頗讓他的父親及虎尾糖廠廠長感到錯愕。
到花崗國中任教,是吳教授踏入教育生涯的第一步。由於花崗國中是自己的選擇,工作非常愉快,也頗得校長的信賴與賞識。可是出人意料的,第二年他又偕同在花崗國中結識的同仁,組成跨領域團隊,三人一起應聘到壽豐國中,為的是新任的壽豐國中校長,積極禮聘名師,充分授權辦學。吳教授三人團隊由市區名校花崗應聘到鄉下無名的壽豐,是當年(1972年)花蓮教育界的大事。果然,吳教授他們的團隊身手不凡,壽豐國中有他們的加入,兩年之內,及為將校長拼得傑出校長的名譽。
1974年,吳教授接受大學同學的邀約,前往屏東師專擔任助教,並準備再充電。屏師任教一年多,及順利考上政大教育研究所碩士班;也因為再回母校母系就讀碩士班的機緣,得以認識在政大時小任教的左榕老師,兩人都因為熱愛教育,彼此惺惺相惜,吳教授也曾撥冗協助將軍出版社編輯策劃‘新一代益智叢書’(該套叢書榮獲新聞局第一屆金鼎獎,原始規劃者是洪文瓊先生),這也是吳教授與兒童文學結緣的開始。林良那兩本由鄭明進老師插繪的‘小動物兒歌集’、‘小紙船看海’,就是由吳教授負責催生而完成的。
為教育獻聲
培育學生 政大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後,吳教授應聘到台東師專(1979年8月)。吳教授在台東師專服務期間,曾於1977年9月至1979年9月擔任東師實習輔導處專刊“國教之聲”的主編,極力向外邀稿,擴大東師師生視野。在台東師專改制為師院的前一年(1986年),吳教授又考上母校政大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獲準留職留薪進修三年(1986年8月至1989年7月)。就讀博士班期間,吳教授利用課餘曾協助補教業界的九二八公司主持教育訓練工作,在教學理論的套用方面,獲得實際驗證的機會。1988年政府解除報禁,國內兒童日報創刊,吳教授又獲推薦受聘為報社顧問,協助訓練編輯。吳教授此回再度與兒童文學結緣,非常認真地套用認知心理學與兒童教育方面的理論,引領編輯、記者如何閱讀文章、審理或寫作稿件。兒童日報一創刊就能獲得社會普遍讚譽,吳教授功不可沒。更難得的是在擔任顧問期間,他還親自寫了好幾篇介紹閱讀理論的專文。吳教授可說是國內最早把心理學、教學原理與兒童文學結合的領航者。或許因為吳教授在教學領域過於傑出,他在兒童文學方面的貢獻,反而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吳教授一直深以為傲的是,從教導獨生女吳悠(甫獲台大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學位)的經驗中,印證了可以利用兒童文學來推廣深層閱讀、來教導提早寫作。
吳教授在東師開授好幾門叫座的教育科目,特別是“教與學的心理學基礎”、“社會領域教材教法”及“教育實習”三門課,更是無人能出其右。他上課要求嚴格,授課內容有料。他要求學生作筆記、強調學習策略、重視後設認知,剛開始的時候,常讓學生適應不良。但他上課幽默風趣,從不給學生臉色,且願意花時間和學生討論,讓學生有如沐春風的感覺。他常叮嚀學生“當老師的不可以把自己的情緒捲入教學裡”。他要學生銘記在心“中下的孩子才真正需要你的教學”,而不要成為“學生會的,不是你教的;學生不會的,你也不會教”的教師。此外,他更強調“教學即輔導”,好的教學、吸引人的教學,就是最好的教室管理。
吳教授最令學生和同事佩服的,是他能夠結合理論與實際,把教學案例講得出神入化,讓教學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同樣得到深刻的啟發。2002年11月起,他陸續在國語日報國民教育版發表“深入教室現場”的教學案例分析,即是他歷年來教學修證的結晶。
個人作品
吳英長 (1986), 兒童故事基架的分析, 台東師專學報, 000(014), 0195-0213 .
吳英長 (1997), 老鼠變老虎。誤解變無解, 國教之聲, 31(2), 22-27.
吳英長 (1998), 國民國小國語故事體課文摘寫大意的教學過程之分析.
代表論文
論文基本資料
篇 名 :國民國小國語故事體課文摘寫大意的教學過程之分析
並列篇名 :How to Teach Summary Writing for Story Text in School
作 者 :吳英長
發表期刊 :台東師院學報
出版年份 :1998 年
卷 期 :9 期
頁 次 :p.149~184
關鍵字 :故事文體 2 摘寫大意 2 後設認知策略 2 教學設計 2 Story grammar 2 Summary writing 2 Metacognitive strategy 2 Instructional design
語言別 :中文
中文摘要 :本論文的目的是在分析國語故事體課文摘寫大意的教學過程。 大意既是閱讀( Reading ),也是作文( Writing )的工作。 因此進行教學時,首先將此類課文做符合「故事文法」的教材分析, 然後依 Gagné 教學事件九歷程安排成教學活動設計,此設計又把大意做為一種技巧或策略加以分開。這樣的教學流程使摘寫大意的教學能實踐國語科混合教學的精神,一篇大意的短文實際上就是以讀書為核心,並聯絡說話和作文。這種大意教學奠定了整個國語科教學流程的基礎,使其後的各項教學活動不流至於支離破碎。
摘取大意除了後設認知策略之外,還需輔以機動策略,才能使程度好的學生達到「迅速瀏覽,了解大意」的課程目標。值得注意的,本論文所指的大意教學流程,剛開始至少需要兩節課的時間,才能推展完成。有關的教學細節及建議事項本論文將逐一討論。
逝世周年紀念研討會
「吳英長老師逝世周年紀念研討會」議程表
2007年5月19日(星期六)
時間 地 點 活 動 內 容
07::::50 ~
08::::10
教學大樓
3樓T309
報 到
08::::10 ~
09::::50
教學大樓
3樓
T309
范信賢老師:教學做為一種作品創作
唐忠義老師:麥子落地死--以吳老師的教育愛談校長教學領導之實踐
關培培老師:描述一個國小啟智班特教團隊如何利用家長通知單增進親,師,生之間互
動
郭惠珍老師:吳老師紮根在海端
09::::50 ~
10::::00
休 息
10::::00 ~
11::::40
教學大樓
3樓
T309
余兆娟老師:借別人的光是要讓自己發光-以「鯨魚哲學」為例
柯慧儀老師:因你的光讓我發光--我的教學成長之路
郭雅萍老師:當個快樂的國小老師
徐培芳老師:像專家教師ㄧ樣思考-以主題教學為例
11::::40 ~
13::::00
午 餐 時 間
13::::00 ~
14::::40
教學大樓
3樓
T309
溫美玉老師:從深度閱讀到創意寫作
黃靜惠老師:班級寫作教學之探討與分享
沈羿成老師:教學案例的撰寫
陳雅鈴老師:如何使用教學案例-以"介入教室的爭執"教學案例
14::::40 ~
15::::00
茶 敘 時 間
15::::00 ~
16::::40
教學大樓
3樓
T309
王健文老師:青年吳英長的第一件差事
王金國老師:從知識管理談教學案例之價值
綜合座談
時間配當:
1. 主持人介紹:5分鐘
2. 發表:每篇15分鐘*4(12分鐘時提醒一次,15分鐘時再提醒一次即請結束)
3. 討論:每人10分鐘*2(8分鐘時提醒一次,10分鐘時再提醒一次即請結束)
4. 綜合討論:15分鐘(每人次發言請不超過3分鐘)
◎每場四篇總計10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