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36年出生。廣東省開平縣人。漢族。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專長是外國文學特別是東方文學和文藝理論。
曾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文藝理論教研室副主任、系副主任,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兼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印度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高等學校外國文學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阿拉伯文學研究會名譽理事,廣東外國文學學會會長。獲國務院表彰"為高等教育事業作出特殊貢獻",發給政府特殊津貼。
1957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後留校任教,長期從事文藝理論和外國文學特別是東方文學的教學研究工作。曾經講授過《文學概論》、《毛澤東文藝思想》、《外國文學》、《東方文學》、《英美文學史》(外語系)等本科課程,和《文藝理論》、《西方古代文學思潮》、《西方近現代文學思潮》、《東方文學思潮》、《東方文學專題研究》等碩士學位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文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省開平縣
- 出生日期:1936年
主要著作,主要論文,
主要著作
《外國文學》(上下冊)(第一作者,廣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9月)
《東方采菁錄》(中山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
《20世紀文學泰斗——泰戈爾》(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有:
《緬甸戲劇》[緬甸]貌陣昂著(譯著)(中山大學出版社1992年 3月)
主要論文
《“興、觀、群、怨”解》,《學術研究》1962年第6期
《澳大利亞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亨利·勞森》,《中山大學學報》1979年第2期
《管窺普列姆·昌德的(舞台)》,《印度文學研究集刊》第 1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
《〈舊約〉〈創世記〉開篇詞語考》,《中山大學學報》1985年第2期
《〈羅摩衍那·童年篇〉的文學理論思想》,《印度文學研究集刊》第2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
《試論東方文學史的分期》,《比較與探索》,,中山大學出版社1986年,
《〈仁愛道院〉與普列姆昌德的現實主義Premsram aur Premchand yatharthavad》,《中國批評家眼中的普列姆昌德》,外文出版社1988年,(Cini samavacikan ki najar men PremChand,Videsi bhasa prakasagrh,Peicin,1988);《印度文學研究集刊》第3輯,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7年
《一部被忽略了的重要劇作——評逝梨陀姿的〈摩羅維跡與火友〉》,《南亞東南亞評論》第 1輯1988年
《東西方文學交流的歷史回顧》,《東西方文學交流一一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選》,澳門基金會1994年 3月
《悉多形象的演變》,《印度文學研究集刊》第4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