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堡水船

吳堡水船

吳堡水船是陝西陝北地區歷史悠久的民俗舞蹈。始於明代,流傳至今,它集秧歌戲劇小品快板順口溜嗩吶吹奏樂、擊樂為一體,是吳堡縣境內春節文藝活動中必不可少的,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表現形式,並做為一個獨立節目存在。整場節目的表演時限一般在2小時左右,表演時間固定在晚間,表演地點設在廣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堡水船
  • 遺產編號 : III-32
  • 遺產類別 : 民間舞蹈
  • 遺產 級別 : 省
基本信息,藝術簡介,藝術內容,水船類形及演員人數,演員裝飾及基本動作,場次順序及基本內容,藝術特徵,藝術價值,符合當地民俗民情,較高的藝術價值,有重要的媒體導向作用,歷史淵源,傳承譜系,

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陝西·榆林·吳堡縣
遺產編號:III-32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遺產級別:省
申報人/申報單位:吳堡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藝術簡介

陝北“吳堡水船”的固定人物有老艄(1—2人)、小艄(1--2人),乘船女(1--2人),非固定人物一般有老婆、張公背張婆等。使用導具有彩船(1--2隻)、漿板(1---2條)。使用器樂有大鼓、大釵(最少一對)、銅鑼(最少一面)、小釵、嗩吶(2隻)。整場節目的幕後工作比較艱辛,有編劇、導演,還有導具製作及廣場燈光設制等。
陝北“吳堡水船”的起源與吳堡秧歌的形成息息相關。明代實行屯軍制,在榆林這九邊之一重地的屯軍戶多是江淮一帶人,他們把故鄉的民間藝術傳至吳堡及佳、米、綏各縣,便形成了淮南花鼓燈的孿生藝術一陝北秧歌。由於吳堡地處黃河之濱,起先民眾就設制了一種似小船的工藝品,由專人乘坐加入秧歌隊伍行列,後來本地藝人們又把水船單獨提煉成一個節目,但內容很單調。直到1942年,吳堡縣才誕生了第一個內容完整、形式新穎的水船劇作-“擁軍愛民”,並於1943年春節上演。
陝北“吳堡水船”的內容及表演形式貼近民眾、貼近生活,它符合當地民俗民情,有較高的民間藝術價值,還能起到引導民眾積極向上的媒體導向作用。它是吳堡縣境內乾百年來流傳的一種古老民間藝術,這種藝術的表現方式獨特廣使用語言純屬吳堡方言,因此,只流傳於吳堡縣境內。

藝術內容

陝北“吳堡水船”是吳堡人民民眾春節文藝活動中的一個獨立節目,時限一般在兩個鐘頭左右,固定在晚間表演。

水船類形及演員人數

陝北“吳堡水船”有單船與雙船之分,一個老艄、一個小艄、一個乘船女、一隻彩船叫做單船;兩個老艄、兩個小艄、兩個乘船女、兩隻彩船稱為雙船。單船演員至少三人,雙船演員至少六人。水船表演到中場,還可另配角色,如送飯老婆、張公背張婆等。另外,根據劇情需要,也有老婆代替老艄的,這叫“蠻婆船”。

演員裝飾及基本動作

老艄白眉白須(用棉花粘成),彎腰駝背,翻穿山羊皮襖,於執槳板在前引船。乘船女上穿彩衣,下肢被彩船布遮掩,水船前艙假腿盤膝而坐,左手提綠帕,右手執彩扇隨著老艄引領路線平步前行。小艄身穿秧歌服,頭扎毛巾並配戴五彩草帽圈,於執槳板隨後。
在“噢嗨!噢嗨!……”的吶喊聲中啟船,嗩吶同時起奏。啟船時,老艄小艄用槳板左撐右推,乘船女做擺船動作。啟船後,老艄先用抖步或斜身步,而後隨著鑼鼓節奏扭步前行,乘船女一直用平步,力求彩船平穩,小艄多用“上山步”或“踩四角”。船行中途,有船拐彎的動作,有遇浪的,驚心場面,在風平浪靜時還可加些唱段。停船時,老艄、小艄高聲吶喊:“噢—嗨!……”,做停船動作,乘船女將彩船原地轉圈,而後漸漸停穩,小艄拴船。

場次順序及基本內容

陝北“吳堡水船”一般分三場表演。第一場主要是老艄、小艄、乘船女自報家門、祝賀春節、讚美社會、表河自誇。由乘船女上船引來老艄聽怪話、說快板、順口溜等內容。第二場根據劇情安排另有角色出場,多為談婚論嫁、計畫生育等配合形勢的宣傳內容,本場為中心場次。第三場則為船到目的地,基本內容為遊覽觀景、拜訪老熟人,從而逗笑取樂。

藝術特徵

A、陝北“吳堡水船”有固定的表演模式、特定的表演時空,占有獨特的藝術空間;
B、陝北“吳堡水船”中的劇中人物性格均代表了當地人民民眾勤勞淳樸、正直善良、憨厚勇敢等特徵,貼近生活,切合實際,每一位吳堡人都可成為劇中人的偶像。
C、陝北“吳堡水船”屬大眾藝術,它使用本土方言,表演者不分男女老少,人人皆宜,具有大眾性特徵。
D、陝北“吳堡水船”有戲劇情節,有唱有說,所以它有戲劇特徵,以及小品特徵。

