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朝淮

吳朝淮

吳朝淮高級工程師,原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所所長、廣東省土木建築學會名譽理事,廣東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全國總工會“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朝淮
  • 出生地:新加坡
  • 出生日期:1931年
  • 畢業院校:西南交通大學
資質,事跡,築巢引鳳,貸款續建防風洞試驗室,貸款引進廣東省首台“PDA”,

資質

地基基礎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主要經歷:
1931年出生於新加坡
1954年西南交通大學(原唐山鐵道學院)鐵道建築系本科畢業;
1954年分配到鐵道部第一設計院大型建築處從事橋樑設計工作;
1961年廣東交通學院任教;
1963年在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從事橋樑設計工作;
1972年在廣東省建工局工作;
1984年在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所任所長;
1992年6月被廣東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1992年10月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1993年獲全國總工會“五一勞動獎章”。
廣東省建科院的開拓人

事跡

--記原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所所長吳朝淮
從秦磚漢瓦到鋼筋水泥,從平房木屋到高樓大廈,自人類最初搭棚蔽身開始,就有了建築技術的產生,就有了建築科研的萌芽。今天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摩天大樓、海底隧道、橋樑高速路等,正是有了建築技術的推陳出新,建築科技的創新發展,從而為經濟的繁榮、城市的建設、現代化的進程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作為以建築科研為主業的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是建國以來廣東省成立的首家專門建築科研機構。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家融科技開發、技術諮詢、建築設計、工程監理、質量檢測、工程鑑定及特種工程施工等業務於一體的綜合型科研單位。提起省建科院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後第一任領導人吳朝淮功不可沒,人們都尊稱他為省建科院的開拓人!
受命於危難
創建於1962年的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所(現是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隸屬於廣東省建工局,主要從事建築工程方面的技術研究與開發。文革期間,研究所處於解體狀態,技術人員基本下放。1972年,才恢復 “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所”,技術人員才逐漸回到崗位。直至1984年,全所有150多個職工,但技術人員才占一半左右。職工的收入依靠國家事業撥款維持,落後的體制使職工無心科研。廣東省試行承包制後,國家減少對科研所的撥款,而且經費每年遞減,由幾百萬元降到幾十萬元,在最困難時,全所只有5000元。由於國家及省里停止投資,建設重大科研項目---風洞試驗室已被迫擱置。全所只有3個研究室和一個車間,找不到一間象樣的試驗室,沒有一個突破性的科研項目;原有陳舊的宿舍樓根本解決不了員工的住房問題……那時的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所就象一個體弱多病的嬰兒等待救援。
1984年4月,正是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好時節,吳朝淮奉命由省建總公司調往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所走馬上任,擔任所長職務。在受命之前他對科研所的歷史和現狀是有所了解的,也做好了艱苦作戰的思想準備。可沒想到推開科研所的大門,眼前的實況比他想像的還要嚴峻:他發現所有的辦公室居然沒有一個房子的門窗是完整的!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在那個憑資歷、論背景的年代,吳朝淮的出身還讓他背負工作和技術以外的壓力。
1931年,他出生於新加坡,祖上三代都在新加坡從商, 5歲時回到家鄉潮州,就是因為這種家庭背景,他的入黨申請一直批不下來,去科研所任“一把手”時還不是黨員,已讓那些老資歷們側目而視了。
那種不服輸的精神在他身上再次得以證明,上任第一天,吳朝淮來到殘舊的風洞試驗室,凝視著銹跡斑斑的鋼架和已成臭水溝的風洞底坑,聽著滋生的蚊蟲在四周嗡嗡鳴叫,他心裡已在開始思索:用什麼方法才能改變這裡的困境?怎樣才能使科研所脫離危難?
愛拼才會贏
那首鏗鏘有力、振奮人心的《愛拼才會贏》唱響大江南北,“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愛拼才會贏”,這是潮州人的成功之道,也是吳朝淮的成功之道。
吳朝淮認為,基礎差底子薄的科研所要在強手如林的廣東建築業中真正找到出路,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走別人未走過的路。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正是吳朝淮的三大創舉讓科研所起死回生。

