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遠(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

吳志遠(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

吳志遠,男,1988年出生於安徽和縣,管理學博士,現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志遠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管理學
  • 任職院校:南京大學
人物經歷,研究領域,開設課程,學術成果,科研項目,出版專著,發表論文,時評文章,所獲獎勵,

人物經歷

本科與碩士就讀於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7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國家“2011計畫”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聯合培養博士。現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

研究領域

1、 政治傳播
2、 網路社會與新媒體研究
3、 傳播思想史

開設課程

本科生:《新聞攝影》(春季學期)
碩士生:《政治傳播》(春季學期,合上)
博士生:《政治與傳播》鍵捆紙(秋季學期,合上)

學術成果

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沉浸傳播環境下新媒體技術對媒介融合的影響研究”(18CXW020)。課題主持人。
2、國家部委課題中國網路空間研究院一般項目“多主體協同參與網路社會治理模式研究”。課題組核心成員。
3、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基於大數據內容分析的新媒體時代公共輿論中的表達理性框架研究”(15CXW016)。課題組核心成員。
4、江蘇省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大學精英階層網路意見表達與政治參與研究”。課題組成員。
5、江蘇省社科規劃辦項目特別委託項目“發展健康向上的網路文化研究”。課題組成員。

出版專著

1、《試聲鳴磬己愉想: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年。(執行副茅乘犁民主編)
2、《網際網路思維》,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參與編著)

發表論文

1. 吳志遠(2019),《尋找“中間領域”:MeToo運動中的“他者化”情感政治》,《新聞界》,2019年第3期。(CSSCI)
2.吳志遠(2018),《離散的認同:網路社會中現代認同重構的技術邏輯》宙捉擊海,《國際新聞界》,2018年第11期。(CSSCI)
3.吳志遠(2018),《喧譁與躁動:南海爭端事件中的網路社會心態研究——基於南海仲裁案的網路輿情分析》,《情報雜誌》,2018年第5期。(CSSCI)
4. 吳志遠(2018),《圖像“武器”:“表情包”的話語與意蘊》,《新聞界》,2018年第3期。(CSSCI)
5. 吳志遠(2017),《論網路社會時代的新媒介技術觀》,《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CSSCI)
6. 吳志遠、杜駿飛(2016),《海德格爾技術哲學對新媒介研究的現實意義》,《當代傳播》,2016年第6期。(CSSCI)
7. 吳志遠(2015),《試論科學主義對傳播學方法論的影響》,《國際新聞界》,2015年第2期。(CSSCI,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新聞與傳播》2015年第6期全文轉載。)
8.吳志遠(2016),《解釋性報導的現實因應》,《重慶社會科學》,2016年第3期。(CSSCI擴展版)
9. 吳志遠(2016),《從“身體嵌入”到“精神致幻”——新媒體對青年“約炮”行為的影響》,《當代青年研究》,2016年第2期。(CSSCI擴展版)
10. 芮必峰、吳志遠(2012),《新媒體環境:職業新聞婆簽朽人應有更高的追求》,《新聞界》,2012年第10期。(CSSCI擴展版)
11. 吳志遠(2016),《新媒體環境下提升高校智庫國際影響力的策略——以“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為例》,《對外傳播》,2016年第5期。
12.吳志遠(2015),《社會輿情分析與社會治理創新》,《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4月17日專版。
13. 吳志遠(2012),《從“文人論政”到“公共領域”:從何處來?到何處去?——關於近代中國報刊形成“公共領域”假設的思考兆漏墊》,收錄於《試聲鳴磬: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230-239。

