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滿福,號居謙,別字守真,略有陀跛,原籍東莞,數代落籍佛山。
基本介紹
- 本名:吳滿福
- 字號:號居謙
別字守真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時間:1892
- 去世時間:1961年9月17日
- 性別:男
人物生平,特點絕招,名揚海外,後繼有人,
人物生平
生於光緒十八年,他的父親是個文人,母親卻是個精通武藝的人。吳滿福既學文又學武,文武雙全。人們都知道,但凡學武術的人,由於常需練功少不了會受傷,因而或多或少會懂得一些跌打醫術。可以說,吳滿福學醫是從學武術開始的。他二十多歲就掛牌行醫,在佛山普君圩開一間“吳滿福鐵打醫館”。如要說他是無師自通的話,卻也不盡然,在倔 中年時期,就與佛山一些內外科中、西名醫,組織一個“靈蘭蘭書館”,每月兩次集中讀書,互相取長補短,業務上不斷提高。這種方式,有如定期業務學習,但對舊社會的個人開業的醫生來說,卻又是何等難得!吳醫生不僅參加這些學術交流,自己還特別攻讀《醫宗金匱》、《醫宗金鑒》這兩套醫書,他、的記憶力特彆強,自學精神堅定,晚上常在蚊帳里秉燭看書,以致曾多次燒壞了蚊帳。更有趣的是,他有意結識一群“仵作老”(殯殮工人),當他們去石灣“執金”(從棺材裡把人的遺骨放進魂壇里故名),吳醫生便跟著去,拿起人骨反覆排列,研究人體骨骼的構造,摸熟骨頭的各個部位與形狀。這種研究人體骨骼的方法,在今天有先進科學標柄的情況下,當然不會有醫生這樣做了,但在幾十年前,能這么刻苦自學的醫生是少見的。由於吳醫生的努力,在他三十多歲時已經成名。1961年9月17日,吳醫生因患癌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了,終年七十歲。這是醫學界的損失。對他的去世,佛山市政府為他組織了治喪委員會,舉行追悼會,這是佛山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佛山地區和市的領導同志出席了追悼會,對吳醫生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
特點絕招
一般來說每個骨科醫生都是通過用藥和手術給患者治療的,對於這兩個醫療手段,吳滿福有自己的特點。一是在配方、用藥有獨到之處,對一些病例,若按一般醫生的處理一定會靠按摩治療,但他卻用服食中藥來解決。他治療脫臼復位、骨折,都能縮短“破壞進行期”,即俗稱所謂消腫、止疼快,這其中的秘奧之一還是靠用藥。例如骨折,一般分為破壞、自主、修復三個階段。他用精選的藥酒對患者進行藥酒“柔疊”、按摩,使破壞期縮短了,也就是加速了修復期了。吳滿福另一個絕招,就是徒手“復位”。以往對待關節脫臼的病人用傳統的療法是“震挺法”,就是藉助木梯、扁擔對患處施行復位手術,但吳醫生不藉助木梯、扁擔。而是徒手復位,他手勢輕而準確,操作中就可避免損傷患者的關節骨膜,更可避免積瘀,這樣療效就事半功倍。這就是他比別人高明之所在。由於吳醫生醫術高明,藥到回春,名氣越來越大,每天有相當多病人來找他診治。
名揚海外
解放後,吳醫生於1956年加入了普君診所,1958年這間診所轉為普君醫院,他任院長。這是黨和國家給他的榮譽和信賴。其實吳滿福所獲得的榮譽又何止於此。他治好了那位舉重世界紀錄保持者後,跳高名將鄭鳳榮、著名舞蹈家以及一些水球、摔跤運動員,都由國家介紹給吳醫生治療。是吳醫生恢復了他們的青春活力,使他們在國際上繼續為祖國爭光。與此同時,吳醫生還因醫好了一名華僑同胞而名揚海外。一位名叫馬啟祥的澳大利亞華僑,因為大腿骨折,在僑居地久治未愈大腿肌肉已開始萎縮。當地醫生建議截肢治療。馬先生不願截肢肢。於1961年特地從澳洲回來佛山求醫。經吳醫生精心用藥,內服、外擦、外敷、按摩等等,治療四個月痊癒出院。馬先生非常高興,對吳醫生感恩不盡,一再多謝。回到澳大利亞之後,還在當地登報鳴謝祖國良醫。
後繼有人
吳滿福有幾位兒女,均是骨科醫生,繼承吳醫生的精良醫術,為世人服務,有的在香港,有的在佛山、廣州、三水等地,可謂醫學這家,名醫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