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筱陽,生於1952年,中國根藝美術大師,中國根藝美術大師民間藝術家,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省根藝美術學會理事,嵊州市民間工藝家協會秘書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筱陽
- 國籍:浙江省
- 出生日期:1952年
- 職業:中國根藝美術大師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1979年開始根雕創作,至今已創作作品上千件,多次在全國、省市展覽中獲金、銀大獎。2002年作品《達摩》獲浙江省首屆雕刻型根藝精品大展金獎,2003年作品《悟》獲浙江省根藝精品大展金獎,2004年作品《漁龜》獲浙江省根雕藝術博覽會金獎,2005年作品《寒江獨釣》在浙江省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天工獎”,作品《東坡吟》在紀念中國根藝美術學會成立20周年精品展上,獲“劉開渠根藝獎”金獎。
人物生平
雕刻之夢緣起雕花床
舊時農村的雕花床,在他的眼裡美不勝收,從此他下決心走上自學成才之路。
吳筱陽在雕刻藝術上的孜孜追求,緣起童年時代對雕花門床的崇拜。
在吳筱陽的記憶中,自從懂事開始,他就喜歡上了畫畫,而當他稍稍長大一點以後,過去農村中常見的雕花門床上所體現的雕刻藝術美讓他完全陶醉,雖然這在東陽人的眼裡根本就是最普通的工藝。
國中畢業後吳筱陽成了一名農民。為了改變每天出勤掙工分的枯燥生活,更為了自己的愛好,吳筱陽下決心自學雕刻藝術。為了這個夢,他竟跑到東陽,買來了全套雕刻工具。
白天到生產隊出工,晚上在家裡模仿、學習木雕工藝,從此,他的生活多了一種樂趣。1975年,吳筱陽在雕刻藝術上已小有造詣,一些本村、甚至鄰近的農戶開始邀請他上門做雕工,從此,雕刻藝術的夢想在他的腦海中越來越清晰。
從1979年起,他先後進嵊縣泥塑廠、新昌大佛仿古工藝廠、嵊縣工藝美術廠等企業工作鍛鍊,在那裡他吮吸著來自各方面的藝術素養。1982年,吳筱陽有幸成為浙江美術學院雕塑培訓班的學員,藝術素養也由此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做過泥塑設計,也做過木雕設計,但吳筱陽最熱愛的還是在工藝美術廠期間搞根雕創作。“那時候做的根雕很小,用的樹根是從山上挖下來的杜鵑花根,但我很喜歡這種根雕這種創作形式。”
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1986年吳筱陽辭掉工作回老家辦起了嵊縣城關特藝雕刻廠,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吳筱陽在雕刻藝術的海洋里自由翱翔,當時他的廠主要生產木雕,也兼泥塑。他還進行過大型雕塑的創作,像鹿山公園的群鹿雕像、少女雕像就是他的作品。
1992年,吳筱陽迎來了事業上的小輝煌,公司生產的佛像實現了批量化生產,並全部出口日本,最多時,生產工人達到了80多人。雖然生意火紅,但吳筱陽始終都快樂不起來,因為他認為,做佛像產品藝術性不強,思想內涵不深,生產最多的佛像也只是在生產產品,而根雕是一門藝術。這么多年來因為工作的忙碌而沒時間從事根雕創作,他的內心始終是空落落的。
2000年,佛像生意漸淡,吳筱陽看到這種情況,心裡反而有一絲欣喜。他辭掉了許多佛像生意,開始一門心思創作根雕。2002年,他創辦了筱陽博藝館,從此,他的理想與事業有了一個很好的契合點,在根雕這條路上,他快樂地行走著。
魂系朽木終成大器
為化腐朽為神奇,他在朽木前足足靜坐、沉思六個小時,抽掉一包香菸。
“回想起來,在嵊縣工藝美術廠的幾年,令我與根雕結下了一生情緣。”吳筱陽回憶說,當時他創作的根雕作品《聽琴》刊登在浙江工藝美術雜誌上,根雕也能登上大雅之堂!這令他怦然心動,遂確立了根雕創作的信念。後來,作品《李白醉酒》受到了上海一位著名畫家的肯定和賞識,更使吳筱陽信心倍增。雖然此後幾年沒有機會再與根雕接觸,但吳筱陽心中一直記掛著這個愛好。2000年,吳筱陽放棄了佛像生意,放棄了手頭的一切,一門心思地乾起了根雕創作。“樹根的形態千姿百態,有的虬曲臃腫、疙瘩斑斑,有的四出槎芽,既有突出的雞眼,又有深陷的空穴,還有結瘤和細裂的紋路及各樣的節疤,這些都是天然的痕跡。這在一般人眼裡是‘醜’的廢料,根雕藝術家卻能妙手回春,根藝作品由此打動觀眾的心靈。”
紮根在天然朽木堆中,吳筱陽的藝術興趣得到了完全滿足。
去年,有人在東門垃圾堆里發現了一截黑不溜秋的怪根,吳筱陽過目後欣喜若狂,“真是難得的好根料!”。後來,吳筱陽用這古沉木創作了根雕精品《寒江獨釣》,創作效果非常理想。
原來,吳筱陽用運根雕藝術手法,把唐代大詩人柳宗元《江雪》所描繪的“千山鳥飛盡,萬跡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刻畫得惟妙惟肖。現在,有人願出8萬元現金買走這一作品,吳筱陽說什麼也割捨不下。
“立意成功是創作中最為快樂的一件事,而立意也是作品生命誕生的關鍵。”正因如此,每每碰到好根料時,吳筱陽時常都會忘乎所以,甚至整天都對著樹根發愣。
有一年,吳筱陽在金華某根料市場閒逛時,偶然間覓得了一塊希奇古怪的木頭,把個吳筱陽樂得像個小孩。以至於傍晚回到時,吳筱陽不顧旅途疲勞,匆匆忙忙地爬下幾口飯後,立即端坐在根料面前沉思起來。時針滴答、滴答地溜走,指間的香菸抽換了一根又一根,吳筱陽絞盡腦汁,依然構想不出個所以然。
直到零時一點鐘,一個靈感忽然跳進他的腦海,吳筱陽會心地笑了,那一夜吳筱陽睡得比任何時候都要香。事實證明,因靈感而創作的根雕作品《鬼魂》沒有白費他的一番心血,該作品參加2002年浙江省首屆雕刻型根藝精品大展,結果獲得銀獎。
從事根雕創作多年來,吳筱陽自己也記不清有多少回陷入了這樣忘我的境界。有時候為了一塊理想的根料,他是走南闖北,不知疲倦。有一次在甘肅某根料市場轉悠,吳筱陽竟無法自拔,帶來的3萬元現金轉眼就完,後又三次向家裡催款,直到花光15萬元現金,還是有點戀戀不捨。
根藝創作來源於生活,高於自然,還於自然。俄國大文豪高爾基曾說過:“打動我們的並非山野風景中形成一堆堆的東西,而是人類想像力賦予它們的壯觀。令我讚賞的是人類如何輕易地改變了自然……”
就這樣痴迷,就這樣傾情,就這樣自然而然地陶醉於天人合一的藝術境界中,吳筱陽最終登上了根雕藝術的瑰麗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