時評文章

《老羅翻車很奇怪嗎?你以為在為“知識”付費,其實不過是做一場按摩》,上海觀察,2019.1.5
《女生在圍觀中自殺:一個悲哀的隱喻?》,上海觀察,2018.6.25
《從“高鐵扒門女”到傷醫女教師,誰給了我們無限審判權?》,上海觀察,2018.1.15
《iPhone X絕非一台普通的手機,而是預示著未來》,上海觀察,2017.9.22
《從魏則西到李文星:殺死他們的,是網際網路的“叢林法則”?》,上海觀察,2017.8.3
《算法時代,百度們打算把你“導航”去哪裡?》,上海觀察,2017.7.10
《無盡的反轉:可有“把關人”?》,上海觀察,2016.12.28
《少女弒母之後:“問題少年”真的沒救了?》,上海觀察,2016.9.23
《與徐玉玉一樣,你我都是網路社會中的“信息難民”》,上海觀察,2016.8.26
《韓春雨造假?可以質疑,但質疑也有規矩》,解放日報,2016.8.15
《咪蒙教會你我轎危的那些套路》,上海觀察,2016.7.11
《悼念楊絳先生的最好方式,是多讀一些她的書》,上海觀察,2016.5.25
《比起憎恨百度,我們更需要做的是什麼?》,上海觀察,2016.5.2
《文明出行我們敢不敢超京滬?》,合肥晚報,2011.4.20
《拆千年古寺 地方政府為何如此敗家》,新華網,2010.8.19

所獲獎勵

1、2017年,“(逆)全球化時代的全球傳播:2017首屆中國全球傳播與公共外交學術年會”(浙江大學主辦),年會“最佳學生論文獎”
2、2016年,教育部國家獎學金
3、2016年,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校長特別獎學金
4、2016年,時代卓見獎(深圳晚報與阿里巴巴集團聯合評選的年度十大評論獎)
5、2015年,南京大學優秀研究生
6、2015年,南京大學光華一等獎學金
7、2015年,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獎學金一等獎
8、2015年,南京大學學業獎學金一等獎
9、2014年,“中華新聞傳播學術聯盟第六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中國傳媒大學主辦),優秀論文獎
10. 芮必峰、吳志遠(2012),《新媒體環境:職業新聞人應有更高的追求》,《新聞界》,2012年第10期。(CSSCI擴展版)
11. 吳志遠(2016),《新媒體環境下提升高校智庫國際影響力的策略——以“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為例》,《對外傳播》,2016年第5期。
12.吳志遠(2015),《社會輿情分析與社會治理創新》,《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4月17日專版。
13. 吳志遠(2012),《從“文人論政”到“公共領域”:從何處來?到何處去?——關於近代中國報刊形成“公共領域”假設的思考》,收錄於《試聲鳴磬: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230-239。

時評文章

《老羅翻車很奇怪嗎?你以為在為“知識”付費,其實不過是做一場按摩》,上海觀察,2019.1.5
《女生在圍觀中自殺:一個悲哀的隱喻?》,上海觀察,2018.6.25
《從“高鐵扒門女”到傷醫女教師,誰給了我們無限審判權?》,上海觀察,2018.1.15
《iPhone X絕非一台普通的手機,而是預示著未來》,上海觀察,2017.9.22
《從魏則西到李文星:殺死他們的,是網際網路的“叢林法則”?》,上海觀察,2017.8.3
《算法時代,百度們打算把你“導航”去哪裡?》,上海觀察,2017.7.10
《無盡的反轉:可有“把關人”?》,上海觀察,2016.12.28
《少女弒母之後:“問題少年”真的沒救了?》,上海觀察,2016.9.23
《與徐玉玉一樣,你我都是網路社會中的“信息難民”》,上海觀察,2016.8.26
《韓春雨造假?可以質疑,但質疑也有規矩》,解放日報,2016.8.15
《咪蒙教會你我的那些套路》,上海觀察,2016.7.11
《悼念楊絳先生的最好方式,是多讀一些她的書》,上海觀察,2016.5.25
《比起憎恨百度,我們更需要做的是什麼?》,上海觀察,2016.5.2
《文明出行我們敢不敢超京滬?》,合肥晚報,2011.4.20
《拆千年古寺 地方政府為何如此敗家》,新華網,2010.8.19

所獲獎勵

1、2017年,“(逆)全球化時代的全球傳播:2017首屆中國全球傳播與公共外交學術年會”(浙江大學主辦),年會“最佳學生論文獎”
2、2016年,教育部國家獎學金
3、2016年,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校長特別獎學金
4、2016年,時代卓見獎(深圳晚報與阿里巴巴集團聯合評選的年度十大評論獎)
5、2015年,南京大學優秀研究生
6、2015年,南京大學光華一等獎學金
7、2015年,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獎學金一等獎
8、2015年,南京大學學業獎學金一等獎
9、2014年,“中華新聞傳播學術聯盟第六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中國傳媒大學主辦),優秀論文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