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吳王諸樊劍
- 出土地點:湯陰羑河墓地1號墓
- 館藏地點: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 所屬年代:春秋末期
- 出土時間:2018年
- 通長:41.3CM
- 通寬:5CM
文物簡介,文物價值,
文物簡介
吳王諸樊劍,2018年出土於湯陰羑河墓地M1,現藏於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由劍身和劍柄組成,通長41.3cm,通寬5cm,最厚處0.8cm,柄長9.4cm,除劍尖殘斷一節外,保存基本完整。
劍脊呈三棱形,中脊兩側各刻有銘文14字,總計28字。銘文內容為:“工䱷王姑發者反,自乍元用。巳用以獲,莫敢御余。處江之陽,台北南西行。”
文物價值
吳王諸樊劍劍脊三棱形,中脊兩側各刻有銘文14字、總計28字。銘文纖細,文字刻劃精準,內容豐富。經專家釋讀,銘文內容為:“工䱷王姑發者反,自乍元用。巳用以獲,莫敢御余。處江之陽,台北南西行。”其中,“姑發者反”是吳王諸樊的金文寫法,“自乍元用”是指吳王自己製作、佩帶使用。
該劍製作工藝先進,保存完整,造型精美,銘文鑄作精準,內容豐富,代表了當時鑄劍的最高水平,是目前考古發掘出土的唯一一把吳王諸樊自作劍,更是春秋時期三晉文化與吳越文化在中原地區交流、碰撞的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