築巢引鳳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市場競爭的背後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在上世紀80年代初吳朝淮卻能很清晰地認識到這一新觀點。他認為技術水平是科研機構的關鍵,而人才則是關鍵之中的關鍵。如果不能竭盡全力地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即使招來了人才,也終究會留不住。
衣食住行乃人生大事,溫飽解決之後,住房也理所當然成為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1985年當科研所一棟新宿舍樓建成的時候,職工們都懷著急切的心情等待分房,有的職工甚至還沒等分配方案出來就乾脆先搬進去。為了給引進人才的計畫創造條件,吳所長毅然決定留5套新房和5套舊房。這一決定在科研所引起掀然大波。輿論壓力洶湧而至,很多人深感不解,有的甚至憤憤不平。
他一邊把自己求賢若渴的想法告訴大家以求理解,一邊還是堅持利用住房條件吸引人才。都說處理人際關係是一門最大的學問,在這裡得到了驗證。回憶往事,吳所長非常感慨地說: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遠比做技術工作困難,箇中酸甜苦辣只可意會無法言傳!
10套住房很快就住進了一批工程師以及一些優秀的研究生和大學畢業生。
1990年,中國科學院一位剛畢業的女碩士找到了吳所長,請求到科研所工作,吳所長經過一番考查認為她頗具工作能力,而她丈夫也是中國科學院的碩士畢業生,而且是動測專業的工程師,正是所里緊缺的人才,便決定一起調進,還為其安排了住房。小夫妻倆很有敬業精神,出了不少科研成果。
無論是在住房上,還是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甚至連職工家屬的工作、孩子的上學,吳所長都儘量幫忙,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有了人才和技術,也就有了成果和效益,吳所長就用部分收益來改善全所職工的福利待遇,一連建了幾幢宿舍樓,職工的住房問題基本解決。
有了吳朝淮構築的這一溫馨巢穴後,很快就順利地招引來了美麗的鳳凰,為科研所的人才隊伍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貸款續建防風洞試驗室

科研所以前是靠政府撥款的事業單位,現在作為企業只能靠自己養自己,不出科研成果,何來效益?吳朝淮認為必須發揮科研單位的特長,親自帶頭承擔科研課題,以技養技,走別人未走過的路,他決定將重點放在高新技術的開發上。
廣東是颱風多發區,颱風對建築物及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如潮汕地區和湛江地區經常遭受特大颱風,許多建築物受損,鋁合金窗和玻璃幕牆被損壞,房屋倒塌。吳朝淮雖然不是學風洞工程專業的,但他以企業家深遠的目光洞察到風洞未來的重要地位和廣大市場前景,在建築業發達的國家已把風洞中風力作用的測試作為高層建築的必要技術手段。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高層建築必然增多,研究所里的風洞設施還是當時我國建築行業唯一的一套,如果建設成功,它的地位可想而知,他斷定風洞試驗室非續建不可!
經過初步預算,續建風洞試驗室至少需要10萬元,但當時一窮二白的科研所根本拿不出這筆錢。吳朝淮決定向省科委貸款,經過多方周旋,省科委同意貸款但條件是必須由省建總公司做擔保。由於資金數額較大,省建總財務處不肯簽字擔保。又是幾番說服和表決心,在省建總陳家輝總工的幫助下總算說服了財務處,順利地貸到了10萬元。
1986年底,就在吳朝淮所長走馬上任的第三年,全國第一座大型建築空氣動力學專用的風洞試驗室建成了,並且通過了省科委和建設部的鑑定驗收,當時的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中報導了我國這第一台建築風洞建成且通過鑑定驗收、投入使用的新聞。
由吳朝淮所長組織帶領完成的科研成果“建築風洞設計建造及流場校測研究”和“高層建築風壓風振研究”分別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其中“建築風洞設計建造及流場校測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從此確立了建科所在建築風洞工程領域的高尖技術地位。
有了好的科研成果,只有把它套用於具體的工程實踐,才能轉化為生產力,產生經濟效益,才能促進技術的發展。剛開始,人們對風洞試驗的認識不夠。隨著1990年潮汕地區和湛江地區遭受了特大颱風破壞,人們開始重視對建築物的風洞測試,開始有較多開發商要求做風洞試驗,風洞測試逐步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事實證明吳朝淮所長的遠見。這座可完成多個試驗項目的風洞試驗室在易遭受熱帶風暴襲擊的廣東受到矚目,風洞試驗室也開始盈利了!
迄今為止,國內許多知名、重要建築物都在該試驗室做了風洞試驗,完成了包括廣州63層國際大廈、深圳地王大廈、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廣州新機場航站樓、廣州會展中心、東莞會展中心、南京會展中心和湖南某辦公大樓等100多項工程的風洞試驗,為這些工程提供了可靠的風工程技術數據,並且積累了大量的技術資料,這些數據和資料對指導工程設計和深化風工程技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貸款引進廣東省首台“PDA”