藝術價值

符合當地民俗民情

本地位處黃河之濱,水船中每個人物設定、動作設計、場面安排都是吳堡人黃河生活的翻版。乘船女、小艄的服飾保留了陝北秋歌的風格。老艄翻穿山羊皮襖是一種藝術誇張,但保留了舊時吳堡人冬天穿山羊皮襖的習俗。劇中情節源於止活,並用方言表演。

較高的藝術價值

陝北“吳堡水船”有激動人心的打擊樂及悅耳動聽的嗩吶音樂伴奏,有優美的秧歌舞姿及地道的秧歌、民歌演唱,有完整的戲劇情節及滑稽的表現方式,是集秧歌、戲劇、小品、快板、順口溜表演藝術的綜合藝術。

有重要的媒體導向作用

陝北“吳堡水船”自四十年代初起,每個水船的主題思想、立意準則都緊扣時代命脈,諸如破除迷信、禁賭、反對包辦買賣婚姻、農業學大寨、植樹造林、計畫生育等(原稿多數末保留),寓教於樂,有著鼓舞大眾、引導大眾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媒體導向作用。

歷史淵源

陝北“吳堡水船”是吳堡秧歌的重要組成之一,是由歷代吳堡民間藝術家積澱而成,它的起源與秧歌的興起息息相關,吳堡自有了秧歌也就誕生了水船。 據吳堡縣誌記載,秧歌是唐代“合生”、宋代“村田樂”演化而來,1995年5月11日陝西日報第三版發表薛耀厚同志纂寫得“陝北秧歌與淮北花鼓燈”…—文也有詳盡解讀。 唐代“合生”始於北方民間,由胡伎傳入宮廷,北宋時由宮廷傳入軍營,又由宋王朝退役士兵傳入首都開封民間,即為“村田樂”。宋王朝南遷後又傳入淮河兩岸,經朱家王朝精心倡導、演練,在淮北一帶保留下來。到了明代,南民實邊,陝北人口興旺起來,加上當時實行屯軍制,在榆林這九邊之一重地的屯軍戶多是江淮一帶人,他們把故鄉的民間藝術傳到了綏、米、佳、吳諸縣,形成了別具風格的陝北秧歌。將淮北花鼓燈與陝北秧歌的內容、表演方式相比照,二者同出一源;是孿生姊妹藝術。夏征主編的《辭海》(本)557頁“花鼓燈”詞條有“安徽省淮北流行的花鼓燈酷似陝北秧歌中的踢場子”之定論。由此可見,陝北“吳堡水船”始於明代。 歲月蒼桑,時光流逝,陝北“吳堡水船”有著漫長的演變歷程。起先,由於吳堡地處黃河之濱,吳堡民眾就設計了一種似小船的工藝品,由專人乘坐匯入大秧歌隊伍行列。慢慢地,為充實晚間秧歌內容,民間藝人們把水船單獨提煉成一個節目,這種表演形式很簡單,與在黃河實際行船貼近。後來,藝人們又給水船增加了語言內容,而這些內容多是些逗趣或老艄小艄互罵等。直到現在仍有這種習俗的遺痕,凡搬水船罵了人無人嗔怒,反倒認為罵了誰,誰就有好時運。有時被罵者也進入場內回敬幾句,引得觀眾哈哈大笑。再後來,水船表演過程中又插演一些如“平斤點燈”、“大小老婆”、“釘缸”等節目來充實表演內容。直到四十年代初,在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指引下,“吳堡水船”才有了質的飛躍。1942年,魯藝部分同志來到吳堡,在他們的倡導下,馮維康老先生首次新編了很有藝術價值、內容新穎的“吳堡水船”——“擁軍愛民”,並於1943年春節由磚窯山村的藝人們演出。從此,陝北“吳堡水船”形成了融戲劇、秧歌、小品、嗩吶吹奏、擊樂、民俗等為一體的獨特民間表演藝術。

傳承譜系

陝北“吳堡水船”歷史悠久,代代相傳,吳堡縣境內能夠表演者舉不勝舉,但他們之間並無師承關係,也無流派之分,都是自習成材,藝術表演特色各有千秋。
因無史料記載,古代傳承人無處考證,僅近代主要傳承人就有:
1、已故老先生王世淵,男,農民,宋家鎮棗塔村人,善編善演,人稱傘頭大工。
2、已故老先生張天恩,男,農民,宋家川鎮張家焉村人,民間文藝的天才,陝北民歌“跑早船”的作者。
3、已故老先王世功,男,寇家塬鎮東莊村人,革命老幹部,以表演聞名。
4、已故老先生陳建福,男,農民,辛家溝鎮辛家溝村人,語言流利,滑稽有趣。
5、已故老先生慕錫功,男,寇家塬鎮慕家塬村人,離休老幹部,善編,語言幽默。
6、李探朝,男,寇家塬鎮李家塬村人,原佳縣公安局局長,人稱吳堡笑星。
7、孔德興,男,寇家塬鎮李家塬村人,退休職工,編得上口,表達流暢。
8、李探春,男,宋家川鎮西車家塌村人,退休職工,編創能力強,表演藝術較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