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娜

(1953—),女,1977年畢業於山東海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前身)海洋水文氣象系海洋氣象專業。同年進入國家海洋局工作。“七五”、“八五”、“九五”期間,主持完成了多項災害性海洋環境預報、數值預報的國家攻關項目研究。現任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常務副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愛娜
  • 性別:女,
  • 畢業時間:1977
  • 畢業學院:中國海洋大學
簡介,生平介紹,個人貢獻,有關奧運,近期狀況,

簡介

山東省威海人,工程技術帶頭人,中共黨員,1977年7月畢業於山東海洋學院(現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水文氣象系海洋氣象專業;

生平介紹

2000年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金融專業研究生班;2004年,獲中國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任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常務副主任,兼任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副主任,國家海洋計量站副站長,全國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海洋大學兼職教授。
1974年至1977年,吳愛娜就讀並畢業於山東海洋學院(現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水文氣象系海洋氣象學專業。歷任院學生會副主席、團委副書記。
1977年至2004年期間,吳愛娜在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工作,歷任業務科副科長、科長,北海分局科技調查處副處長兼海洋經濟信息室常務副主任,青島海洋管區主任,中國海監青島直屬隊隊長,北海預報中心主任,山東省海洋預報台台長。

個人貢獻

“七五”、“八五”、“九五”期間,主持完成了多項災害性海洋環境預報、數值預報的國家攻關項目研究、中試、引進消化、推廣套用工作,並實現業務化,已在公益服務和專項技術服務中收到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多次獲國家部級科技進步獎。先後組織實施了山東省、日照市、勝利油田海洋預報台的共建工作,沿海防風暴潮警戒水位核定,海洋自動化觀測系統建設。主持完成了青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日照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的改革試點工作。組建了北海預報中心風暴潮預報業務系統,創造性地運用國內外先進技術,結合所轄預報海區的特點,解決風暴潮預報研究中的關鍵技術問題,依據有關氣象和水文歷史資料建立大氣擾動與風暴潮增水之際案的相關關係模式,並作出環渤海港口的天文潮預報,填補了國內在黃河海港預報風暴潮的空白。“八五”期間,組織完成了“八五”國家攻關課題“85?903?04?01”專題在北海預報中心的引進、業務化組裝和推廣,實現了海洋數值預報產品的獨立製作,並在數次災害性巨浪和風暴潮預報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海洋防災減災作出了重要貢獻。主持觀測、預報自動化業務系統建設,先後完成了北海預報中心“衛星通訊(VSAT)系統的擴容升級”、“衛星遙感系統與處理系統的升級”、“海洋站實時資料通信系統建設”;“海洋預報產品微機發布與服務系統的研製及推廣”、“日照、小麥島、千里岩海洋站海洋自動化觀測系統集成、建設”、“GTS資料處理與自動填圖系統研製及推廣”、“海洋數值預報業務化系統的中試、推廣”等工作,實現了海洋觀測預報的自動化和數位化。

有關奧運

主持了奧運會海上賽場水文預報項目的申報實施,並任項目組長,同期主持了日照市世界盃歐洲級、470級帆船賽項目的申報及賽場水文預報實施。通過兩個項目的實施,為奧運帆船的熱身賽及正式比賽建立了有效的保障系統。2002年建立了青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環境實驗室,並於2003年通過國家級計量認證。先後為中石油、EDC、阿帕奇、冀東油田等石油公司建立了溢油應急預報模式,為海上溢油應急事件的處理、管理及處罰提供科學依據。

近期狀況

2004年9月,吳愛娜調至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工作,主持和參與國家科技部、國家“863”、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國家認監委、國家海洋局等重大項目和課題的研究工作。在任期間,積極組織籌備,促成全國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海標委的成立,大大提高了我國海洋標準化工作效率,催化產生更多更加權威、更加先進的海洋標準,推動了海洋管理、開發和科研工作的規範化和標準化進程。同時,緊密跟蹤國際標準,研究制定標準的程式和方法,探索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途徑,將我國制定的水平較高的技術標準納入國際標準中,或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充分反映意見,體現我國的利益,從而實現標準外交。
以“908”專項為突破口,啟動海洋質量監督工作,首先協助各省市海洋廳局及項目承擔單位建立了海洋標準計量與質量保障體系,同時推動了海洋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有效地推動了海洋領域及重大專項工作的質量管理。啟動海洋儀器設備、海水淡化和苦鹹水處理設備檢測工作,構建我國海洋儀器設備檢測體系。國家認監委已批准,在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的基礎上籌建國家海洋儀器設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積極推進海洋局內部檢測資源的整合,為進入海洋領域使用的海洋儀器設備的檢測、校準、比測把好質量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