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墓

吳承恩墓

吳承恩墓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東南的馬甸鄉二堡村,在大運河東堤東的南乾渠東邊。

1974年12月,吳承恩及其父吳銳之墓同時被盜。由於當時調查人員只見到《先府賓墓志銘》,未能見到吳承恩的棺材,故不知吳承恩的墓已被掘。1981年8月,淮安市人民政府組織專人尋訪吳承恩墓地,在馬甸鄉找到了吳承恩棺材前檔板(上刻有吳的官銜“荊府紀善”),於是找到了吳承恩的墓地。當即清理了墓穴,並將以吳墓為中心的一塊三畝地徵用下來,在四周挖小渠環繞,建為吳承恩墓園。吳承恩墓園呈方形,四周以小水溝與外界相隔,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

吳承恩墓基封土直徑為5米,高1.5米,墓前豎有1.5米高的石碑,上刻有陰文“荊府紀善吳公承恩之墓”10個字。墓南10米有4柱3門帶脊檐的牌坊一座。柱高8米,橫坊書有楷書“吳承恩之墓”5個字。墓西有古式涼亭一座,四角飛翹,可供遊園者小憩。亭之北為甬道,甬道北盡頭則為出入墓園之門。

吳承恩墓東北3米處,為其父吳銳之墓。墓園植有蜀松,垂柳數十株。

吳承恩墓,1987年9月與其故居一道被淮陰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承恩墓
  • 位於:淮安市東南的馬甸鄉二堡村
  • 柱高:8米
  • 級別: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 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
  • 門票價格:免費
淮安當地,有很多古墓,而有一些好吃懶做之人常常挖墓掘墳,盜取棺材板和墓中的一些金銀財物來賣錢。1975年1月的一天,馬甸鄉一位國小教師在上班的路上發現了一座被挖的古墓,旁邊有兩塊方形石碑。他當時出於好奇走過去看了看這兩塊石碑,隱約認出一塊上面是用篆字書寫的“明吳菊翁之墓”,可見墓主姓吳;另一塊則用正楷寫的祭文,其中有段文字是:“孤小子成恩”。他眼前一亮,墓主姓吳,而其子名成恩,莫非墓主的兒子是《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於是,他馬上向學校匯報了此事,學校非常重視此事,馬上又上報給了縣文化館。後經查證,這兩塊碑正是吳承恩為他的父親寫的墓志銘。大家一陣驚喜,又迅速將此事上報給了南京博物館。
吳承恩墓
1981年,淮安縣政府派人調查吳承恩的墓地,於是,調查人員先從被盜的“吳菊翁墓”入手,很快找到了當時的盜墓人。他們交代,他們當時在旁邊還盜了一個棺材上有“吳”字的墓。
吳承恩墓
於是調查人員根據線索在一所中學找到了被盜的棺材板,當時棺材板也被木匠改制成了中學的門窗,字跡等都蕩然無存,老師們只記得上面有個“吳”字。大家正在失望之時,那個改制棺材板的木匠吳師傅開口了。他說當他改做到棺材橫擋板時,發現板上有“荊府紀善射陽吳公靈柩”十個字,這時現場有人開玩笑說:“吳師傅,這具棺材的主人說不準還是你的祖上呢!”吳師傅心裡一動,就留下了橫板的上半部分,上面刻有“荊府紀善”四個字,“紀善”為明王府的屬官,正八品,為明代的獨設官職。據考證此墓為明代墓,而明代淮安人只有吳承恩長興解任後有“荊府紀善”之補。而且墓主姓吳,號稱過“射陽山人”,符合這些條件的明代的淮安人只有吳承恩一人,那么這座墓的主人不是吳承恩還能是誰呢?
後來調查人員在盜墓人的引導下,重新打開了被盜的墓穴,清理出了一男二女共三具骨骼,很明顯,這是吳承恩和他的兩位夫人。調查人員當即清理了墓穴,並將以吳墓為中心的一塊三畝地徵用下來,在四周挖小渠環繞,建為吳承恩墓園,供後人憑弔。而那塊印有“荊府紀善”四個字的木板,被收藏在吳承恩故居中,它對於學者研究《西遊記》的創作時間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吳承恩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