風洞項目成功之後,科研所里的職工們都開始鬆了口氣。沒有人知道吳朝淮所長心裡又籌劃著名一個宏圖大計。作為所里的第一領導人,他覺得眼前的勝利只是階段性的,他必須領著科研所更上一層樓。
在廣東省建設系統的一次機械、儀器展覽中吳朝淮所長見識了產自美國的PDA分析儀,即打樁分析儀。當時廣東省還沒有一台打樁分析儀(PDA),全國也很少見,幾乎所有工地都採用傳統的靜載試驗測樁技術。這種技術不僅速度慢而且套用繁冗,局限性強,這些缺點在現代化的建築施工過程中越來越明顯,在當時卻仍然作為主要的乃至唯一的手段在苦苦支撐著。而動力試樁這門新技術,雖然在國外已得到較為廣泛的套用,但在我國由於受技術水平的限制,樁基動測技術還不成熟,無法進入實際套用,當時建築工程界很多人還“談動測而色變”。
1987年底,風洞工程還未開始盈利,在前有貸款未還、後無資金補充的情況下,吳朝淮所長竟然下決定再次貸款引進廣東省首台PDA分析儀!一台PDA分析儀需要30萬元,在當時無異於一個天文數字。關心他的人都勸阻他不要冒這么大的風險,在許多疑惑、不滿和反對聲中,吳朝淮所長還是力排眾議第二次貸款。這種氣魄和冒險精神是一般人不敢想像的。若干年後的今天,吳所長再次談起這一決定時,都覺得心有餘悸。
這次貸款遠沒有第一次那么順利。提供貸款的單位領導雖然也認為這是個很有發展前景的項目,但畢竟是一項高風險投資,所以提出科研所兩年內要還清債務,有盈利還要對半分成的貸款條件。有人語重深長地勸他說:“你不貸款不用新技術你沒責任,貸了款而用不好你可就得負全部責任啊!”面對壓力,吳所長陷入沉思:風洞試驗已經開始產生效益,只要繼續開拓業務,科研所以後幾年還可以順順利利;職工們好不容易齊心協力渡過難關,也想喘口氣安安穩穩的過上幾年好日子,怎么忍心讓他們跟著自己再經歷考驗?但如果安於現狀,科研所就沒有可持續發展的後勁,愛拼才有路,愛拼才會贏!
經過慎重考慮,吳所長沒有聽取明哲保身的建議,他認為成功是與風險並存的,如果不冒這個險就永遠沒有成功的機會。據說雄鷹成年後如果選擇安逸,它的壽命只有十年;如果年老時它選擇重生就必須飛上崖頂,用嘴把老化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用石頭敲去爪上已經僵硬的皮殼,經歷陣痛才能蛻變。同樣,科研所要更進一步也必須再接受風雨的洗禮。
吳朝淮相信科研所在引進PDA分析儀之後有實力開發動測技術,而這一技術將會使建築樁基測試技術的面貌為之改觀,為這值得冒險!終於他拿起沉重的筆在一份條件苛刻的貸款協定上籤了字。
儀器買回來了,如何使用?在那種“談動測色變”的狀況下怎樣進行動測技術推廣?這個山芋比貸款還要燙手。吳朝淮在所里成立了一個以中青年科研人員為主的開發套用研究專組,親自披掛上陣擔任組長。記不清為這個項目流過多少汗水,吃過多少苦頭,耗過多少心血,單是為了實測廣東各地不同的樁基狀況,他們幾乎跑遍了珠三角的山山水水。第一次跨進廣東某地就遭遇瓶頸,新事物往往不易被人認同,有關主管部門甚至要追究技術責任,正當進退維谷的時候,曾經在關鍵時刻幫過吳所長的省建總陳家輝總工又一次出力相助,親自組織召開研討會詳細介紹PDA分析儀技術上的可靠性和先進性,使與會專家學者統一認識,PDA測樁新技術才得以在省內各地逐步推廣套用。
歷盡千辛萬苦,經過不斷探索試驗,吳所長帶領的開發套用專業小組獲得了大量關鍵技術參數,使套用研究取得成果,最終由省建委、省科委組織專家鑑定,並由國家檢測中心牽頭組織編制檢測細則,使動力試樁具有法定效力的新技術。
1989年,科研所單是在深圳寶安地區的樁基檢測收入就達700多萬元,省內各地也迅速推廣套用。1991年開始,許多大型工地都使用動測技術測樁。貸款按時還清後所里又連續購置兩台PDA分析儀,使經濟效益大幅增長,成為科研所的經濟支柱,也推動全省樁基檢測技術的進步。
吳朝淮所長始終認為科研所的發展要有“人無我有”的創新技術,為了配合高層建築風洞工程測試,必須建立與之配套的建築外門窗物理性能檢測裝置,他再接再厲帶領科技人員設計建造了華南第一座門窗性能檢測試驗裝置,通過了省的檢查、測試、驗收並投入使用,為後來發展玻璃幕牆檢測裝置打下了基礎。
在吳所長的“以技術帶動科研,以管理推廣技術”的理念下,他帶頭開發新技術,制訂了配套的人事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和承包經營、科研責任制、人才培養使用制度、設備更新改造等管理制度,很快科研所在吳朝淮所長上任後的幾年內徹底地擺脫了困境,同時還確立了科研所在省內建築科研水平的領先地位。
成功總是青睞敢於拼博、敢於冒險、敢於創新的人。
十年耕耘的收穫
吳朝淮從上任到離任,整整十年多的時間,在這十年里,不僅使科研所擺脫困境走向繁榮,而且留下一批優秀人才,為持續發展打下紮實的根基。十年里所走過的風風雨雨,經歷過的酸甜苦辣,至今仍然歷歷在目。
成功是辛勞的報酬!這十年里,全所共有1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的科技進步獎;由於碩果纍纍,科研所獲得省建工集團1985~1995年10年科技進步一等獎,吳朝淮也同時獲得個人科技進步一等獎。1994年,科研所躍居全國300家經濟效益好的科研單位行列。
