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霖,中國作協會員、容城 藝術館策劃總監、新容城廣告裝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崗版畫工作坊創始人,“2010年順德 文化年度人物”。著有長篇小說《絲都尋夢》《絲綢大亨》、中篇小說《誰盜了沉船寶藏》、兒童文學《蠶寶寶與蜘蛛蚊》等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國霖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東順德容桂人
- 出生日期:1951
- 職業:作家
- 性別:男
成長曆程,小事三兩則,讀書推薦,
成長曆程
織夢緣於絲都 吳國霖的寫作之緣,要從“絲都”說起。
從2005年初夏動筆寫作《絲都尋夢》到2009年春完成《絲綢大亨》,前後跨越了4年,“這期間,我天天還要打理公司的業務,只有在晚上靜下來的時候,四周有一種莫名的力量驅使我打開思緒的閘門,那些如煙的往事又在筆端流淌出來。”吳國霖在《絲綢大亨》的後記中寫道。
1969年9月,吳國霖剛離開學校就被分配到順德絲廠工作,擔任工會宣傳幹事,白天搞宣傳,晚上在工廠或到農村放電影,這一乾便是17年。在這17年裡,絲廠由盛轉衰漸走下坡路,吳國霖毅然選擇退出。但是,從福基路走進順德絲廠,每天在繅絲廠聽著汽笛聲,已經成為吳國霖的一種習慣,當習慣養成,情結也就形成。在吳國霖的心中,那些曾經的經歷與感受總是揮之不去縈繞心頭,於是,他便開始剪報、做筆記,盡一切可能蒐集有關順德繅絲業的資料,為自己在絲廠的日子做個記錄,也為過去給順德帶來繁榮昌盛的繅絲業做點記錄。
在上世紀80年代,吳國霖就曾提筆,但寫了幾萬字後就寫不下去了。2005年,吳國霖再次萌生了寫作的念頭。“當時我擔心自己水平低,就偷偷摸摸地寫,怕別人笑話,又怕出版不了,後來到魯迅文學院 進修了一段時間。”每天,吳國霖就像寫日記一樣寫幾百字,終於在2006年3月完成初稿。在接到作家出版社采編室出版通知的當天,吳國霖“高興得不得了”。
小說一出,隨即引起轟動。一位企業老闆自掏腰包購買了200本贈送給中國小,一位在繅絲廠工作了四十幾年的老幹部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廣東絲綢志》送給吳國霖,甚至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館長吳英海根據小說描述重新謀劃布置……在得到讀者好評和專家認可之後,吳國霖一鼓作氣繼續創作了《絲都尋夢》的姐妹篇———《絲都大亨》,在2009年8月的南國書香節上,《絲綢大亨》作為描寫粵商的一部好作品,在大螢幕上整天輪番滾動宣傳,前來購書籤名的讀者足有300多人。為此,《羊城晚報 》在書香節的頭版報導中,還專門介紹了吳國霖的作品。
研究順德文化關鍵是找重點
絲綢系列小說的出版,既是吳國霖的自我情感所在,也有著對歷史的把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頤武就評價道:“歷史是有價值的,吳國霖為順德的文化梳理了自己意味深長的來源,也為當下順德的文化創意提供了極有價值的精神資源。”
“研究順德文化、順德歷史,關鍵是找重點。”吳國霖說。其實早在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來自南番順的企業家就幾乎壟斷了珠三角地區的絲綢業的生產、發展和商貿的資金。然而在現今人們的印象中,更多的卻是晉商和徽商,以絲綢業老闆為代表的粵商卻鮮為人知。《絲都尋夢》和《絲綢大亨》講述了這批實業家艱苦創業的故事,向人們展示了那段輝煌的風雲歲月和真實還原了珠三角水鄉風情民俗,如廣東技術師範學院 中文系教授郭小東 所言:“這是對廣東當代文學的一個補充,或者一個補白。”
