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幼軍
- 別名:原名邵衡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湘鄉市
- 出生日期:1901
- 逝世日期:1930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南京中央軍校
- 信仰:共產主義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吳幼軍,湖南湘鄉人,1927年8月南京中央軍校第七期,後任中共中央長江局軍委交通科長。
1926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6月,隨部編入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四師。參加北伐攻克長沙後,經組織安排擔任軍部特務營副官兼少校參謀,協助營長陳賡組織中共地下活動。次年春擔任軍部警衛團副團長。1929年春,攜妻女回鄉從事黨的地下聯絡工作。秋後奉命重返漢口,入國民革命軍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步兵科學習。12月畢業後,利用岳父家在漢口的有利條件,設立秘密聯絡機關,擔任中共長江局軍委地下交通科長,開展地下鬥爭。1930年夏被捕,在獄中受盡種種酷刑,但他堅貞不屈,嚴守黨的秘密。9月7日,與30多名共產黨員一起被害於湖北武昌閱馬廠刑場。
人物事跡
1918年,吳幼軍父母相繼去世,他只得隨五哥吳建恆來到省城長沙,投軍入伍,當上了一名上等兵。他在軍隊里結識了同鄉陳賡,倆人興趣相投,成為了最要好的朋友。
1926年春,吳幼軍在部隊里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7月,北伐軍進抵湖南,吳幼軍隨軍參加北伐戰爭,進駐武漢。這時,黨組織派陳賡到國民革命軍的特務營任營長,他也到陳賡部擔任副官和少校參謀。吳幼軍利用合法身份,協助陳賡從事黨的秘密工作,先後陪同陳賡到長沙、岳陽、平江等地進行活動,組織革命力量支持北找。他在繁忙的工作間隙,常以邵恆、笑痕的筆名為報刊撰稿,宣傳北伐軍的勝利,報導工農運動成就,傳播革命思想。
1927年春,在陳賡的熱情撮合下,吳幼軍在武漢與軍醫劉泳春結婚成家。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風雲突變,陳賡被迫離開了特務營。吳幼軍遵照黨的指示,繼續留在軍隊,並隨特務營劃歸警衛團,任警衛團團附。在局勢惡劣的情況下,吳幼軍堅持耐心仔細地做連隊士兵的工作,啟發他們認清國民黨反動派的嘴臉,站到革命一邊來。在他的影響下,警衛團一部分士兵陸續跑到湘鄂邊等地投奔紅軍,參加了土地革命。
1929年春,吳幼軍根據黨中央關於“要求各級黨的組織,造成堅固的能奮鬥的秘密機關”的指示,帶著妻子劉泳春、女兒吳隱儂離開武漢,返回湘鄉,從事建立黨的秘密聯絡點的工作。在湘鄉縣城,吳幼軍利用曾任縣公安局長的妹夫李世雄的關係,以妻子劉泳春掛牌行醫的名義,在平政橋望東樓上,開設“息影醫院”,作為黨的地下聯絡站,前後活動達半年之久。因局勢變化,他又奉命調回漢口,進入國民黨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七期步兵科學習。
同年底,他畢業後,藉助妻子劉泳春是本地人的條件,奉命在武漢組建黨的秘密機關,並擔任中共中央長江局軍委交通科長。
1930年夏,國民黨當局對中央根據地發動第一次“圍剿”,同時在各地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工農民眾,白色恐怖籠罩武漢三鎮。
這時,吳幼軍的處境十分險惡。他雖然一次又一次地擺脫敵人的搜捕,但為了做好各項安全轉移工作,必須堅守工作崗位,不能儘早離開武漢。一天,他與幾個同志在一個聯絡點開會時,發現附近來了一些行跡可疑的人,知道情況不妙,立即指揮其他同志從屋後溝渠里撤退,自己則朝大門走去。一群密探擁著叛徒葛仁迎面而來。在葛仁的指認下,吳幼軍不幸被捕。
吳幼軍在獄中備受種種酷刑,他始終堅貞不屈,嚴守黨的機密。
1930年9月7日,吳幼軍等30多名共產黨員,在荷槍實彈的軍警押送下,大義凜然地站立在囚車上,從漢口慢慢駛向武昌閱馬廠刑場。途經江漢碼頭時,他見曾希凡擠在人群中向他們默默地流淚,立即向曾希凡使個眼色,暗示他趕緊離開虎口。吳幼軍就義時,年29歲。
新中國成立後,曾希聖在寫給烈士的女兒吳隱儂的信中說:“……我知道你爸爸的犧牲是堅決的,光榮的,我時常想念他……。”陳賡在致原湖南省主席王首道和原湖北省主席李先念的證明信中也談到:“幼軍同志是慘遭國民黨殺害,英勇犧牲的……。”
烈士的英名永遠活在了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