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吳興山水清遠圖記
昔人有言:“吳興山水清遠”。非夫悠然獨往有會於心者,不以為知言。
南來之水出天目之陽,至城南三里而近,匯為玉湖,汪汪且百頃。玉湖之上有山,童童狀若車蓋者,曰車蓋山。繇車蓋而西,山益高,曰道場。自此以往,奔騰相屬,弗可勝圖矣。其北小山坦迤,曰峴山。山多石,草木疎瘦如牛毛。諸山皆與水際,路繞其麓,遠望唯草樹緣之而已。中湖巨石如積,坡陀磊磈,葭葦叢焉,不以水盈縮為高卑,故曰浮玉。浮玉之南,兩小峰參差,曰上下釣魚山。又南長山,曰長超。越湖面東與車蓋對峙者,曰上下河口山。又東四小山,衡視則散布不屬,縱視則聯若比鱗,曰沈長、曰西余、曰蜀山、曰鳥山。又東壤,曰毗山。遠樹微茫,中突,若覆釜。玉湖之水,北流入城中,合苕水於城東北,又北東入于震澤。
春秋佳日,小舟泝流城南,眾山環周,如翠玉琢削,空浮水上,與舡低昂,洞庭諸山蒼然可見,是其最清遠處耶。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吳興山水清遠圖:大德五年(1301)秋,趙孟頫與其弟子陳琳合作,見《珊瑚網》卷二十仇遠跋。吳興,古郡名,今浙江湖州市。
天目:山名,在浙江臨安市西北五十里,為全省山水之主脈。
玉湖:即碧浪湖,納諸山之水,清如碧玉。
童童:茂盛貌,重疊貌。
車蓋山:在吳興南七里。
道場:在吳興南十二里。
坦迤(yǐ):謂山勢平緩而連綿不絕。
峴(xiàn)山:在吳興南五里。
坡陀(tuó)磊磈(kuǐ):巨石攢積的樣子。坡陀,高下不一。
葭葦:蘆葦。
浮玉:山名。在玉湖中,湖水雖滿,常露其頂,若浮玉然。
長超:山在吳興東南二十里。
河口山:在吳興東南五里。
毗(pí)山:在吳興東五里。
苕(tiáo)水:即苕溪,出天目山之南,北流經吳興入太湖。
震澤:即太湖,在吳興北,跨蘇、浙兩省。
舡(chuán):同“船”。低昂:起伏,升降。
洞庭:太湖中小山甚多,以東西二洞庭為最。
白話譯文
前人曾說:“吳興山水清明廣遠”,如果不是悠然獨往而心領神會的人,就不會認為這是真知之言。
南來的流水源出天月山之南,到城南約三里的地方,匯成玉湖,又深又廣將近百頃。玉湖之上有山,童童然就像車篷一樣,叫車蓋山。由車蓋山往西,山更高,叫道場。由此而往,奔騰相連,不能一一描繪了。它的北面有小山平坦延伸,叫峴山。山上石頭很多,草木清瘦如牛毛。群山都與湖水相連路徑盤曲,在山腳遠望,只看見草樹圍繞在前面而已。中湖巨石堆積不平,錯落的山石間長滿了蘆葦,不因水的漲落而或高或低,因此稱為浮玉。浮玉山之南,有兩座小山交錯,叫上下釣魚山。再往南的長山,叫長超。越過湖面在東邊與車蓋山對峙的,叫上下河口山。又往東邊的四座小山,橫看則分散不相連,縱觀則像魚鱗般排列,叫沈長、西余、蜀山、鳥山。東邊接壤的,叫毗山。遠樹微茫,中部隆起,猶如覆蓋著一口鍋。玉湖之水,向北流入城中,在城東北與苕水匯合,繼而向東北流入震澤湖。
春秋佳日,在城南坐小船逆水而行,眾山環繞,就像翠玉削琢空浮在水面,與船一同起伏,洞庭群山深青可見,這是吳興山水的最清遠處啊。
創作背景
吳興,自古是山川靈秀、人物薈萃之地,於作者又有閭里鄉土之親,因此在作者的詩文中常常得到描寫且洋溢著濃濃的眷愛之情。作者對吳興山水推崇備至,在畫上題寫了此文。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文開篇第一段僅兩句話:“昔人有言:‘吳興山水清遠’。非夫悠然獨往有會於心者,不以為知言”。雖只兩句話,對全篇卻很重要。從結構說,它具有統攝全篇的總挈之勢,鎮壓涵蓋,引領下文;從理論內涵說,它包蘊了一個不可逾越的藝術規律。王夫之管它叫“鐵門檻”:“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限。即極寫大景,如‘陰晴眾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逾此限”。對於吳興山水,趙孟頫所說的:“非夫悠然獨往有會於心者,不以為知言”。正符合“身之所歷、目之所見”這一創作規律。表明無論“圖”也好,“記”也好,都是以現實生活與親身感受作為堅實的創作依據。
