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疔療

吳氏疔療,蘇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醫藥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氏疔療
  • 類別:傳統醫藥
歷史淵源,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吳氏疔療,創始於清乾嘉年間。據《吳縣文史資料》第六輯記載,“吳縣木瀆鎮山塘街吳氏疔科,專門醫治疔瘡,療效顯著,是久已馳名江南的民間專科醫生”。 吳氏疔療第四代傳人吳金秀(1868-1939),因婆母去世,即開業行醫,專門治療疔瘡55年。當地及其周邊地區有很多病人慕名來求治,可謂是聲名遠播。至今,吳氏疔療已傳至第五代吳志雲醫生,她在17歲時開始向婆母吳金秀學習醫道,在吳金秀去世後,吳志雲便繼承祖業了。現年已73歲,為人醫治疔瘡,已半個多世紀。目前,吳氏疔科由吳志雲之子李永熙執照開業。李永熙之子李路及其孫李嘯幫助其打理診所事務。李永熙、孫蓮珍夫婦不但全盤繼承了上一代的精髓,而且推陳出新,開創了吳氏疔科的新亮點。
疔,是一種發病迅速而且危險性較大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發生在顏面和手足等處。若處理不當,發於顏面者易引起走黃而危及生命,發於手足者則可損筋傷骨而影響功能。吳氏疔科致力於中醫中藥治療皮膚疾病,已經幾百年,在中醫治療疔瘡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治療方法以及獨特的藥物。
吳氏疔療,通過理論聯繫實際,研究出了以中醫“四診”為基礎,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的疔療技藝。經過長年的經驗積累,對各種各類疔瘡,無名腫毒,慢性瘡瘍等一系列中醫皮膚科的疑難雜症研究出了相對應的治療手段。疔瘡的治療方法和步驟:一、望診,二、問診,三、脈診,四、配方,五、配藥,六、製作藥捻。
吳氏疔療,對於疔瘡腫毒瘡瘍採用藥膏和藥捻局部用藥的手段進行治療。其副作用少,對皮膚刺激性小,簡單易用,病人可以很輕鬆的掌握其使用方法。對於一些病情嚴重的患者,則採用藥捻深入創口內部的方法。即將藥捻攜帶相對應的藥物進入創口,從而達到去腐生新,拔毒生肌的作用。

社會影響

吳氏疔療技藝是祖國中醫外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吳氏疔科的特殊中藥對於治療疔瘡有著十分優秀的療效,有見效迅速、價格低廉、痛苦小、療效好等特點,擁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如果進一步加以開發,必定可以推廣到更多的地方,從而為廣大人民服務,造福於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