最近,吳國霖正在趕寫他的另一部小說———《風雨下南洋》,故事以辛亥“三·二九”廣州起義 作為背景,通過描述順德人參加起義失敗後,背井離鄉到南洋逃避官府追捕,從而創立家業,發展民族工業的故事。這故事根據來源於順德縣誌上簡短的幾行記載:“‘三·二九’廣州起義失敗後,大批順德籍的民軍逃往海外,僅投靠馬來亞邑僑霍三開辦的錫礦就有上百人”。發現了這一記載後的吳國霖就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興奮,他表示,從記載中可以看到順德人在辛亥革命中活躍的身影,這一點對順德來說很是重要。但是歷史上的細節無從考究,唯有在現有記載的基礎上發揮合理的構思,通過小說把當年的情景重現。
吳國霖說,寫長篇小說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情,但是能挖出題材填補歷史空白,即使用詞不精闢不華麗,只要是用心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的,就已足矣。
文化傳承與經營發展結合
寫作是吳國霖的興趣,畫畫也是。“當不成畫家,就當畫家的朋友。”吳國霖開玩笑地說。
作為私人藝術館的容城藝術館自2000年成立後,先後舉辦了近200場展覽。在剛成立時,吳國霖首先就考慮到經營問題,因為建館容易養館難。於是,吳國霖前往廣州“取經”。“我們在青少年宮看到美術展覽的場面非常熱鬧。我當時就想,如果藝術館能夠吸引孩子,家長自然也會過來,人氣肯定就旺了。”因此吳國霖就在藝術館的三樓和四樓開辦培訓班,在培養人才的同時積攢人氣。
同一原理還套用在對展出作品的畫家的選擇上。“大師都是很難邀請的,但是我給他們的研究生辦畫展,他們就會來捧場,一傳十十傳百,容城藝術館的知名度自然就提高了。”吳國霖說。
除了牆外的花香,吳國霖也很關注本地文化的“根源”。兩年前,容城藝術館成立了馬崗版畫工作坊,隨後組織成員到深圳國家級版畫原創產業基地和禪城木板年畫作坊進行參觀,併到馬崗尋訪刻字雕版業的唯一繼承人彭桂嬋 婆婆,蒐集資料,多次探討,致力將馬崗版畫發揚光大,走上產業化道路。同時,容城藝術館還設立了漫畫坊,2010年舉辦“思想者的聚會”廣東漫畫名家精品展,吸引了數千人次到場觀看。吳國霖說,漫畫人才屬於“稀缺金屬”,在容桂籌建實驗藝術基地就是為了發掘人才,為漫畫產業注入創意源泉。在吳國霖的剪報中,就有一張報紙是登載前段時間極其風靡的卡通人物小胖妞的創造者何偉鋒的創作故事,吳國霖說:“這個很有意思,我打算讓同事們都來讀讀這個孩子的成長經歷。”
小事三兩則
1、要地皮不要麵皮
1989年,當時吳國霖正猶豫著究竟是買地還是買蘋果電腦。按照當時的物價,一套蘋果電腦是23萬元,而地塊則是600元/平方米,但是籌辦廣告公司,沒有電腦就沒有面子。最後,吳國霖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買了300多平方米的地皮(廣告公司所在地)。日後常有朋友笑說吳國霖“要地皮不要麵皮”。但眾所周知,一直以來PC機的價格如降落傘,地價則是如火箭。
2、誤入歧途
吳國霖踏入了文化藝術圈子,在容城藝術館的經營上,花的心思多,是賠錢賺吆喝的活兒。為此,他常跟朋友開玩笑說自己當初是“誤入歧途”。
3、粵語思維編輯看不懂
《絲都尋夢》以及《絲綢大亨》均是吳國霖以粵語的思維方式進行寫作的,當中有不少白話字眼,出版《絲都尋夢》的時候,編輯由於是北方人看不大懂,在文章的修改上出現一些錯別字。
讀書推薦
由於廣告文案創作的關係,吳國霖讀的書很雜,基本上是以報紙和雜誌為主,以吸收大量的知識內容。《羊城晚報》是吳國霖每天必看的報紙之一。
在雜誌方面,吳國霖推薦藝術類的《藝術設計》以及時政類的《南風窗》,同時他還推薦“雅昌藝術網”,畫畫的愛好者不妨上去踩踩。