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寶炎
- 義務演出:已超過400多場
- 每年觀眾:達10多萬人次
- 創作:現代小戲30多隻
個人簡介,個人榮譽,個人經歷,個人作品,
個人簡介
吳寶炎是上虞市曲藝團團長,市政協常委、市戲曲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系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省曲藝家協會會員。他從事曲藝創作表演20多年來,足跡遍及上海、杭州、蕭山、餘姚、慈谿等地。在每年近百餘場的演出中,他義務演出不下20多場,至今義務演出已超過400多場,每年觀眾。
個人榮譽
吳寶炎至今已創作現代小戲30多隻,移植改編傳統戲20多隻,其中兩次榮獲省蓮花落大賽表演一等獎,獲省創作二等獎、優秀創作獎。在獲得省“德藝雙馨曲藝家”稱號之前,他還曾被省文化廳授予“先進文化戶”稱號。
省曲藝家協會主席馬來法代表省曲協高度評價了吳寶炎在曲藝創作和表演藝術上所取得的成績以及高尚的藝德和無私奉獻精神。
上虞市曲藝團團長吳寶炎,25年來,足跡遍及香港、上海、杭州、寧波等地,有400多萬民眾直接觀看過他表演的曲藝節目。他先後兩次獲浙江省蓮花落大獎賽表演一等獎、創作二等獎,並多次獲紹興市、上虞市創作一、二等獎。去年,他還被授予“浙江省德藝雙馨演員”的稱號。
個人經歷
面對這些驕人的業績,誰能想到這位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過去竟是一名開過拖拉機、種過田、撈過沙土生土長的地道農民。從農民到曲藝家,吳寶炎走過的是一條不平凡的人生路。
今年64歲的吳寶炎,自幼酷愛古典文學、戲曲藝術,只因家境貧困,無法上學深造,國中沒有畢業就回家下地種田,後在曹娥江上撈沙撐船為生。在滔滔的江水吟唱之中,開始了他的曲藝生涯。
惜別朝夕相處的船工,吳寶炎上了岸。帶著漸漸練就的講故事、說大書的本領,他瞄準周圍的一些村落,開始闖蕩他的曲藝生涯。
畢竟是半路出家,且僅僅只有國中文化程度,也沒有經過專業學校培訓,要嫻熟地掌握多門曲藝的要領,贏得觀眾,並漸漸從草台走上舞台,不下苦功夫,沒有一點笨鳥先飛的精神,行么?於是,吳寶炎一有空就看書鑽研,聽廣播揣摩。有一次,聽說著名曲藝表演家胡兆海到上虞縣城演出,他二話沒說,推上腳踏車就跑,看好演出,晚上又連夜返回——為了趕場子,他騎了整整60公里路。天資聰穎的吳寶炎從此得以悟道入門,技藝大進。更兼其博採各派之長,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表演風格,聲名鵲起。
有不少人曾勸吳寶炎,現在一些人的口味起了變化,你若能夠在曲藝表演中摻雜些刺激的東西,那么你所擁有的觀眾就會大大增加,你的收入也會大幅度提高。每每面對世俗的挑戰,吳寶炎總是斬釘截鐵地說:“我不能去求廉價的所謂‘喜劇’效果,否則氣氛是濃烈了,但舞台卻骯髒了;收入是提高了,但我的人格卻降低了!”25年來,吳寶炎堅持義務演出,且毫無怨言。據不完全統計,吳寶炎每年義務演出20多場,演出累計達到500多場。他因此被授予“上虞市優秀黨的宣傳員”稱號,他堅持義務演出的先進事跡還被評為“上虞市十佳好事”。
個人作品
吳寶炎和他的蓮花落“三部曲”
