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文集

吳敬璉文集

《吳敬璉文集》是2013年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該書收錄了吳敬璉先生1980—2012年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共160多萬字。這些文章共分8個專題,不僅涵蓋了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主要方面,而且對經濟改革為什麼以及怎樣與政治改革、公民社會建設協同推進有深入的闡述。其中相當一部分論述,已經成為改革史上的重要文獻。

基本介紹

  • 書名:吳敬璉文集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4月
  • 裝幀:精裝和簡裝
基本介紹,作者簡介,文集內容,目錄,(上),(中),(下),

基本介紹

2013年4月底,《吳敬璉文集》由中央編譯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文集有精裝和簡裝兩種形式,分上中下三冊。吳敬璉大力倡導並努力推進中國的市場化、法治化、民主化改革,是“整體改革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經濟改革應以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為目標,建議縮小國有經濟範圍,主張從略、改革方案設計、巨觀經濟政策、比較制度分析和經濟成長模式轉變的一系列研究,對經濟學界或政府決策產生重要影響。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他始終對改革過程中的社會不公高度關注,不僅藉助尋租理論科學分析了轉型期腐敗蔓延的成因和解決之道,還在90年代後期率先發出權貴資本主義預警。
中國改革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值此時刻,中央編譯出版社精心編輯出版了這部150多萬字的《吳敬璉文集》,我們深感吳敬璉先生的著述對於把握中國經濟和中國改革的來龍去脈,謀劃新一輪改革有著重大的鏡鑒意義;他關於中國經濟社會一系列問題正本清源的研究,對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文革”結束後,吳敬璉先生忙碌而多產,出版了數十本專題圖書,比如《當代中國經濟改革》(2004,繁體字版2005,英文版2005,日文版2007)、《中國增長模式抉擇》(2005)、《呼喚法治的市場經濟》(2007)、《吳敬璉經濟文選》(2010)、《重啟改革議程:中國經濟改革二十講》(合著,2012,繁體字版2013)等,涵蓋了中國經濟改革的主要方面。這些書出版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與以往出版所有圖書最大的不同是,中央編譯出版社此次出版的《吳敬璉文集》收錄了吳敬璉1980-2012年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分8個專題,不僅涵蓋了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主要方面,而且對經濟改革為什麼以及怎樣與政治改革、公民社會建設協同推進有深入的闡述。其中相當一部分論述,已經成為改革史上的重要文獻。因此,可以這樣說,到目前為止,本書是吳敬璉所有作品中涵蓋範圍最全面、收集文章最重要、思想觀點最集中、閱讀價值最大化、指導現實最適用、裝幀製作最精美的一套精品著作。

文集內容

《吳敬璉文集》分如下8個專題:(1)綜論改革和發展(2)改革的整體推進戰略和方案設計(3)企業改革和所有制結構調整(4)經濟發展方式轉變(5)巨觀經濟態勢和政策研究(6)維護社會公正,抗擊權貴資本主義(7)法治、民主與公民社會建設(8)經濟學與中國改革。

目錄

《當代中國思想家文庫》總序
出版說明
總目

(上)


第一篇 綜論中國改革和發展
經濟發展戰略與經濟體制模式的選擇 (1982年12月)
論作為資源配置方式的計畫與市場 (1991年8月)
建議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 (1992年4月)
關於計畫經濟和市場經濟的論爭 (1998年2月)
“中國模式”會成為全球榜樣嗎? (2010年10月)
重啟改革議程 (2012年9月)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包容性的經濟和政治制度 (2012年10月)
第二篇 改革的整體推進戰略和方案設計
單項推進,還是配套改革 (1985年7月)
關於改革戰略選擇的若干思考 (1987年1月)
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一種整體構想 (1987年7月)
經濟體制中期(1988—1995)改革規劃綱要 (1988年5月)
中國經濟改革戰略的分歧與選擇 (1988年10月)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 (2001年11月)
加強頂層設計,認真推進改革 (2012年3月)

(中)


