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宮教戰

吳宮教戰

據《史記》記載,公元前512年,吳王闔閭仔細閱讀了孫武晉獻的兵法十三篇,又召見他進行了廣泛的交談,內心非常敬佩,但又心生疑竇,在諸侯國間雄辯善談的說客很多,他們往往缺乏真才實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宮教戰
  • 創作年代:唐朝
  • 作者姓名:林藻
  • 作品體裁:五言詩
內容,古詩作品,

內容

為了試探孫武的軍事才能,吳王對孫武說:“先生所言極是,是否可以試試練兵呢?”孫武答:“可以。”闔閭問:“可以用婦女試嗎?”孫武說:“完全可以。” 吳王遂從後宮挑選宮女180名,領到練兵場上,交給孫武演練。孫武將她們分為兩隊,指定兩名吳王寵妃為隊長,執黃旗前導。孫武嚴肅認真地宣布:“你們看著我手中的令旗,聽著金鑼鼓聲,令旗向上,整隊起立,令旗指心,隊伍前進,令旗指背,隊伍退守;左手舉令旗,隊伍向左行進,右手舉令旗,隊伍向右行迸。”問:“大家聽清楚了嗎?”這些平時嬌生慣養的宮女亂喳喳地回答:“清楚了。”
演練開始,隊伍一片混亂。孫武嚴肅宣布:“沒有講清楚,是我為將的過錯。”再次說明演練要求、列隊動作以及軍法紀律以後,進行演練,仍然混亂得很,如是者三。孫武為嚴肅軍紀,要求處斬兩名隊長,吳王為兩名妃子求情,孫子不許,堅持將兩位妃子處斬。另選兩人為隊長,再演練時,所有動作完全符合要求。孫武向吳王稟報:“請大王檢查,這支隊伍已可為王所用,馳戰沙場了。”
吳王傳旨:“將軍練兵結束,請回館舍休息。”自己卻沉浸在痛失愛妃的傷悲之中。
據《香山小志》記載:“教場山,即吳宮教美人戰處。”(今蘇州市吳中區胥口教場山)附近有二妃墓、二妃廟。今遺蹟尚存。

古詩作品

作品原文
強吳矜霸略,講武在深宮。盡出嬌娥輩,先觀上將風。
揮戈羅袖卷,擐甲汗裝紅。輕笑分旗下,含羞入隊中。
鼓停行未整,刑舉令方崇。自可威鄰國,何勞騁戰功。
作者簡介
[唐](約公元八o五年前後在世)字緯乾,莆田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順宗永貞中前後在世。少負奇志,乃與歐陽詹刻意文學。閩人云“歐陽獨步、藻蘊橫行”貞元七年,(公元七九一年)登進士第,試珠還合浦賦,敍珠去來之意,人謂其有神助。累遷殿中侍御史。官至嶺南節度副使。藻著有詩集一卷,《文獻通考》傳於世。
作者生平
林藻是莆田古代文人走向中原大地的精英,其文學、書法聲名早已傾滿朝野,宋徽宗趙佶親自編錄欽定的《宣和書譜》二十卷,以及明代陶宗儀傾畢生心血編輯的書法典籍《書史會要》都給予林藻深慰帖》極高的評價。《宣和書譜》評:“有唐三百年,書者特盛,雖至經生輩(從專職抄繕經書者),其落筆亦自可觀(值得觀看)。
蓋唐人書學,自太宗(李世民)建弘文館為教養之地,一時習尚為盛,至後之學者,隨其所學而各有成就,如(林)藻之於智永(南朝書法家、王羲之七世孫)是也。”中國書法至魏晉時大變,尤其以晉人變偏鋒為主的漢八分和秦隸今隸(楷書)更具雄渾厚重,行書則輕重疾徐粗細變化,顯得雋秀透飛,南朝自劉裕代晉,歷經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社會漸穩定、經濟趨繁榮,朝野上下以擅長書法為榮耀,其時,山陰(浙江)永欣寺僧智永學王羲之而得法,“一字之出可直(價值)五萬”。莆田林氏九牧之林藻,胸有大志,敏而好學,早年與歐陽詹創建“福平書堂”於紫霄山下,後徒步入京應試,唐德宗貞元七年(791)考中進士第三名。《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唐五代卷》稱:“莆田人登進士第,自藻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