標題是“吳興山水清遠圖記”,開篇第一句話就提到“吳興山水清遠”,那么,“吳興山水清遠”,自然是“圖”,也是“記”所要表現的主要內容了。總觀全文,其表現手法約略有三。
其一,俯瞰吳興山水的全貌。所謂“俯瞰”,就是站在一個很高的立足點上,對審美客體保持一種全景式的巨觀把握,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鳥瞰。此文寫吳興山水的全貌,以城南三里的“玉湖”和玉湖上的“車蓋山”為焦聚中心,然後有層次地向四方鋪展,延伸:其西“山益高,曰道場”;其北“小山坦迤,曰峴山”;其東“與車蓋對峙者,曰上下河口山”;其南就是“出天目(山)之陽”的“南來之水”,又“北流入城中,合苕水於城東北”“入于震澤”。所記清歷可數,山水宛然在目,是從空中拍攝的一幅吳興山水的“鳥瞰圖”。
其二,移步換形,漸入佳境。除俯瞰吳興山水的全貌之外,對其各路山水勝景,作者又采此法給以細緻描繪。如:“越湖面東與車蓋對峙者,曰上下河口山。又東四小山。衡視則散布不屬,縱視則聯若比鱗,曰沈長、曰西余、 曰蜀山、曰鳥山。又東壤,曰毗山。遠樹微茫,中突,若覆釜”。作者簡直像個導遊人一樣,引導讀者,步步看,面面觀,移步換形地再現自然景觀。其手法接近中國畫的“動點透視”,其效果可以讓讀者神遊其中,置身畫裡。這一手法也是對上述“俯瞰全景”的必不可少的補充,二者的結合,使吳興山水有大有小,有遠有近,有散有聚,展示其不同的山水風貌。
其三,小景以露,大景以藏;近景以顯,遠景以隱。作者以這種錯綜手法來描繪吳興山水,也是很高妙的。小景、近景容易觀察體驗,所以,對它們必須用“顯”筆,“露”筆,要具體、細緻,假如對小景再“藏”,再“隱”,那就什麼也寫不出來了,勢必空洞、浮泛,因此要用“工筆”去描,使其顯,露;對大景、遠景就不同了,因為它們不易細緻觀察,也不易用工筆去描畫的,所以,要用“藏”筆,也叫“隱現法”,或粗筆濡抹,或簡筆勾勒,使大景、遠景若隱若現,給讀者的欣賞留下藝術空間,引導讀者,通過藝術想像,去補充、豐富,再創造藝術境界。這樣,藝術上可取“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本文寫玉湖以北的景觀:“其北小山坦迤,曰峴山”。因為其“小”,所以,用筆顯,露:“山多石,草木竦瘦如牛毛。諸山皆與水際,路繞其麓”;而隨著視線的延伸,下面對其遠景僅只一句勾勒其輪廓:“遠望唯草樹緣之而已”;再如寫玉湖,車蓋山以西的景觀:“繇車蓋而西,山益高,曰道場。自此以往,奔騰相屬,弗可勝圖矣”。其對高山,大山,遠山的描繪,相對就用了“隱”筆,“藏”筆,僅以粗線條勾勒,以示其境界的蒼茫、深遠。總之,這種“小景以露,大景以藏;近景以顯,遠景以隱”的結合,可以使畫面具有“咫尺千里”之勢,以此來寫“吳興山水清遠”,無疑也是合適的妙筆。
文章最後一段曰:“春秋佳日,小舟泝流城南,眾山環周,如翠玉琢削,空浮水上,與舡低昂,洞庭諸山蒼然可見,是其最清遠處耶。”這段優美文字,回扣照應開篇,既點出吳興山水的“清遠”,也與作者“獨會於心”相應相合,從章法結構看也極完美。
名家點評
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吳秀華:畫家寫山水與一般人不同。……而這裡,趙孟頫是在獨賞自然。這種獨賞,不是一般性地瀏覽,而是賞鑒。其為文風格頗似他的畫風:精緻而富有意境。他用文字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吳興山水圖。(《中國散文鑑賞文庫 古代卷》)
作者簡介
趙孟頫(1254一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湖州(今屬浙江)人。出身宋朝皇族,宋時曾任真州司戶參軍,元世祖時任兵部郎中。元延祐三年(1316)官翰林學士承旨。趙為元代書畫家,傳世之作為元代之冠。詩文清邃奇逸,著有《松雪齋文集》。今存散曲有小令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