第三篇 企業改革和所有制結構調整
城市改革的關鍵是增強企業的活力 (1984年9月)
“兩權分離”和“承包制”概念辨析 (1987年9月)
產權制度和大中型企業的改革 (1989年4月)
關於公司化 (1993年8月)
在公司化改制中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 (1995年3月)
實現國有經濟的戰略性改組———國有企業改革的一種思路 (1997年5月)
對經濟形勢的估量和放手發展中小企業的對策建議 (1998年7月)
如何合理合法地實現國企改制和產權明晰 (2007年1月)
國有經濟的布局調整和國有企業的改革不能停步 (2011年9月)
第四篇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關於“經濟成長方式”及其轉變 (1995年8—12月)
制度重於技術———論發展我國高技術產業 (1999年5月)
“十一五”時期必須認真解決工業化道路和增長模式的問題 (2005年3月)
我為什麼研究起增長模式和工業化道路來 (2005年10月)
從早期經濟成長到現代經濟成長 (2005年10月)
出口導向戰略與粗放增長模式的持續 (2008年9月)
集中力量解決長期增長中的問題 (2010年1月)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政府自身改革更關鍵 (2011年1月)
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問題:提高服務活動在經濟活動總量中的比重 (2011年11月)
我國城市化面臨的效率問題和政策選擇 (2012年10月)
第五篇 巨觀經濟態勢和政策研究
當前貨幣流通形勢和對策 (1984年12月)
論控制需求和改善供給 (1986年3月)
控制需求,疏導貨幣,改革價格 (1988年4月)
國民經濟的困境和出路 (1990年9月)
論通貨膨脹政策之不可行和根本出路在於落實各項改革措施 (1994年3月)
關於人民幣匯率問題 (2004年12月)
增長模式與資本市場 (2008年9月)
金融海嘯和中國經濟 (2008年12月)
對如何走出巨觀經濟政策兩難困境的思考 (2010年8月)
“十二五”中國巨觀經濟態勢和展望 (2011年5月)

(下)


第六篇 維護社會公正,抗擊權貴資本主義
“尋租”理論與我國經濟中的某些消極現象 (1988年8月)
貧富差距大小談 (1994年2月)
再談根治腐敗 (1996年4月)
社會主義經濟:社會公正+市場經濟 (1997年8月)
中國會成為尋租社會嗎? (1999年4月)
股市七題 (2001年3月)
腐敗與反腐敗的經濟學思考 (2002年5月)
關於劃撥國有資產歸還國家對老職工社會保障基金欠賬的建議(2003年3月)
就《中國的社會保障改革研究》課題給溫家寶總理的一封信 (2004年11月)
妥善處理收入差距過大問題 (2006年6月)
警惕尋租新動力 (2006年12月)
要讓老百姓富起來 (2011年2月)
縮小收入差距不能單靠再分配 (2011年6月)
第七篇 法治、民主與公民社會建設
經濟改革與政治穩定 (1995年8月)
新形勢下政府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 (2000年6月)
建設民間商會 (2002年5月)
用信息化推動民主政治建設 (2002年8月)
法治中國 (2002年12月)
修改憲法和實施憲政 (2003年6月)
建設一個公開、透明和可問責的服務型政府 (2003年6月)
努力構築市場經濟的制度基礎 (2004年12月)
政治不改革,經濟改革也落實不了 (2012年2月)
第八篇 經濟學與中國改革
論孫冶方的經濟理論體系 (1984年9月)
從匈牙利的經驗看我國當前的改革 (1985年8月)
經濟理論的演變與改革戰略的選擇———對中國實例的分析 (1988年12月)
資源配置與經濟體制 (1991年12月)
經濟學家、經濟學與中國改革 (2004年2月)
“市場社會主義”與中國經濟改革 (2005年1月)
中國的轉型 (2005年8月)
創新還是尋租:中國轉型制度環境與企業家才能配置 (2007年3月)
薛暮橋與中國市場經濟的開拓 (2011年4月)
經濟學與中國經濟的崛起 (2011年7月)
索引
中國人名
外國人名
專有名詞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