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宓評傳

吳宓評傳

《吳宓評傳》是2008年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傅宏星編寫。

基本介紹

  • 書名:吳宓評傳
  • 頁數:  464頁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562237648
條形碼: 9787562237648
尺寸: 20.8 x 14.6 x 2.2 cm
重量: 558 g

作者簡介

傅宏星,男,1970年9月生於新疆石河子市。幼從父習畫,性篤靜而好深湛之思。早年畢業於西南工學院(今西南科技大學)機械系本科專業。做學生時,喜愛閱讀文史方面的書籍,舞文弄墨,積習難除。現供職於一家大型管道公司,先後參與了國內多項重點引水工程的技術設計和製造管理工作。業餘則勤於讀書治學,極少他顧,目前已發表有關文化保守主義研究論文六篇,其他雜類文章二十餘篇,著作有《錢基博年譜》(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版),並編選《大家國學·錢基博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

內容簡介

《吳宓評傳》是一部系統而綜合的吳宓學術評傳,吳宓(1894-1978),字雨僧,陝西涇陽縣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教育家和編輯。這本書介紹和記述了吳宓的文化生命和學術歷程,展示了他“文化神州系一身”的儒者情懷,奇特的志節,淹貫中西古今的博學,濃郁的詩人氣質與名士作風,一段至真至誠的戀愛浪漫史,毀譽不一的聲名,以及他那漫長、豐富而又坎坷的一生中所蘊含的當代思想史的特有現象:一個飽學之士對現實政治的感受,新政權與知識分子的關係等等。
《吳宓評傳》還探討了吳宓的“博雅之士”的教育理論及其實踐,他的悲劇性的文化人格(個性心理)所形成的歷史的、文化的和個人的原因;並在中西文化衝撞的背景下,轉換學術研究視角,重新評價了他引入白璧德的新人文主義反對“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的巨大影響和深遠的思想史意義,以及他在具體參與中國文化的建設中,企圖建立獨特的文化理念、道德理念、文學批評和新文學的內容與形式等方面的可貴努力。

目錄

序一(李若冰)
序二(劉賓)
前言 孤懷卓犖殉道真
第一章 早年的精神印記
出世與取名
吳家大少爺
早期教育
考上宏道高等學堂
迷上《石頭記》
出版《陝西雜誌》
考入清華學堂,名列第二
第二章 出國遊學前後的文化吸納
在清華學校
專欄作家
跳遠不及格,不準留美
在維吉尼亞大學
轉學哈佛大學
哈佛校園裡的良師益友
《(紅樓夢)新談》及其他
一個世界範圍內的文化保守主義思潮
第三章 創辦《學衡》雜誌和執教東南大學
創辦《學衡》
執教東南大學
反“新文化運動”的異端情懷
第四章 在清華大學時期的學術與事功
主持清華國學研究院
“文化神州喪一身”
代理系主任
主編《大公報·文學副刊》
遊學歐洲
“柏拉圖之戀”
“他們都是人中之龍”
“藤影荷聲之館”
第五章 吳宓與《學衡》
“華之白璧德”
《學衡》始末
《學衡》內容概述
中國的“比較文學之父”
《學衡》:“知我罪我,請視此書”
第六章 吳宓與《吳宓詩集》
十五歲學詩,三十二歲拜黃節為師
詩界“兩吳生”
“以新材料人舊格律”
《吳宓詩集》玉屑
吳宓的翻譯實踐和對比較詩學的貢獻
第七章 八年離亂
流寓西南
在西南聯大
“紅樓”情痴
“怪”教授的流風遺韻
從《五十生日詩》看吳宓
入蜀講學
第八章 從武漢大學到西南師範學院
拒絕清華,決心留在武漢大學
“關中四大”
“出家”
蟄居西南師範學院
不要一級教授,自請三級教授
第九章 黃昏餘暉:中國學人的悲歌
大學校園裡的孤苦老人
課堂“風波”
“誰也保不住他”
牛棚記“趣”
下放梁平
反對“批孔”
輓歌已隱約可聞
吳宓之死
寂寞身後事
第十章 雲煙境過皆同幻,文錦織成便不磨
三個心愿
《新舊因緣》:一部來不及寫成的長篇小說
《文學與人生》的一種“舊”詮釋
《藤荷詩集續集》:歷經劫火話滄桑
兩份《年譜》
漫話《日記》
道高猶許後生聞
第十一章 吳宓個性心理研究
家鄉與新關學
家世
一枚硬幣的兩面
灰色意識:宗教與死亡
在妻子和情人之間
第十二章 薪盡火猶傳:中西文化的前瞻
思想視角的移位
重讀《學衡》
學術思想的隱與顯:從“學衡派”到“現代新儒家”
吳宓與“博雅之士”的教育範式
雨僧先生的啟示
附錄一 吳宓年譜簡編
附錄二 吳宓著(譯)作年表
附錄三 吳宓研究資料索引
一 (黃世坦)
二 (林亞光)
三 (石瓊生)
四 (馬富明)
五 (秦元林)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