吳所長在任期間和科研所全體職工共同努力建起了我國第一座建築風洞試驗室;引進了廣東第一台高應變動力測樁儀器等新技術並加以推廣套用;主編了廣東省標準《建築地基基礎施工及驗收規程》。由於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1992年吳朝淮所長獲得廣東省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同年10月獲國家特殊津貼。1993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
1993年,吳朝淮在參加表彰大會的相片被刊登在當天《羊城晚報》的頭版,在吳朝淮自信的笑容背後有誰知道他這十年的辛酸風雨路?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
成功前後
吳朝淮5歲時隨母親返還老家潮州,在老家讀完中學後,考上唐山鐵道學院(原唐山交大)土木工程系,這是上海交通大學的兄弟學校,從這學校里走出去的有詹天佑、茅以升、林同炎等著名專家。那時年輕的吳朝淮廢寢忘食、如饑似渴地吸取專業知識,盼望著早日為新中國建設事業效力!
因國家人才緊缺,吳朝淮被安排提前於1954年8月底畢業,分配到鐵道部蘭州第一設計院大型建設處,從事橋樑設計工作。工作任務重,而且所有計算都靠手工完成,一項工程設計少則一個月多則三五個月。在蘇聯專家的帶動下,夜以繼日地工作,得到了很好的鍛鍊,技術水平隨之飛速提高,打下了較紮實的基礎。
1961年,因夫人在暨南大學任教,為解決夫妻兩地分居,在暨南大學校長的幫助下通過鐵道部辦公廳調回廣州,在廣東交通學院任教。他主教橋樑和地基基礎等課程,交通學院分解後調到廣東建築工程專科學校(現廣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任教;建專學校撤銷後又被派往廣東省建築設計院從事橋樑設計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間被下放到建築工地,隨後又調往韶關鋼鐵廠;沒多久調回廣東省建工局,從事重點工程設計,參與會審、方案討論等重要工作。
1982年吳朝淮被派往非洲,他作為國家派出的專家組副組長來到赤日炎炎的剛果,與其他中國外援人員共同完成總統府人民宮工程的建設工作。作為負責人之一,他的不少改進方案被採納,工程順利完成為中國人民增添了一份榮譽。從剛果回來後,就被委派到科研所任所長。
吳朝淮勤讀書,重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他的事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都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肯定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這句話又在吳朝淮身上得到了驗證。他的成績有一半是靠夫人的支持,而且他夫人也有自己的一份事業,他們算是強強聯合。
初見吳朝淮夫人饒芃子時,給人一種“女學者”的形象,思維清晰,行動幹練。她畢業於中山大學,曾任暨南大學中文系主任, 1987-1996年任暨大副校長;教過23屆本科生、13屆碩士生、13屆博士生。現在70多歲仍然是暨大的博士生導師。饒老師說,他們兩人從事的是完全不同的專業,但在工作上從不干預對方,給對方足夠的發展空間;從不互相埋怨,在精神上和生活上則互相扶持、互相信任。
在吳朝淮所長築巢引鳳的創舉中,饒老師為他引進人才的子女解決讀書問題穿針引線,吳所長收穫的成果離不開饒老師的支持。
採訪饒老師時才知道,一代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是饒老師的堂叔,她還提供了幾張他們去香港參加饒宗頤先生九十華誕的相片,在饒宗頤大師揮毫巨幅照片的背景下,吳朝淮夫婦那和悅的笑容定格在鏡頭前,他們的眼裡透著笑看風雲的從容和大度。
正如當人們提起《紅樓夢》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曹雪芹一樣,在廣東省土木建築行業里提起吳朝淮自然想到他開拓省建科院的事跡。吳所長費盡心血濃墨重彩地書寫了科研院的開始,如今建科院已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曆程,正昂首闊步向前邁進。他當年引進的人才現在很多都走上了領導崗位成為建研院的中流砥柱,建科院波瀾壯闊的未來將由他們秉承這位老前輩創新、開拓的精神繼續撰寫出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