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翰林(康熙皇帝的老師)

吳翰林(康熙皇帝的老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恆(1649~1717),字翰宸,號雲嶷,寶豐縣大營鎮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進士,在京做官,曾為康熙皇帝的老師,吳垣在康熙五十四年告老還鄉時,康熙帝賜給他半幅鑾駕,並派衛隊護送,一直到大營;並為他題詩一首“風暖雲開晚照明,翠條深映鳳皇城,人間欲識雲和態,聽取新詩玉管聲”,這首詩被刻在了石頭上,鑲嵌在牆上,後人把那間房子稱為“御書樓”。

基本介紹

  • 本名:吳恆 
  • 別稱:吳翰林
  • 字號:字翰宸,號雲嶷
  • 所處時代:清代
  • 出生地:寶豐縣大營鎮
人物簡介,後世影響,

人物簡介

吳恆自幼愛讀書,方圓聞名,關於他的傳說有多,小時候那他在家鄉一所私塾讀書,老師讓他和同學們打掃私塾旁邊的一座廟,把裡面的神像都抱出來擦一擦,打掃完後同學們都回家了,吳恆拿出書坐那又看了一會,沒一會天色就陰暗了下來,要下雨了,吳恆也收拾了東西準備回家,發現外面還有兩個小鬼的神像沒有抬進廟裡,眼看就要下雨,吳恆說糟了,趕緊抱著神像就要搬進廟裡,可怎么都抱不動,他又氣又惱,他著急的跑到路邊看看有沒有還再玩耍的同學,這時候,身後不遠的兩個小鬼開始對話,一個小鬼對另一個說,他可是以後的翰林爺啊,皇帝的老師,怎么敢讓他抱我們呢;另一個說是啊是啊,那怎么辦啊;兩個小鬼一商量還是我們自己回去吧,他們回頭看了看吳恆,趕緊自己走回了神位。
八仙之一呂洞賓呂純陽,遭天譴找吳翰林避難,呂變成一粒菜籽,吳將其裝進筆桿兒里。大難過後,吳把呂倒了出來。呂走了幾天后,多次在夜裡找吳談話,夢醒便去。
一天夜裡,呂又找吳,吳問:“你叫什麼名字?是什麼人?啥樣子?在哪兒住?”呂答:“我叫呂洞賓,是八仙之一。明天午時,在北面野地里的楊樹墳咱倆見面。”第二天午時,吳準時來到指定地點,看見楊樹墳坡上一個穿著破爛、像個乞丐的人,抱著一個狗頭對著狗嘴啃。吳見此情景心想:這怎么會是呂洞賓呢?於是,扭頭返回。這天夜裡呂找吳問:“今天午時我去楊樹墳咋沒見到你呢?你去哪裡了?”呂答:“我可見到你了,那個乞丐橫樣的人就是我。你想,嘴對嘴不是一個呂字嗎?”吳苦笑著“噢”了一聲。
吳翰林救了呂洞賓並且他們成為很要好的朋友,呂洞賓為了報恩對吳翰林說我保你家後人世世代代為官,可出一石二斗芝麻那么多的官;並為吳翰林挑選了一塊墓地,此地是龍地,可永保後世;在吳翰林死後,從他家鄉雙城縣(古時候大營鎮的稱呼)四個城門同時出殯,其中三個墓是假墓,吳翰林被埋到了呂洞賓為他挑的墓地,可吳家後代為什麼敗落了,竟沒有出一個官?那是因為關老爺把吳家的塋地占了。相傳,吳恆的墓地氣太盛,要出皇帝,又是一場浩劫,改朝換代,塗炭生靈;被天上其他神仙得知,下界鎮壓,在吳恆出殯幾天之後,東城門外墓地正前方一夜之間起來了一座關羽廟,早上周圍村莊的牛都累的趴在地上不願下地勞作,每家每戶的牛頭上都掛有一吊銅錢,當地村民發現南山上面的那座關羽廟不見了,再一看這吳翰林墓前的關羽廟不正是南山上的那做廟嗎?原來南山上的那座廟是連夜被牛拉了過來,擋在翰林墓前面,擋著他家的龍脈;相傳,那天晚上牛忙了一宿,還是有一個神像沒有被拉進廟裡,第二天早上人們發現之後,有把神像抱進廟,可是第二天神像自己又出來了,這樣了幾次,人們也就不把他抱進廟了,在原地又為神像蓋了一座小廟放了進去;吳翰林墓前的關爺廟是被牛拉過來的,所以沒有地基,距今三百多年了,經歷了風吹雨打,洪水大風,雖然破舊,卻不會倒塌,至今仍在,令當地人稱奇。
吳翰林在京為官的故事,在民間也有很多傳說,傳說為什麼吳翰林會告老還鄉,康熙皇帝對他的這位老師那么好,言聽計從,他為什麼要回來,皇帝為什麼舍的他回來, 吳翰林是不回來不成,相傳吳翰林康熙和蘇麻喇姑關係都很好,吳翰林和蘇麻喇姑都對對方有意思,可由於蘇麻喇姑在宮中的地位,他和蘇麻喇姑注定不能,吳翰林也不敢捅破這曾窗戶紙,也怕皇帝有所發覺,畢竟蘇麻喇姑是康熙的長輩,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更高,他們的關係變的很尷尬,對於康熙來說,一邊是自己的恩師,一面是自己把她當母親一樣的蘇麻喇姑,對於吳翰林來說不管怎么兩邊都是他的上司,蘇麻喇姑那更是宮中數一數二的人物,注定蘇麻喇姑和吳翰林不可能,與其關係那樣尷尬下去不如早點告老還鄉,對於吳翰林是很明智的選擇。

後世影響

吳翰林的傳說在家鄉有很多, 在當地人民心中,吳翰林是當地人民的光榮,在當地留下無數的傳說,和珍貴的歷史文物,有皇帝賜的鑾駕、御書樓,和歷史建築吳寨,可惜的是吳寨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被毀去,但那些傳說是永遠的留了下來,留在了人們的心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