農曆鼠年新春剛過,歷時一年、八易其稿的蓮花落《虞舜傳說》VCD光碟正式面世了。上虞市婦孺皆知的“一帝二女”傳說,在古老的鄉土藝術形式包裝下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聽眾面前……
虞舜、曹娥、祝英台的傳說,在上虞可謂家喻戶曉。國家二級演員、上虞曲藝界人士吳寶炎別出心裁,用蓮花落的形式,歷時3年,創作出母土文化“三部曲”——《梁祝正傳》、《曹娥傳奇》和《虞舜傳說》,並先後錄製成VCD光碟。上虞文化界人士對吳寶炎搶救上虞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上虞地方文化的做法表示肯定和感謝。
一
寬前額、高顴骨、大嘴巴,瘦長個兒、一件略顯寬大的長衫,出生在上虞市上浦鎮鄭黃村、現年62歲的吳寶炎仍十分挺拔。“我沒有拜過師,書本就是我的啟蒙老師。”吳寶炎說。
在吳寶炎明亮的臥室,我們看到,抽屜里、柜子里滿是書本、劇本。《水滸傳》、《海瑞》……吳寶炎翻弄著一本本泛黃的書,時光好像又回到了30多年前。
“嗚”……隨著一聲悠揚的汽笛,已經翻空黃沙的拖沙船迅速脫離母船,船上的撐沙工一個接一個跳到吳寶炎的船里,“唐伯虎點秋香”的吳寶炎版本隨之上演。船上的人越聚越多,說到精彩處,陣陣掌聲在曹娥江畔迴蕩。
為了白天說唱有更多的內容,吳寶炎如饑似渴地從民間文學中汲取營養。吳寶炎的記憶力驚人,《水滸傳》中108將的姓名、綽號、星宿等,他倒背如流;吳寶炎的說唱又有著天賦,一張口,就是一曲曲動聽的天上人間的故事。5年曹娥江上撐船工的生涯,為吳寶炎日後的說唱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6歲那年,吳寶炎結束了曹娥江上的撐船工生涯,他開始帶著他的精彩說唱,走鄉串村,登上藝術舞台。時間一長,說來唱去就是那么幾個節目,村民們感到有點“炒冷飯”的味道,他們需要的是不斷翻新的說唱。而此時的吳寶炎站在舞台上心裡更慌。自己只有國中文化水平,又屬半路出家,加上沒有拜師學藝,全憑自己的愛好和一張嘴。
吳寶炎被逼上了“梁山”,他開始模仿名家的戲曲表演。有一天,吳寶炎聽說著名表演藝術家胡兆海要到上虞演出。遠在章鎮的吳寶炎二話沒說,推出腳踏車就跑。一來一回,60公里的路程,換來了大師的一顰一笑、一招一式。
功夫不負有心人!憑著對曲藝的摯愛,憑著自己的勤奮,吳寶炎以蓮花落為主,還兼相聲、小鑼書等表演,天資聰穎的吳寶炎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表演風格,並且聲名鵲起。
二
走街穿巷、走村入戶中,小輩孝敬長輩、家庭鄰里糾紛的情況,讓吳寶炎時常有所耳聞。“如果能夠通過曲藝的形式,宣傳中國孝敬長輩、家庭和睦的傳統美德,必定會受到老百姓的歡迎。”吳寶炎想著,很快就唱起了蓮花落《孝順媳婦趙五娘》和《分爹》。一直以來,這兩個節目成了吳寶炎的保留節目。有一次去村里演出,演出一結束,吳寶炎還沒有下台,一些老人就紛紛涌到他身邊,異口同聲地說:“這種故事你是要多來講講,如果我們的子女、媳婦都能像戲中那樣孝順,那真是我們老人的福氣了。”聽到老人們的這番心裡話,吳寶炎得到了極大的精神慰藉。
30多年的藝術生涯,吳寶炎的說唱遍及香港、上海、杭州等城市,擁有觀眾2000多萬人次。自編自唱的蓮花落《借妻失妻》、《大宋奇案》、《包青天》、《鸞鳳八寶釵》等上百個曲藝節目,受到廣大觀眾的交口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