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明(紡織工程技術專家吳德明)

吳德明(紡織工程技術專家吳德明)

吳德明,紡織工程技術專家。畢生致力於紡織工業生產建設和設備、產品的研製開發,為抗戰勝利後儘快恢復紡織生產和建國後北京紡織工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本名:吳德明
  • 所處時代:近代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時間:1910年12月1日
  • 主要成就:促進了近代紡織工業的發展
人物生平,主要功績,

人物生平

吳德明,又名吳大馨,江蘇吳縣人,1910年12月1日出生於上海。父親吳培初於1933-1941年任上海花旗銀行高級職員,並開辦裕和經租公司,生活優裕。到1941年太平洋戰事爆發被解職,家道中落。吳德明幼年在上海湖州旅滬公學讀書,以後入上海民立中學,接著進入上海聖約翰大學。1931年遠涉重洋,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攻讀紡織工程,獲得碩士學位。畢業後到紡織機器製造廠與原棉公司實習。 1935年回國,適值國內紡織工業不景氣,先後在美國保險公司、永安第一紡織廠以及上海裕和經租公司等處任職,並經營過十幾台鐵木機的小型織布廠。
1945年抗戰勝利,重慶國民政府經濟部蘇浙皖區特派員辦公處成立上海復工委員會,接管日資紡織廠,聘吳德明任委員。1945年11月,吳德明被派往恆豐紗廠任廠務主任。

主要功績

1946年3月,中國紡織建設公司成立,並成立巡迴督導團,由統益紗廠總工程師李錫釗任團長,吳德明任該團副團長兼總工程師,團內尚有留華的日本技術專家11名。巡迴督導團負責對中紡公司所屬青島、天津、上海各紡織印染廠日方移交的設備、財務成本清點檢查,還對各個方面的技術工作進行具體的檢查指導。吳德明在下廠檢查中,不但聽取廠長的匯報,還深入了解基層技術人員的意見,現場檢查生產機台、觀察車間的實際操作情況。對當時紡織工業的恢復與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1948年5月,吳德明任中紡公司第五棉紡織廠廠長。在降低細紗斷頭、提高單產、提高紗布質量方面做出了貢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二次大生產運動中,組織全廠技術人員,成立各道工序的研究小組,針對當時細紗斷頭率高、生活難做的情況,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通過改變細紗車間的加濕方法,提高車間濕度,消除車間通風死角。從重點整頓牽伸與卷繞機構入手,使細紗斷頭顯著降低;在此基礎上,實行不同棉花不同處理,這項經驗在局系統推廣。進而調整紡部牽伸分配,降低細紗牽伸倍數,掌握粗紗硬度與半成品回潮率,使32支紗產量達到本地區的最高水平。“豐年”牌售紗與“喇叭童”棉布成為國內的名牌產品。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吳德明留任五廠廠長,協助軍代表接管工廠和恢復生產。1952年,任總工程師。他率先在上海地區的細紗車間中改造和推廣斷頭吸棉裝置,在細紗和織布車間安裝空調裝置。對於提高和穩定生產,改善勞動環境,起到顯著的作用,受到當時廠內外的好評。
鑒於他在五廠任職時取得的突出成績,吳德明被破格評為局一級工程師。
1955年初,吳德明回響黨的號召,放棄上海的優越生活條件,來到北京第二棉紡織廠,支援首都的紡織工業建設。同年6月25日,被任命為總工程師。他在廠黨委領導下,和技術、管理人員以及廣大民眾一起,戰勝重重困難,完成籌建任務。1958年離開京棉二廠,曾一度擔任北京棉紡織聯合廠副總工程師與北京紡織工業局總工程師。1958年12月,調北京紡織科學研究所任所長兼總工程師,參與領導和組建研究所。在當時有限的條件下,積極開展科研工作。
吳德明於1958年、1962年連續兩屆當選為北京紡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地區紡織學會的日常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徵集論文,召開學術會議,主辦《北京紡織科技通訊》刊物,學術氣氛逐步活躍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